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长让他48个小时拿下天津,他仅用29个小时,你猜他是谁?

不灭历史 2024-06-02 10:16:43

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可谓将帅如云,他们指挥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浴血奋战,他们为解放事业,为解放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每个人都是战功赫赫。

有一位将军,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去苏联学习,这一学习就是八年。解放战争爆发后,在党中央的指示下,他回国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亲自指挥了“平津战役”,仅用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后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就连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不得不佩服他的军事指挥才能。

1911年4月8日,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有一户姓刘的夫妇,生下一名婴儿,父母给他取名“马长”,意思就是希望他像马一样,快快成长。

小马刚出生不久,母亲因产后风,第二天就去世了。小马的父亲是一个贫困农民,没有能力养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就把小马送给了一户姓刘的好心人家扶养。

收养小马的这户人家,名叫刘德香,家庭也很贫困,唯一的是,家里开了一间铁匠铺,多多少少能维持生活。刘德香对收养过来的小马十分疼爱,后来给小马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刘振东。

刘振东在养父母的呵护下,一天天的长大,贫困的家庭,坎坷的经历,使刘振东养成了贫困苦孩子特有的勤奋和倔强好胜的秉性。

天性机敏的刘振东,七八岁就开始下河摸鱼,十几岁就开始用猎枪打鸟、打野兔子等一些野兽。不管是空中飞的,地上走的,只要在他的射程之内,他就能把这些动物一枪毙命,慢慢的自己练就了一手好枪法。

养父刘德香,看到刘振东,一天渐渐长大,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养父想,这个孩子将来不简单,如果调教好,让他上学读书识字,将来一定会有大出息。

刘德香和自己的妻子梁玉娣商量,让就振东上学,妻子梁玉娣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刘德香,并给刘振东缝了一个书包,开始了他上学之路。

1922年,刘振东在崇德初等小毕业后,进入湘店高等小学学习。由于家庭贫困,尽管养父母省吃俭用,有时候还是欠学费,刘振东不得给富家子弟代课教书,甚至代做考卷,来挣钱交学费。

刘振东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养父母的省吃俭用,两年后,他考上武平县立初级中学。

刘振东考上初级中学后,由于家庭拮据,交不起学费,养父母再次没有能力供应他上学,他不得不辍学。

回乡后,刘振东回到崇德小学任教,在教学期间,他教学认真,为人正直,工作积极,得到校长刘克模的重视和器重。

原来,崇德小学校长刘克模是共产党员,经过对刘振东长时间的考验,在他的影响下,把刘振东引向了革命的道路上。

1929年,刘振东的家乡,成立了反抗恶霸势力的青年会,他参加了并领导了青年会。

1929年中旬的一个晚上,在刘克模的见证下,刘振东在镰刀斧头的红旗下宣誓下,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4个月后,由刘克模、张涤新领导的铁血团,发动了小澜暴动。暴动后,铁血团整编为闽西红军游击队武北第四支队。

这时的刘振东,从班长已经升为排长,他的军旅生涯由此开始。

1929年12月,刘振东被当地党组织选中,被送往红四军随营学校学习。红四军学校是直属红四军前委领导,是专门培养和提高基层干部的重要基地。

刘振东在红四军学校这4个月的时间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毕业后,经过层层选拔,他被提拔为连长。

在革命战争岁月里,他跟随着红军,爬过雪山、走过草地,参加过强渡乌江、进攻遵义、四渡赤水、夺取泸定桥等战斗。长征结束后,刘振东已经是一名师长了,他只用三年半的时间,一步一个台阶,从班长、排长、连长、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当他升任师长时,年仅23岁。

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根据地,并以实际行动红军抗日的决心,决定成立东征抗日先锋军。

当时的刘振东,已经是红1军团第2师师长,随后率第2师参加东征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后第二年,已经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教育长的刘振东,接到中央军委的命令,去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深造。刘振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派往苏联学习的军事人员。

刘振东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期间,他有幸第一次系统地接受军事理论教育,并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军事高科技。

对于这位身经百战的刘振东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在伏龙芝军事学院教导员的指导下,学到了很多军事理论。

刘振东为开阔视野,为提高自己的军事学术水平,他广猎各类期刊杂志和学术专注,他那长于谋略、富于组织等方面的才智在课题推演中渐渐显露出来,并博得教员们的赏识。

刘振东在苏联八年期间,他学到了很多军事理论知识和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的作战指挥艺术,在苏联红军实习中被授予少校军衔,并参加了苏联保卫战。

1946年,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内战,国共内战拉开帷幕,一场生死决战即将开始。

在东北,国共双方军队已经剑拔弩张,一场大的决战已经不可避免,当时的东北民主联军已经发展到22万多人,到了大决战前夕,东北野战军已经发展到100万多人。

刘振东后来是怎样当上东北野战军作战参谋长的?

当时,东北野战军需要一个作战参谋长,政委罗荣桓在大连养病期间,通过大连市委书记韩光的介绍,刘振东是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的,并参加过苏联保卫战。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罗荣桓立即向军委作了报告,并和林彪联名推荐,请求任命刘振东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

从此,刘振东成为了民主联军参谋长,协助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战争,成为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指挥者之一。

当时,林彪关于锦州打不打的问题,举棋不定,中央军委曾下达几次命令,要他攻打锦州。但林彪害怕傅作义的四个师从葫芦岛登录,如果攻打锦州,我军有被沈阳、锦西、葫芦岛之敌夹击的危险。

作为一名东北民主联军最高统帅,无论是战略还是作战部署,方方面面他都得考虑到位,如果稍有不慎,将会全盘皆输,毕竟双方决战不是儿戏,林彪的谨慎和思考,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林彪认为,傅作义已经增援锦西、葫芦岛,在这种情况下,是继续攻打锦州还是回师攻打长春,这两个方案,到底实行哪一个方案,林彪让中央军委定夺。

中央军委已经明确,也多次致电林、罗、刘,还是攻打锦州为好,但林彪就是优柔寡断,不敢下决定。

刘振东是作战参谋,他对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有不同看法和观点,从葫芦岛登录的国民党军队来看,不足以影响我军战略决策,对攻打锦州影响不大。后来罗荣桓和刘振东向林彪建议,还是攻打锦州为好。

林彪同意了刘、罗的建议,经过紧急商讨,林、罗、刘致电军委,仍然按照军委的作战方案攻打锦州。

就这样,辽沈战役的作战方案最终确定下来。东北解放军攻打锦州后,全盘皆活。刘振东对攻打锦州向林彪提出正确建议,功不可没。

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国民党军队已经全部消灭,在淮海战役中,国民党也是面临覆灭的危险,唯一能机动的兵力就剩下傅作义集团了。

蒋介石为拉拢和控制傅作义,让他的军队放弃平津撤回到江南,加强长江放线。傅作义知道蒋介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是不会上蒋介石的当的。

傅作义有个万全之策,如果我守不住平津,我可以回到我的老巢归绥,但我是不会跟着蒋介石去江南防守长江放线的,为蒋介石卖命的。

傅作义估计,东北野战军在东北决战几十天,部队会休整一段时间,不会这么快入关的。让傅作义没有想到的是,东北野战军不到一个月,已经兵临城下。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已经将傅作义的60万大军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5地。

作为参谋长的刘振东,亲自到塘沽一线勘察地形,并听取前线指挥员的意见和敌情分析。听完汇报后,又冒着刺骨的寒风,踏着厚厚的积雪,考查地形和修筑工事。

从他实地考察前线和前线指挥员的建议来看,刘振东认为,攻打塘沽得不偿失,利少弊多,只有打天津才有胜算的把握。

刘振东从前线回来后,立即给林彪发了电报,详细陈述了塘沽地形和敌军守备情况,并提出打塘沽不如打天津建议。

刘振东的建议,得到中央军委的回复,停止对塘沽的进攻,改为向天津进攻。

这一计划实施后,刘振东被任命为天津前线指挥部总指挥,这个担子可不轻。

天津,东距离塘沽45公里,西距北平120公里。天津周围是广阔的沿海洼地,多为易守难攻的水网地带,对大兵团多兵种的战斗行动十分不利。

国民党警备司令陈长捷为加大城防力度,在天津市挖了一条护城河,河长45公里,河宽10米,水深4.5米。护城河内测有土墙,墙高5米,上面设有电网,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碉堡。

护城河外有碉堡群,铁丝网、鹿柴、梅花桩,并埋了数以万计的地雷,这样坚固的城防,如果不下点儿功夫,想攻进天津有点难。

中央军委限定10天之内,必须拿下天津,这给刘振东带来不小的压力。

一个人指挥解放军34万人,这么大的战役,这么艰巨的任务,这是刘振东生平第一次。

既然中央军委和四野首长信任刘振东,再难的任务他也要接受,再难肯的骨头他也要啃下。

1948年12月30日,刘振东仅用4天的时间,指挥34万大军,对天津来了个重重包围。

虽然我军大兵压境,对天津重兵包围,并没有立即采取进攻,目的是让陈长捷放下武器,就地起义,避免天津战争之灾。但陈长捷拒不放下武器,要和解放军决战到底,那中国人民解放军就不客气了。

天津战争没有打响之前,四野首长曾问刘振东,军委让他三天拿下天津,但刘振东让首长定夺。林彪问刘振东:“48小时怎么样?”刘振东说,不用48个小时,30个小时就足够了。

虽然刘振东30个小时就能结束战斗,但中央军委和四野首长,估计3天能结束战斗就不错了。

1月14日上午10点,天津前线总指挥刘振东向部队发出了总攻的命令。

随着三颗信号弹的发出,几十万解放军发动进攻,500门大炮一齐怒吼,炮弹嗖嗖的飞向敌人的阵地。

从发动攻击,到攻克天津,全歼国民党守敌,刘振东只用了29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

刘振东的军事指挥才能,不得不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他们佩服起来。

1949年10月,刘振东出任空军司令员,并受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空军参加朝鲜战争。

毛主席评价他:刘亚楼一路敢打敢冲,战功卓著。刘亚楼雷厉风行,仗打得不错。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很有成绩。

刘振东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忠于党,忠于人民,为解放事业,为解放人类,为建立新中国,为创建空军,他呕心沥血,奋斗终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