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谁先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是王铁汉、傅冠军,还是马占山?

不灭历史 2024-03-17 08:51:42

日军侵占东北三省时,张学良实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几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整个东三省。

虽然张学良“不抵抗”日军,但东北军多数爱国将领,义愤填膺,奋起抵抗,和日军展开决战。

在东北,谁率先打响抗日第一枪,一直争论不断?有人说,马占山率先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有人说,王铁汉率先打响抗日第一枪抗。还有人说,傅冠军率先打响抗日第一枪。

争论谁打响第一枪这个问题,并没有任何意义。首先、时间、地点不同,日军先占领那里,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有斗争。

日军第一站就是先侵占沈阳。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铁道“守备队”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东北军北大营离柳条湖仅有5里地,日军首先目标就是进攻东北军北大营。驻守北大营的是东北军第七旅,大概有7000余人。

东北军北大营第七旅旅长王以哲(当时不在北大营),旅参谋长赵镇藩请示上级抵抗日军,但上级不允许抵抗,命令北大营的官兵的枪支到放仓库里,官兵们在营房不准出来。

19日凌晨1点,日军疯狂的进攻着北大营,北大营官兵们,已经忍耐到忍无可忍的地步了,东北军620团团长王铁汉,顶着“不抵抗命令”打响抗日第一枪。

王铁汉率领620团官兵与日军血战3个多小时,看到第七旅的官兵已经撤出北大营, 随后便率领620团官兵也撤出北大营。

王铁汉敢违抗上级命令,他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打响抗日第一枪,主要是日军进攻北大营时,东北军的枪支都被放在仓库里,日军对手无寸铁的东北军太残忍,最后不得不采取反击。

1931年9月19日凌晨一点,王铁汉在沈阳打响抗日第一枪,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日军先占领沈阳,所以说,在沈阳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就是王铁汉。

日军进攻长春时,谁在长春打响抗日第一枪?1931年9月19日,日军第3旅团第4联队进攻长春宽城子兵营,驻守在长春宽城子兵营的是中东路护路军663团2营,营长傅冠军。

当时,日军偷袭宽城子兵营,中国护路军没有戒备,日军曾多次在宽城子兵营附近实弹演习,中国护路军习以为常,没有在意。

营长傅冠军去和日军交涉,没有想到傅冠军遭到冷枪射击,最后重伤身亡。傅冠军阵亡后,中国士兵奋起反击,日军动用迫击炮和山炮猛烈轰炸宽城子兵营,东北军不得不放弃抵抗。

虽然傅冠军阵亡,但2营的士兵们开始反击日军,这也算是傅冠军打响长春抗日的第一枪。

提起马占山将军,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他是打响抗日第一枪的,但他是在黑龙江打响抗日第一枪的,时间和地点就不同。

1931年10月初,日军进军黑龙江省,时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3旅旅长马占山受命出任黑龙江省代主席兼代军事总指挥,领导全省抗战。

日军第16联队组成“嫩江支队”,马占山调兵遣将1.6万余人,在江桥与日军展开决战。

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向江桥守军发起猛烈进攻,守军从早决战到晚上,最后退至三间房,继续和日军决战。后来,日军又增兵3000余人,向三间房发起猛烈进攻,最后守军寡不敌众,奉命撤退。

这是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占东北三省,中国守军在上级“不抵抗”的命令下,少数爱国将领,义愤填膺,自愿的率领士兵们抵抗日军。

谁打响抗日第一枪?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些爱国将领,率先抗击日军的事迹,值得敬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