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追悼会,毛主席却从未现身,背后原因竟是这样?

时光催人老 2022-12-08 18:45:50

1976年1月8日,主席的秘书孟锦云泪流满面的走进毛主席的病房:“周总理他走了。”

听到这话,刚刚醒来的毛主席放下了手中还没翻开的书籍:“什么时候的事情。”

“就是今天早上,主席你要出席周总理的追悼会吗?”

毛主席拿着书籍的手微微颤抖,摇着头回答道:“不了,我就不出席了。你记得把话带到,同意周恩来同志的第三个要求。”

周总理追悼会毛主席为何不选择出席?周总理的第三个要求又是什么?

生命的尾声

周总理身为一国总理绝,不是说当就当的,其工作难度与工作量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周总理每天早上要主持会议,下午要接待外宾。等到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他还要继续审阅重要文件。

这样辛苦的工作,普通人可能一天也坚持不了,可周总理却坚持了数十年。期间周总理也觉得十分劳累,经常是一坐下就会睡着,因此在开会的时候他一向都是站着的。

就算到了休息的时间,满心装着国家与人民的周总理,也总是很难轻松入睡。

哪怕是在1970年,周总理确诊癌症之后,他也只是短暂的放下工作几天,身体好转之后立马投入到工作当中。

甚至躺在病床上的时候,周总理身边都放着需要处理的文件。

1974年,周总理在工作中突然晕倒,原来此前身体好转之后,他依旧没有改变作息方式导致身体恶化,只能长时间住院接受治疗。

接受治疗期间,周总理除了每天睡四个小时以及接受两个小时的治疗之外,剩下的时间依然全部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1974年,周总理病情恶化,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全身,但周总理依然保持了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时间。

例如在1965年,周总理在凌晨一点给外贸部的值班人员打电话,只是为了交代文件的发布时间往后推。

明白周总理的工作狂属性,医护人员为了让周总理好好休息,特意将一些文件藏了起来。

可这逃不过周总理的眼睛,他告诉医护人员们说:“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你们得多帮帮我。”

当时间来到1976年,周总理在癌症的折磨之下,每天几乎都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处在昏迷当中。

一直到1月8日,周总理憾然离世,永远的离开了他热爱的国家与人民。

周总理去世之后,中央立马召开政治局会议,就周总理追悼会的相关事宜进行商议。

大家共同书写了周总理的悼念词,也决定由邓小平同志来为周总理致悼词。

只不过当确定好这些细节之后,突然有人开口问道:“毛主席会出席吗?”

听到这话,参加会议的成员面面相觑,沉默了良久后才异口同声道:“毛主席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泪水

毛主席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可就算是毛主席他们这样斗过了旧社会,斗过了日本帝国主义,都过了美帝国主义,也依然斗不过岁月。

从1963年罗荣恒元帅去世以后,一位位革命前辈也相继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

这些元帅去世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大多都有出席。

一直到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去世之后,毛主席最后一次参加了老朋友的追悼会。

当时毛主席的身体情况不容乐观,秘书们都劝毛主席不要出席陈毅的追悼会,毛主席对此也表示了同意。

可是等到追悼会召开的当天,毛主席再一次审阅了陈毅元帅追悼会悼念词之后,他再也压抑不住对老友的思念,穿着睡衣毛裤便走出了家门,来到了陈毅元帅的追悼会。

追悼会进行的很是顺利,但是毛主席却因此而痛苦万分,连着一周的时间都没有休息好。

这导致了身体本就不好的毛主席,在2月12日因肺心病而休克。

幸好负责照顾毛主席的护士一直陪伴着主席,这才能让主席秘书张玉凤及时叫来医生。

医生通过药物和救急手段将毛主席从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但始终都没能清醒过来。

大约过了二十分钟之后,毛主席才慢慢地睁开了双眼,看着身边神色紧张的医护人员,他强颜欢笑的说道:“我还以为我睡着了。”

张玉凤(左)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医护人员才禁止主席再参加任何人的追悼会。

而主席经历了这一次危险之后,也只能点头同意。

所以周总理去世之后,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没法出席周总理的追悼会。

并不是因为毛主席不想参加,而是毛主席的身体实在无法支撑他遭受这样的打击。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跳动,此时毛主席正在休息,而他的秘书孟锦云则陪伴在她的身边。

突然值班护士小于走到主席的房间前,将一张纸贴在了主席的窗户上。

“周总理去世了”

看着小于满脸泪光,孟锦云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但为了不打扰毛主席休息,她只能强忍着痛苦,无声的呜咽。

一直到当天下午三天,毛主席才从休息中醒来,当他看到孟锦云的神色时,他立马便猜到发生了什么:“他走了吗?”

从周总理病情告危开始,毛主席就一直在房间里查看一份份的病危报告、治疗方案、抢救方案。

听到主席的问题,孟锦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痛苦嚎啕大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点头向主席示意。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之后,毛主席叹了口气,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没有多说什么。

周总来的离世对于毛主席来说,不仅失去了最好的革命同伴,更是失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

那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的。

想到这里,毛主席不禁回忆起了两人的初次见面。

友谊

1924年9月,26岁的周恩来结束了法国求学之旅,乘坐轮船回到了广州的码头,在黄埔军校的邀请之下去进行工作。

一年之后,正在躲避军阀追缉的毛泽东,也将广州看做了自己的藏身之所。

此时两人虽然都生活在广东,但各自都有各自的事要做,没有碰面的机会与契机。

一直到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候,命运终于将两个人拧到了一起。

毛主席当时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身份,参加了这一次会议的筹备。而周总理也同样作为嘉宾,被邀请参加这一次会议。

两个人在会议中互通身份之后,立马便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周总理知道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而毛主席也同样知道周总理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

两位以这一次见面作为契机,开始了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

在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中,毛主席是挥斥方遒,给党地抉择提供大方向的人,而周总理则是他忠实的拥护者。

很多时候两人交流都不需要张口,只要一个眼神便能理解对方的意思。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与周总理更是在各自的位置上,继续为国家与人民鞠躬尽瘁。

虽然两人在国家发展问题上有过一些不同的意见,但两人始终支持着彼此。

毛主席的身体在九一三事件之后每况愈下,尤其是在陈毅元帅去世的1972年,毛主席更是旧病不起,甚至休克在了病床之上。

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的病情,立马乘车赶到主席的房间,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之下才来到了毛主席的身边。

他赶忙握住毛主席的手掌,声声呼唤着毛主席的名字。

而到了1972年周总理确诊癌症之后,毛主席也仿佛有了什么预感。

他发现周总理工作的更加不分昼夜,于是立马通知叶剑英等人,调动最好的医疗资源为周总理治病。

除此之外,那时工作人员刚给毛主席换了新式沙发,毛主席在试坐之后感觉不错,立马对工作人员说:“这沙发坐着舒服,周恩来刚刚做完手术,正适合他坐着看报,快给他送去!”

为了让周总理愿意好好休息,毛主席经常让人转告周总理:“工作量减少一点,少看一点文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不过周总理始终无法压抑住自己对国家与人民的热爱,从不愿减少自己的工作量。

等时间来到1974年,周总理的病情愈发严重,毛主席得知此事十分伤感。

当时的毛主席自己也正苦于白内障的折磨,却依然躺在病床上要求工作人员帮自己问问周总来的情况。

另一边,住进医院还在坚持工作的周总理,咬着牙握笔给毛主席回信。

信中简单交代了自己的病情,除此之外便没有太多的内容,只是提到了当年长征时自己在沙窝会议后得了肝脓疡病。

那还是在1935年,周恩来在长征路途中患上了严重的“阿米巴痢疾”,虽然之后周总理通过服药治好了病,但却因此痛了好长时间。

虽然周总理写这封信时语气很是轻松,但毛主席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他明白距离与这位老朋友分别的日子不久了,于是他便下达命令,要求医院随时将周总理的身体情况汇报给他。

长达半个世纪的互帮互助,周总理与毛主席之间的友谊从不在言语之间。

只不过无论人们多么不愿意,分别的那一天终究还是到来了。

愿望

周总理去世后第三天,他的遗体被运送到八宝山火化。一路上无数民众自发的来到街头,注视着总理的灵车缓缓驶过。

第二天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除了商讨周总理追悼会的相关事宜之外,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女士还向大家宣读了周总理的遗愿。

“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

这三个要求关系重大,大家都不敢轻易提出意见。

只有叶剑英、李先念等人表示,如果不开追悼会,无法向老百姓交代。

于是最终大家一致决定,将相关事宜交给毛主席决定,同时将书写的悼念词交给毛主席检查。

当天下午,孟锦云拿着悼念词来到毛主席身边念道:“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周恩来,因患癌症于1976年1月8日去世...”

当听到“去世”两个字的时候,毛主席紧闭的双眼流下了泪珠。

仿佛到了这一刻,他才真正认识到周总理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自己。那个与自己共同走过了革命生涯的周总理,已经再也无法与他相见。

“恩来,他有什么遗愿吗?”

孟锦云犹豫了一下,带着哭腔说道:“周总理有三个愿望,说要从自己做起不搞追悼会那一套。”

听到这话,毛主席深吸了一口气:“前两个就算了,第三个愿望可以答应他。”

1976年1月15日的周总理追悼会上,邓小平同志宣读了毛主席修改过的致悼词。

追悼会结束之后,邓颖超女士带着周总理你的骨灰坐进了飞机当中,将周总来的骨灰洒向天空,让他可以永远的陪伴这片他所深爱着的土地。

周总理去世之后的第二个月是春节,毛主席在两位秘书的帮助之下,摆上了五道菜作为年夜饭。

往年毛主席会率先动筷子,但是这一回,他却久久都没能开口,只是盯着冷清的院子发呆。

是啊,已经没什么人能陪伴他一起过年了,而这也是毛主席过的最后一个春节。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永远的闭上了他的眼睛。

毛主席是一个极其看重友情的人,而周总理也同样是一个极富有亲和力的人,两人之间互知互信,共同完成了无数伟业,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你们伟大的革命精神。

0 阅读:76

时光催人老

简介:不要在我的世界里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