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源散文:正月初三,家的盛宴

雅青来看趣事 2025-02-01 18:10:39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这句诗,道尽了无数游子在节日里对亲人的眷恋。于我而言,每年的正月初三,便是这份思念得以安放,亲情得以凝聚的珍贵时刻。这一天,是我们梁氏家族雷打不动的亲人聚会日,是一场承载着家国文化、家风传承与无尽欢乐的盛大庆典。

我的父母,是家中的梁柱。父亲一生勤劳质朴,78岁时溘然长逝,他的身影虽已远去,但那些言传身教的日子,仍深深烙印在我们心中。母亲则以她的慈爱与坚韧,陪伴我们走过漫长岁月,直至91岁高龄才含笑离去。兄弟姐妹六人,曾经在父母的呵护下,如雏鸟般依偎在一起。然而,命运的无常,让长兄和次兄先后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无尽的思念与遗憾。如今,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我深感责任在肩,不仅因为家庭的纽带,更因为半生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交融,让我对传承与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姐已是86岁的高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可她的笑容依旧温暖如初。大嫂也已80岁,她的和蔼可亲,是我们晚辈心中永远的慰藉。三哥78岁,虽历经沧桑,但眼神中仍透着坚毅。而我们兄弟姐妹六人的孩子们,大都成家立业,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他们因工作的缘故,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和乡村,平日里忙碌于生活的琐碎,只有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的节日,才能让大家跨越千山万水,奔赴这场亲情的盛宴。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团圆的象征。“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无论多远,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向——家。而正月初三的家庭团拜日,更是将这份团圆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这一天,80岁的大嫂在侄子、侄媳妇和孙女的陪伴下,回到家乡平原。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她青春的回忆,那熟悉的街巷,亲切的乡音,都让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其他亲属也从各自的居住地,风尘仆仆地赶到指定地点。三四十口人相聚一堂,欢声笑语瞬间填满了整个空间。

孩子们是这场聚会的活力源泉。他们毫无保留地展示着自己的才艺,为节日增添了无尽的欢乐。有的孩子歌声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在空气中回荡着美妙的旋律。那歌声,仿佛带着我们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听着孩子们的歌声,心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有的孩子则站在众人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读诗词。他们用稚嫩的声音,诠释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团圆的时刻,这些诗词更显得意味深长。孩子们或许还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意,但那朗朗上口的韵律,已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还有的孩子翩翩起舞,灵动的身姿,如春日里的蝴蝶,轻盈而欢快。他们的舞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而那些说着春节祝福词的孩子们,更是用他们纯真的话语,传递着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岁岁平安”“万事如意”,这些简单却真挚的话语,如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个人的心。

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家庭团拜会不仅是一场欢乐的聚会,更是一次家风传承的庄严仪式。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代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我们的父母,以他们的善良、勤劳、坚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今,我们也将这些品质,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给下一代。在这相聚的时刻,长辈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那些艰苦岁月里的奋斗与坚持,那些平凡日子里的温暖与关爱,都成为了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传统文化,是每个家庭的根,更是中华民族的魂。春节的各种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贴春联,那一幅幅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对联,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我们亲手将春联贴在门上,仿佛也将过去一年的烦恼与忧愁一并摒弃,迎接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放鞭炮,那噼里啪啦的声响,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有着驱邪避灾的寓意。在古代,人们相信鞭炮的响声可以驱赶年兽,保佑家人平安。虽如今我们已不再迷信,但这份传统习俗所承载的情感,却始终未变。它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是我们与历史的对话。

吃年夜饭,更是春节里最重要的仪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美食,分享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这一顿饭,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亲情的交融与凝聚。每一道菜,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饺子,象征着团圆美满。这些美食,是家的味道,是传统文化在舌尖上的体现。

在家庭团拜会上,我们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活动,如祭祀祖先。这是对先辈的缅怀与感恩,也是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在庄重的仪式中,我们向祖先献上祭品,表达我们的敬意与思念。“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通过祭祀祖先,我们让孩子们明白,自己的根在哪里,家族的历史与传承是怎样的。这不仅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家国情怀的培养。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基因。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们的家庭,是国家的一个缩影。家庭的和睦、团结,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的基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畅谈着国家的发展,感受着时代的脉搏。从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到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同时,我们也深知,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欢乐的团聚时刻,我也会与家人们分享我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感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会给孩子们讲述诗词的韵律之美,让他们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我会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习俗,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年的正月初三,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亲情的升华。在这一天,我们忘却了生活的疲惫,忘却了工作的压力,只沉浸在亲情的温暖与欢乐之中。我们传承着优秀的家风,弘扬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着家国情怀。这不仅是我们梁氏家族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对子孙后代的责任与担当。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家族会不断壮大,会有更多的新生命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而正月初三的家庭团拜会,也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它将见证我们家族的成长与变迁,承载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无论我们身处何方,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份家国情怀,都将永远陪伴着我们。我们会将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让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因为,这不仅是我们家族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源泉。

鲁源写于2025年1月31日 正月初三夜

0 阅读:2

雅青来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