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兵力对12万国军,历时45天,连续7次战斗,歼灭敌人5.3万余人

不灭历史 2024-04-23 07:46:05

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也是世界上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在苏中战役中,彰显出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粟裕的对手李默庵,对“七战七捷”有不同观点和看法,虽然自己的损失了一些兵力,但自己的战略目的达到了,至少解除了华中部队对南京政府的威胁。

李默庵认为,就算苏中战役打赢了,也不承认是粟裕打胜了,粟裕还是按照毛主席的战略战术去打的。

不管李默庵怎样评价,目的就是消灭你有生力量,只有消灭你才是本事,打赢你才是本事。

中国人民军队的战术,就是以集中优势兵力,来歼灭敌人,不管你有多强大,也要一个一个的把你吃掉,这就是战胜你的胜利法宝。

那粟裕是怎样在苏中战场上,以三万兵力对抗李默庵的12万?又是怎样摆兵布阵,运用什么样的战术,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那李默庵为什么不承认自己失败了呢?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协议,悍然发动内战,在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同时,对苏中地区也发动了进攻。

蒋介石之所以,先对苏中进行打击,主要原因,华东解放区南频长江,与国民统治中心南京隔江相望,随时威胁着国民党南京政府,蒋介石视华东解放区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心想消灭这里的解放军。

蒋介石调集58个旅进攻华东解放区。其中以31个旅进窥苏皖解放区;以27个旅牵制山东解放区,企图消灭该区解放军,迫使解放军北撤,然后在山东地区与解放军作战,并占领整个山东。

另外,第一绥靖司令官李默庵集中15个旅约12万余人,以“分进合击”的战术,向苏中解放区进攻。他们的战略目的就是,收复地盘,驱赶解放军。

此时的华东解放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山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率领18个团约4万余人,追击淮北之敌。

一路由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指挥3个师,一个纵队共19个团3万余人,在苏中地区迎击来犯之敌。

粟裕三万余人对李默庵的12万余人,兵力悬殊太大,武器装备又比不上国军,这就看粟裕在战场上怎样摆兵布阵,发挥自己的军事才能了。

粟裕为打乱国民党军的进攻部署。1946年7月13日,粟裕集中五倍于敌的兵力,向宜家保、泰兴的国民党第83师发起进攻,激战到15日,歼敌两个团一个炮兵营3000余人。

国民党得知粟裕主力在宜家保、泰兴,立即命令65师和99旅向泰兴驰援,另外第49师向如皋进攻。

粟裕为迷惑敌人,以少数兵力继续攻击泰兴残敌,以一个团及地方武装坚守如皋。

粟裕命令部队急行军100余里,主力部队于16日到达如皋,以四倍兵力向国军整编第49师,发起猛烈进攻。经过两日激战,将该师师部及第26旅全部、第79师大部共歼灭敌人万余人。

如南战斗后,由于连日作战,部队没有充分补充休息,华中野战军主力转至海安东北地区休整。

7月30日,李默庵集中6个旅的兵力,向海安开进。粟裕为掩护主力部队原地休整,以7纵采取运动防御打击敌人,七纵在歼敌国民党军队3000余人后,于8月3日主动撤出海安。

这时的国民党军判断,华中野战军已经支撑不住了,已经一败涂地,部队开始向北溃逃。

李默庵调整部署,为“巩固收复区”,既分兵对泰州、海安之线以南的占领区进行清剿,然后北犯。

这时的华中部队主力已经休整两周。8月10晚,趁国民党第7旅及一个团在李堡与第105旅及一个团换防之时,突然发起进攻。11日,将国民党两个旅及两个团全部歼灭。同时,新编第7旅另一个团在由海安去李堡接防中,被华中部队歼灭。

李堡战斗后,粟裕想在苏中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可以和敌人周旋,想再打几个漂亮仗。

8月17日,华中野战军从海安、如皋东侧南下,发起丁堰、林梓战斗。这次战斗,全歼敌五个交通警察大队5000余人。打开了西进泰州、扬州地区的通道。

8月23日,国民党军队配合淮北的部队对淮阴发起进攻,以第25师向邵伯、高邮方向进攻。另派99旅东调在如皋加强防御。

粟裕为粉碎敌人对邵伯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由如皋向南西进,准备攻击黄桥、泰州,以调动进攻邵伯之敌回援。

24日,粟裕得知黄桥国民党东援两个旅及一个团出动,华中西进部队在如皋、黄桥公路上与第打预期遭遇战。

经过激战,华中野战军将两路敌军分别包围,集中五倍兵力,歼灭敌军一个旅。

27日,粟裕动用15个团的兵力,歼灭敌人一个旅及一个团。此次战斗,共歼灭地两个半旅约17000余人。

最后一战,华东野战军三个团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顽强坚守邵伯、乔墅阵地,国民党两个师连续作战4昼夜,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才勉强占领乔墅阵地。

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历时45天,连续进行7次战斗, 歼灭国民党6个旅5个交通警察大队5.3万余人。

“七战七捷”的胜利,华中野战军在兵力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粟裕的指挥下,采取正确的战术指导和灵活的战术原则,能战胜于几倍的敌人,这是在解放战争史的奇迹。

同时,“七战七捷”的胜利,也给我解放军在内线作战获得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战法,成为解放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在这次苏中战役中,国民党将领李默庵,对于解放军的“七战七捷”,有不同看法。他认为:“由于双方的作战目的不一样,各自评价也不一样,我当时奉命作战目的主要在于收复地盘,以占领城市,驱走解放军,维护占领区的安全。所以,尽管损失了一些部队,但最终收复了盐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保障了浦口 至南京的铁路以及长江下游的交通,解除了解放军对南京政府的威胁。”

李默庵承认华中野战军,在苏中战役中,以少胜多,战胜了国民党军队,但他不承认是粟裕的战法高明,而这一战法是出自毛主席的决策。

在解放战争初期,毛主席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要求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战略目标。

我只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你国民党军队,我的目的就是歼灭你有生力量,我暂时丢失一些城池,没有什么,我早晚还要收复回来。

李默庵只是他的观点,他的战略目的达到了,但华中野战军的目的,就是消灭你,以少数兵力战胜你,这就是奇迹。

毕竟这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内战爆发后,在主要战场上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初次战斗。

虽然李默庵在和粟裕交战中,他不承认粟裕的军事指挥才能,不承认粟裕打赢了,但事实证明,粟裕采取灵活的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取得“七战七捷”的胜利,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目的打赢你就是本事,消灭你就是本事。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