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该信谁?北溪事件反转,美德同时甩锅乌克兰,乌:不是我干的

雅洁看国际 2023-03-08 22:50:07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随着事态持续发展,“北溪”管道被炸事件的疑云愈发浓郁了。

自从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赫什爆料,美国总统拜登批准实施对“北溪”管道的行动后,美国进一步成为了此案的“最大嫌疑人”。

正当俄罗斯持续施压,要求美国给出一个解释和交代,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之际,局面出现了新进展——美德两国同时“甩锅”乌克兰了。

7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经美国官员审查的新情报信息显示,一个“亲乌克兰”团体实施了对“北溪”管道的袭击,但也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泽连斯基或其助手参与了此次破坏行动,也没有证据表明,该团体是在乌克兰政府的指示下采取行动的,同时还表示,没有发现俄罗斯参与此次袭击的任何证据。

该报道还称,目前美国对这个“亲乌克兰”团体及其所属组织的信息掌握不多,只知道他们是普京的反对者。

此外,还有一些美国官员放出“风声”称,乌克兰及其盟国是北溪事件“最合乎逻辑”的怀疑对象。

同样在7日,德国《时代周报》也爆料称,据欧洲和美国情报官员获得的初步情报表明,北溪管道是被一个由6人组成的“亲乌克兰团体”实施的,并查到他们实施行动时使用的游艇属于一家在波兰注册的公司,而该公司为2名乌克兰公民所有。

但该报道还表示,这6名嫌疑人使用的都是假护照,真实身份尚不清楚。

从美德两国披露的消息来看,可以提炼出3个关键信息。

1,美德都认为,破坏北溪管道的是“亲乌克兰”团体,但人员数量、真实身份等情况尚不明确,也没有直接证据证实这一观点。

2,在美德的说法中,并未提及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无形之中,原本作为“最大嫌疑人”的美国,似乎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洗脱了嫌疑”,这显然是很不寻常的,也与美国记者赫什那篇详细的爆料文章存在极大出入。

3,“嫌疑人”范围扩大了,从一开始的美国,到如今美德媒体报道中的乌克兰、波兰,并且乌克兰似乎“顶替”美国,成了最大嫌疑人。

并且,虽然美德都强调,没有证据表明乌克兰参与或策划了袭击,但明里暗里都在将嫌疑指向乌克兰,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感。

对此,乌克兰是什么反应?

8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回应称,乌克兰绝对没有参与对“北溪”管道的袭击,并对此事毫不知情,也没有所谓“亲乌克兰团体”的任何相关信息。

言下之意,乌克兰就是想说——这事与我无关,也不是我干的,美德别想“甩锅”给我。

几乎同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表示,所谓北溪事件的新爆料都是“炒作”,显然是幕后黑手想要故意“转移注意力”,

很显然,俄罗斯也不相信美德的报道,或者说,根本不相信美国与此事无关,一点嫌疑都没有。

此外,关于“北溪”事件这次新曝料,还有3个疑点不容忽视。

疑点1,美德这次爆料的时间点很不寻常。

北溪管道去年9月爆炸,但之后的近半年时间里,除了美国记者赫什的爆料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如今,美国成了“最大嫌疑人”且嫌疑越来越大,美国拒绝回应质疑,德国也没找白宫要说法,现在两国突然给出一个“亲乌克兰团体所为”的结果,是不是太巧合了?

疑点2,北溪管道不是随便什么团体就能炸毁的。

北溪管道深埋海下,并且结构坚固,要想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其炸毁,需要超强的执行力和技术支持,一般的团体根本无法完成,除非是军方势力提供帮助。

而在德国的爆料中,该团体由6人组成,显然人员规模上也“不达标”。因此,美德的说法很难成立,更无法让人信服。

疑点3,前几天,德国总理朔尔茨访美见拜登,二人举行了一场“闭门会议”,具体谈了什么内容,外界一概不知。

如今,美德首脑刚见完面,北溪事件就有新进展了,这也太巧了吧?这不由让人怀疑,所谓的“亲乌克兰团体”是否为美德两国商量好的说辞?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正如俄罗斯所说,这次北溪事件传来的新进展,很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鱼目混珠”的障眼法,旨在将局面搅乱,从而让此事彻底成为一桩“无头悬案”,让俄罗斯无计可施、无法追究。

毕竟,美德如今所说的,都没有证据支撑,随意捏造事实、鼓噪舆论,只会弄巧成拙,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2,虽然美西方在故意“误导”舆论,想让乌克兰但这个“接盘侠”,但却很难成功。

事实上,面对赫什的爆料,美国根本没法反驳,而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在上升,德国、乃至欧洲民众的质疑在加剧,美国已无计可施,除了“甩锅”别无他法。

另一方面,基于目前俄乌冲突尚未平息的背景,美国认为乌克兰有望成为这个“最合乎逻辑”的嫌疑人,再加上美西方正在军援乌克兰,很可能以此要挟泽连斯基“背锅”。

但可惜,乌克兰矢口否认,俄罗斯也不相信。并且,去年9月,俄乌冲突正激烈,而分身乏术的乌克兰,也并不具备做出其他大动作的能力。

第3,俄罗斯不会善罢甘休,甚至可能加快“封存”北溪管道的进程。

毕竟,美德等国的“甩锅”之举,已经从侧面说明了美西方“心虚”,俄方对此心知肚明,对美西方的耐心也将进一步降低,封存北溪管道的脚步会更快。

值得注意的是,8日,德国总理府国务秘书库奇斯还表示,停止进口俄天然气,给德国带来了巨大压力。

如今,对于德国也参与投资建设的北溪管道被炸一事,德国却选择与美国统一口径,而不是认真调查,揪出幕后元凶,这不仅是“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更是德国民众的一种悲哀。

当然,也不排除美德之间私下有交易——德国附和美国,帮助美洗脱嫌疑,而后美国向德出口低价天然气等等。

但不论如何,随着北溪事件持续发酵,疑云愈发浓郁,俄与西方的恩怨纠葛也将再次升级。

山雨欲来风满楼。接下来,且看普京如何出招吧。

0 阅读:96

雅洁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