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不打南昌打吉安?

不灭历史 2024-06-22 21:52:56

打南昌是临时中央的决定,毛泽东不赞成打南昌,是根据红军技术装备敌我悬殊太大和作战经验不足,不具备攻打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条件。

按照毛泽东的战略路线,红军势力还很弱,需要到农村、山区打游击,创建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红军队伍,建立群众基础良好的根据地,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与敌人作斗争,这样才有胜利的把握。

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和毛泽东的正确战略路线是对立的。他们认为,现在国民党各路军阀处于混战阶段,这是对革命的大好时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已经成熟,已经具备攻打大城市,并要求各路红军“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命令。

李立三批评毛泽东的路线,是保守主义,红军打游击是狭隘的战略路线,认为毛泽东上山打游击是农民意识,这种农民意识和中央的路线完全不同,必要遵照中央的路线执行。

这完全是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根本不了解当时红军情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应该去发展军队,武装军队,壮大军队,而不是让红军攻打大城市,一省或者数省的胜利,现实的红军力量根本不具备攻打大城市的能力。

李立三的错误路线,毛泽东和朱德等人是反对的,但大多数人是支持李立三路线的,少数服从多数,只有别无选择,只有接受,毛泽东不得不服从临时中央的路线。

虽然毛泽东接受临时中央的路线,但在执行上级的命令时,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处置,避免红军遭受大的损失,在战斗中继续得到发展壮大。

为遵照中央的运动战战略,临时中央决定将红四军、红六军、红二十军整编为红军第一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全军共一万多人,由游击战为主向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

当时,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在中原地带正打得热火朝天,得知红军要进攻南昌,立即命令鲁涤平对南昌加紧防御,并调集两个旅支援南昌。

毛泽东和朱德率领部队到达吉安陂头时,吉安一带的敌人已经严密防控,部队官兵认为,现在不利于攻打吉安,如果强攻,部队伤亡很大,打吉安不如改为攻打樟树。

不管打哪里,既然暂时打不了吉安,也不能打南昌,毛泽东以推迟的方法,既遵照临时中央的决策,这样岂不是两全其美。

毛泽东之所以不打南昌,因为南昌有敌人重兵把守,南昌城四周塘池较多,又有坚固工事,不易攻克,再加上敌军两个旅正处在红军东部后侧,对红军不利。

当时,红军主力只有万余人,如果跟国民党硬碰硬,敌人凭借坚固工事和优势兵力,进攻南昌,红军绝对会吃大亏。

但毛泽东和朱德又不不能不听临时中央的决策,以避虚就实的政策决策,向南昌缓慢推进。

说是进攻南昌,其实是虚晃一枪就走了!进攻南昌、九江是临时中央的命令,要改变这个重大部署,毛泽东必须做出解释。

八月十九日,毛泽东给临时中央写信说:“若直进南昌,则敌人主力没有消灭且在我军后,南昌又四面皆水,于势不利……”。“敌人在南昌城不还一枪,不出一兵,我们此时找不到敌人打,既不能攻南昌,八一示威任务已达到……”。

毛泽东和朱德始终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机动的使用兵力,不断的改变行军方向,没有机械的执行临时中央进攻南昌和九江的命令。因而避免了“左”倾冒险主义可能造成的损失,红军还得到较大的发展,由原来的一万余人发展到现在的一万八千余人。

由于,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周恩来、瞿秋白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事实证明,毛泽东不打南昌的决策是对的,如果按照临时中央的决策去打南昌,最后的结果红军会损失惨重,也不会由原来的一万余人发展到一万八千余人。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