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英雄儿女》,播放已经有几十年了,但经久不衰,特别是对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印象特别深刻。

电影《英雄儿女》,有一段经典台词,志愿军战士王成呼唤炮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最后冲向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这句话至今久经不衰,至今印象特别深刻。
在那个战争年代里,中国军人为保家卫国,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肉搏战,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不怕流血牺牲的军人精神,值得敬佩和尊重,他们不怕死的军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我们只知道《英雄儿女》王成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但这个原型人物是谁?估计大家还不太清楚,那这个原型人物是不是真的牺牲在朝鲜战场上了?答案会慢慢揭晓?
电影《英雄儿女》就是根据石砚洞守卫战改编而成的,但也有其他战斗场面融合进去的。比如,杨思根在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时,提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的原型人物,就是在石砚洞守卫战中,被美军俘虏的志愿军士兵蒋庆泉。首先更正一下,蒋庆泉是在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被美军俘虏的,可不是自己投降被俘虏的。

1952年,蒋庆泉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赴朝作战,被分配到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第5连,担任步话机员。
1953年4月,蒋庆泉参加了石砚洞守卫战。石砚洞守卫战,打得相当激烈残酷,战斗惨烈到什么程度?5连连长、排长、班长,全部壮烈牺牲。甚至165人的加强连打得最后只剩下十几人,这样的战斗,激烈到这样程度,志愿军战士,伤亡肯定不会少了。
这时的蒋庆泉,看到自己的战友都一个个倒下了,阵地上已经没有几个人了,看到敌人成群结队的又开始进攻了。蒋庆泉急得对着步话机大喊:“向我开炮!”
电影《英雄儿女》王成说了“向我开炮!”后,就和敌人同归于尽了,而真实版的蒋庆泉,并没有和敌人同归于尽,而是敌人的瓦斯弹被炸晕了,什么也不知道了,当他醒来时,已经是敌人的俘虏了。
在敌人的医院里,敌人曾对蒋庆泉威逼利诱,蒋庆泉始终没有屈服。敌人要在他的胳膊上刺“反共”两个字,蒋庆泉挺起腰杆子大声说:“那你把我的两个胳膊都砍去,如果不砍,硬给我刺,我就咬舌自尽!”敌人看到蒋庆泉这么硬气,也就不敢在威胁他了。
当时,有一名战地记者洪泸,曾为蒋庆泉写成《顽强的声音——步话机员蒋庆泉》。后来,蒋庆泉出现在俘虏名单里,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了俘虏是可耻的,也丢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形象,所以文章也未能按规定发表。
后来,这篇文章被电影《英雄儿女》的编剧和导演看到,他们又结合其他几位英雄的事迹,在荧屏上塑造王成的形象。
在当时,信息很不发达,大家都以为蒋庆泉是被敌人俘虏的,并不知道是被敌人的瓦斯弹炸晕,在昏迷不醒的情况下,才被俘虏的。
毕竟做了俘虏,名誉和名声肯定不好,就算回到祖国,别人也会低看一眼,蒋庆泉知道自己做了俘虏,对不起祖国,对不起人民,但他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后来,蒋庆泉以“归国人员”的身份回国。蒋庆泉回到老家后,以务农为生,对于朝鲜战场上事情,从没有给任何人提起过,包括他的父母和亲朋好友,也不曾提起,毕竟那是他一生的遗憾和愧疚。
蒋庆泉和大多数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过着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
蒋庆泉和大多数人一样,结婚生子,他生有两儿三女,家庭美满幸福。
电影《英雄儿女》上映后,蒋庆泉曾几次看过这部电影,每次看过后,都是泪流满面,有时候,为了不让妻子孩子知道,自己偷偷的在旁边哭。即使后来《英雄儿女》上映他也没有公开过自己的身份。
蒋庆泉83岁时,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帮助下,按普通老兵的标准,给蒋庆泉老两口每月1340元的生活补助,每年4000元的财政补贴。
2000年,战地记者洪卢开始寻找蒋庆泉,洪卢以《呼唤“王成”:你在哪里? 》《“向我开炮”英雄故事后面的故事》《王成原型是蒋庆泉》为题,在各大媒体寻找。
现在,蒋庆泉老人,已经91岁高龄了,祝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