种种迹象表明,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以前如此,现在、以后亦不例外。
为了利益,美国可以联合英国、澳大利亚,毫不犹豫地“捅刀”百年盟友法国;为了利益,美国同样会在向乌援助坦克一事上“翻脸不认人”,把黑锅全都甩给德国。
然而,一向盟友长、伙伴短的西方阵营是如此,俄罗斯与昔日盟友的情况也大抵相似。
就在俄乌冲突持续升级,紧张局势不断恶化之际,俄罗斯“后院起火”,先后2个好朋友对俄做出了“捅刀”之举。

先来说说哈萨克斯坦。
前不久,美国务卿布林肯突然访问了哈萨克斯坦,并与哈总统托卡耶夫进行会谈,期间再次打着“帮助实现俄乌停火”的幌子,施压哈萨克斯坦加入西方对俄制裁队伍之中。
而让人意外的是,去年内部局势发生剧烈动荡,多亏俄方帮助才平定内乱的哈萨克斯坦,突然一改“拒绝制裁俄罗斯”的态度,向美国发出了一番模棱两可的回应。
托卡耶夫表示,哈萨克斯坦不会允许俄方利用该国领土规避制裁,并称赞了哈美两国间的合作,认为未来还能有更广阔的合作前景。
很显然,相比以往,托卡耶夫的这一表态是令外界惊讶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哈萨克斯坦“正在慢慢向美国靠近”,而对俄罗斯来说,则无异于“反水”和“背后捅刀”。
并且,哈萨克斯坦虽然依旧没有对俄实施制裁,但还是坚持“不许俄方利用该国领土规避制裁”的立场,相当于告诉普京——哈萨克斯坦不会帮助俄罗斯对抗西方制裁,但也不想彻底与美西方交恶。

布林肯与托卡耶夫
事实上,暂且不提布林肯与托卡耶夫的会面,光是布林肯突然决定访问哈萨克斯坦这一举动,就足以说明局势开始发生变化了。
说句最简单的,要是美国事先没有与哈萨克斯坦“接触”,布林肯愿意走这一遭吗?
然而,哈萨克斯坦的表态还没告一段落,俄方另一个好朋友“反水”的消息传来了。
本周早些时候,有媒体爆料称,塞尔维亚似乎一直在秘密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弹药,并特地点出其向乌克兰提供了3500枚“冰雹”火箭弹,还披露了相关视频和图片等消息,但遭到了塞尔维亚否认。
随着时间推移,此事持续发酵。
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对此事“深表关切”,并将持续关注事态进展,希望塞方能就此事澄清立场。
请注意,如果只是单纯的谣言,俄罗斯不可能分辨不出来,更不会发表这样一份要求塞尔维亚“给个解释和交代”的声明,并且颇具“不满”意味。
这表明,塞尔维亚的“冰雹”火箭弹落入乌克兰之手,八成是确有其事。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
4日,塞尔维亚国防部再次发表声明称,从俄乌冲突开始,他们并未向乌克兰或俄罗斯提供任何一枚火箭弹或一颗子弹,塞尔维亚军工企业也没有这样做。
很显然,塞尔维亚也很懵,自己从来没有干过的事,俄罗斯专门还来要交代了?
正当外界不知道究竟该相信哪一方之际,又有西方媒体披露,塞尔维亚的武器装备虽然没有直接给乌克兰,但中间却几经转手、通过加拿大和土耳其等国最终流入了乌克兰。无形之中,塞尔维亚很可能变相或间接向乌克兰供武了。
但也要注意,俄乌冲突发生后,塞尔维亚确实始终拒绝制裁俄罗斯,也拒绝军援乌克兰,一直保持中立立场,这一度引发了美西方强烈不满。
如今,在西方媒体的舆论造势下,塞尔维亚武器流入乌克兰,并且隐隐有被按上了“对俄捅刀”的大帽,不排除有西方国家故意为之的可能。
毕竟,加拿大、土耳其、斯洛伐克等国购买塞武器,而后再被美国要来,或在美国授意下送给乌克兰,不就坐实了塞尔维亚援乌武器这一事实、让武契奇“百口莫辩”了?

不过话也说回来,与美国关系微妙的加拿大等国,突然找塞尔维亚购买大量武器装备,估计塞方也能意识到,这些武器最终会流落何方、何人之手,只不过各方心照不宣罢了。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不可否认,俄乌冲突持续升级,俄与美西方不断斗法之下,夹在中间的小国处境艰难,既要顾全大局,避免被西方全面针对和孤立,又要防止惹怒俄罗斯,让自己落得“里外不是人”的下场,确实不容易。
所以,从这点来看,托卡耶夫不许俄罗斯利用哈萨克斯坦领土规避制裁,塞尔维亚的武器几经转手流入乌克兰,其实也是一种多方妥协之举,至于俄罗斯是否会认可这样的妥协举动,是否会将其视作“捅刀”行为,目前谁也不确定。毕竟,谁也不知道塞尔维亚、哈萨克斯坦等国接下来会不会做出新的决定。

2,美国或许正在下一盘大棋。
过去一年多里,通过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美西方确实让一些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伙伴不得不被迫与俄“保持距离”,例如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等国。
倘若,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孤立和针对加剧并长期化,是否会迫使更多的国家与俄“保持距离”?届时,即便俄罗斯不愿承认,也不得不接受被孤立的事实,而这,将给俄罗斯造成巨大的影响和打击。而这,或许也是美国的最终目的。
因此,如何有效反击西方制裁,留住盟友,让俄罗斯变得依旧值得依赖和依靠,是普京不得不面临的巨大挑战。当然,当务之急还是平息俄乌战火,否则一切都将成为空谈。

3,不论冲突也好,对抗也罢,最终都没有赢家,美国如今持续煽风点火、趁乱牟利,看似获利,但并不见得能笑到最后。
总之还是那句话,和平是互利共赢、携手发展的必要途径,唯有谈判和对话才是实现和平的正确通道,若美国继续一意孤行、煽风点火,迟早将遭到国际社会的联手反制与抵制。
毕竟,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亦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