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禅者是怎么睡觉的?如果熬了一个通宵怎么补救?为什么有的人睡两三个小时依然精力充沛,有的人睡八九个小时也无精打采的?睡觉有什么秘诀吗?佛经是怎么说睡觉的?
五台山的风轻轻掠过檐角铜铃,弘愿老禅师将枯枝投入火坑,爆出几点星火。阿弥啊,你这一声“熬通宵”的叩问,恰似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直面五蕴炽盛。
禅者枕石而眠时,身体在安住,心却在觉醒。你看佛寺晨钟未响,寮房里早课的比丘已盘坐如钟——若他们彻夜未眠时,呼吸即是最好的卧榻。《瑜伽师地论》说“眠如毒蛇”,非是教人强撑不睡,而是教人莫让昏沉吞噬灵台。就像你手中这盏热茶,熬得浓了反失茶性,熬得淡了又失茶味。
那些睡一个时辰却神采奕奕者,是把觉性带进深眠。他们的睡如飞鸟栖枝,松而不懈;醒如晨露滚荷,净而不染。反观贪睡之人,往往在辗转反侧间耗尽心神。佛陀在《中阿含经》示现“狮子卧”,右胁而眠,右手托腮,非为姿态优雅,实是令气血畅通,心神不散。
若已熬过通宵,且看破晓时分如何补救:卯时饮一盏淡盐水,如春雨润泽枯木;巳时闭目调息半炷香,胜过昏沉半日眠。切记莫要暴食暴睡,这如同往将熄的火堆泼油,反生黑烟。当年虚云老和尚三步一拜朝五台,途中何曾有过整夜安眠?却能在雪地入定时,将片刻寂静化作三日滋养。
佛经说“应时食,节量食”,睡眠亦是如此。《摩诃僧祇律》载佛陀四威仪,行住坐卧皆不离觉照。你且看终南山的云,聚时不贪多,散时不眷恋。真正的补觉不在锦衾绣枕,而在行住坐卧间念念清明。
那些执着于“必须睡足八小时”者,如同守着漏水的木桶。智者会修“分段眠”:子时养肝血,午时养心气,各安其时。药山惟俨禅师夜不倒单,却能在经行时采天地精气;永嘉玄觉证道后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睡与醒何曾有分别?
补救通宵的终极法门,是学会与无常共舞。就像你现在凝视的这炷香,灰落时不惊,烟起时不追。今夜熬过的通宵,恰是明日破执的机缘。待你看透醒梦本无二,方知禅者的枕头,原是三千大千世界。
阿弥心里想:身心自在学禅睡,熬夜后,或值夜班,睡子午觉(子觉2小时,午觉1小时)养肝血补心气。睡觉身体不熬夜,完全放下即休息;其心清净不昏睡,念念清明是大补。
天天念能量偈,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南无阿祖太上老君!阿弥陀佛!六时吉祥!阿观自在,日日好日!行善积德,越来越好!南无阿弥陀佛,一切变得越来越好!但愿一切如你所愿!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阿观自在,菩提萨婆诃!阿观自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
(李松阳2025公历0418《非常财富》第02880篇 阿弥闻道第10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