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这个光环笼罩的传奇人物背后,又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为何他要以修炼为由,与女子一起生活,甚至数次破戒后依旧不放弃修炼,最后他达到目的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印度圣雄”的故事。
1. 从纨绔子弟到觉醒者:甘地的早年经历
在印度西部港口城市波尔班达,一个名叫莫罕达斯的男孩出生了。这是1869年10月2日,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出生在官宦之家的孩子,日后会成为改变印度命运的关键人物。
作为当地土邦首相的儿子,莫罕达斯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他属于印度教第二种姓刹帝利,在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中地位颇高。然而,这个看似平静的少年时代,却暗藏着许多波澜。
13岁那年,按照当地的习俗,莫罕达斯与同龄女孩卡斯都蓓结婚了。童婚虽然是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但对年少的莫罕达斯来说,却是一段充满困惑和好奇的经历。正是在这段婚姻中,他开始对人性和欲望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我国当时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许多人认为印度人之所以软弱,是因为不吃肉的缘故。年轻的莫罕达斯就这样陷入了一场关于身份认同和文化传统的困惑之中。
16岁时,一件事彻底改变了莫罕达斯的人生轨迹。他的父亲病重垂危,而他却因为沉浸在与妻子的亲密时光中,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的机会。这成为了莫罕达斯心中永远的痛,也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人生意义。
然而,现实总是充满诱惑。在伦敦的日子里,莫罕达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酒精和女人身上,学业却荒废了。这段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欲望的力量。
1891年,取得律师资格的莫罕达斯回到了印度。然而,现实并没有给这位满怀抱负的年轻人一个好的开始。他开设的律师事务所屡遭失败,生活陷入了困境。就在这时,命运给了他一个转折的机会。
1893年,莫罕达斯接受了一份在南非的工作。在前往南非的火车上,他经历了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因为肤色的缘故,他被粗暴地扔下了火车。
这种赤裸裸的种族歧视让莫罕达斯深受打击,但同时也唤醒了他内心的正义感。他开始意识到,作为一个印度人,他不仅要为自己,更要为所有受压迫的同胞发声。
从这一刻起,莫罕达斯·甘地开始了他的觉醒之旅。他不再是那个沉迷于酒色的纨绔子弟,而是逐渐成长为一个关心民族命运的觉醒者。
在南非的岁月里,他开始参与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为印度移民争取权益。这段经历,为他日后领导印度独立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非暴力不合作:甘地的革命之路
这个看似矛盾的概念,源于甘地对暴力的深刻反思。他目睹了太多因暴力而带来的苦难,深知以暴力对抗暴力只会带来更多的伤害。于是,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抗争方式:以和平的方式对抗不公,以道德的力量唤醒对方的良知。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展现了它的威力。他带领印度人民进行绝食罢工,这种看似柔弱的抗争方式,却让英国殖民者感到前所未有的棘手。当成千上万的印度人拒绝合作,整个殖民统治体系就像是失去了润滑油的机器,开始出现种种问题。
在这场漫长的斗争中,甘地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他呼吁人民自己造盐,以此对抗英国的食盐垄断政策。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成为了印度独立运动中最具标志性的事件之一。甘地带领数千名支持者徒步行走近400公里,最后在海边捧起一把盐,象征性地打破了英国的垄断。
不仅如此,甘地还号召人民用手工纺纱,抵制英国货。这个举动不仅是经济上的抵抗,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重拾传统手工艺,印度人民找回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然而,这条非暴力抗争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甘地总共被捕18次,每一次入狱都是对他意志的考验。但每一次,他都选择用绝食来表达抗议。在生死边缘徘徊的甘地,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非暴力抗争的真谛。
有趣的是,英国政府似乎也认识到了甘地运动的特殊性。与暴力抗争相比,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而更有利于维持统治秩序。于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甘地的影响力,通过逮捕和释放来调节运动的节奏。这种复杂的博弈反倒成为了印度独立运动中一个独特的现象。
3. 禁欲实验:圣雄的内心挣扎
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同时,甘地还在进行着另一场更为私密的斗争——禁欲实验。这个看似与政治运动无关的个人行为,实际上折射出了甘地复杂的内心世界。
禁欲实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甘地16岁时的那个痛苦经历。因为沉溺于情爱而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了甘地心中永远的遗憾。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思考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如何成为一个更加纯净的人。
1900年,37岁的甘地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禁欲试验。他选择与妻子分床睡觉,每天工作到精疲力尽,试图以此来压制自己的欲望。然而,这次尝试以失败告终。甘地意识到,仅仅靠外部的约束是不够的,他需要从内心深处战胜欲望。
1907年,甘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向妻子立下节育的誓言,彻底告别夫妻生活。这个决定不仅影响了他个人的生活,也成为了他精神修炼的重要一环。
然而,甘地的禁欲之路充满了曲折。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想出了一个独特的方法:不是回避女性,而是主动接近她们,在诱惑中保持自制。
他会和其他女子一起生活,让女子帮她按摩,甚至是一起洗澡、同床共枕。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对甘地来说,这是一种极限的自我挑战。
这种做法虽然引发了许多争议。有人质疑甘地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完全禁欲,也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当。然而,甘地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认为只有在最大的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才能真正达到禁欲的境界。
事实证明,这条道路并非易行。甘地多次经历失败,每一次都让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苦。在50多岁时,他再次产生了冲动,甘地称这让他感到无比羞愧。
4. 爱与责任:圣雄的情感世界
那一年,甘地爱上了47岁的萨拉拉德维·克奥德丽。萨拉拉德维是著名诗人泰戈尔的侄女,已经结婚,但丈夫因参加反英斗争而被捕入狱。两人相识后,很快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面对儿子的反对和自己的责任,甘地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一方面,他无法否认自己对萨拉拉德维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最终,在1920年的夏天,甘地做出了艰难的决定:结束与萨拉拉德维的亲密关系。
5.甘地的国际影响
甘地的思想和行动,不仅影响了印度,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权运动提供了灵感和指导。
甘地的影响力甚至延续到了他去世之后。1948年1月30日,这位伟大的灵魂在79岁时被一名狂热的印度教徒刺杀。
他的遗体被公开火化,无数人久久伫立,为这位伟人送别。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有10多位女士冲破层层阻碍,跳入火海殉葬。
他的圣人形象开始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真实、更加人性化的甘地形象。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