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是不是工科类最差的专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3-19 02:05:12

力学成为所谓冷门,是有原因的。

市面上有大量的各种计算机编程的速成班,不需要很高的学历背景和深厚的数学功底都能学。

但是你见过有力学速成班吗?

力学的深入学习,无疑设有相当高的门槛,涵盖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一系列基础与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本身就足以让众多学子望而却步,真正对力学感兴趣并愿意投身于此领域的学生数量本就不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力学领域就是冷门。虽然学习者较少,但工程实践中的需求却在日益增长,这怎能称之为冷门呢?

真正的冷门应当是学习人数少且市场需求也低的领域。

而力学,学习者虽少,市场需求却旺盛,这反而成为了其独特的优势,就业机会多,竞争相对小。

再来看力学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一是力学软件开发,尤其是CAE仿真软件的开发。

当前国际环境下,国内正大力推动自主仿真软件的研发,对这方面的需求与日俱增。

这一领域对人才的要求极高,不仅需要精通有限元的底层理论算法,还涉及到高性能并行计算、计算机图形学、C++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

门槛高的同时,薪资也自然水涨船高。

二是企业仿真应用。稍有技术实力的企业都会设立仿真岗位。

无论是汽车、航空航天、重型机械,还是通用设备、半导体、电子产品、光伏、风电、新能源电池等行业,都有一批顶尖的企业领跑。

至于具体的薪资待遇,则取决于你进入的行业和企业。

如果你有幸进入华为、宁德时代这样的行业头部企业从事仿真应用工作,薪资待遇自然是无需担忧的。

即便无法进入这些头部企业,选择一家普通企业,就业机会也同样丰富。

三是在知名的CAE软件公司担任售前/售后技术支持或参与项目。

像ANSYS、altair、达索simulia abaqus、COMSOL等国外知名仿真软件公司都已在国内设立分公司,这些公司在国内的业务利润丰厚,员工薪资待遇自然不会差。

四是进入高校或航空航天、船舶相关的研究所工作。

总体说来不算太差。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经典的弹性力学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但仍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这似乎是各领域普遍面临的问题,毕竟想要取得重大突破并非易事。

该领域的出路一方面在于跨学科融合,因为其他学科同样存在并不断涌现新问题。

例如,锂电池模拟中的力电耦合问题,以及核辐射导致的辐照损伤与辐照场的耦合等。

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决心深入探索的人来说,力学基础理论并非没有突破的空间。

比如,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描述仍停留在唯象阶段,宏观力学理论与底层微观机制的统一尚未实现。

尽管断裂力学已取得显著成就,但相关实验依然复杂繁琐,反映出我们对断裂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这些挑战仅局限于固体力学范畴,而在流体力学中,湍流转捩等神奇现象的数值模拟至今仍无法完全替代实验,超高速战斗机的研发仍需依赖大型风洞进行实验。

力学领域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随着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发展,这一古老领域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新机遇。

万金油并非坏事。

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99%的情况是先招进来再进行培养。

你在校期间的工作表现,其实是用来证明你的培养潜力以及你与专业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而万金油的优势在于它给予你更高的容错率。

力学的价值并非在所有领域都逊色于其他工科专业。

力学学生对力学的理解深度是其他专业难以企及的。

当然,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这种优势尤为突出。

对应的工作包括高校科研人员、企业研发人员和研究所等机构,它们对力学有着特别的偏爱,并且提供了许多优质的岗位机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选择力学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

从传统行业到近年来热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再到未来可能兴起的机器人技术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力学都能发挥作用。

这些领域大多有适合力学背景的工作岗位等待你去探索。

路走出去了,再思考,是否已经迟了?

既然走出去,就应该坚定走下去。

任何工作任何专业都有竞争,做不了强者,做一个垫脚石不也行吗?世上90%的人不都是这样吗?

未战先丧气,不是好战士,既有成功的,你为什么不努力。

记住,只有没有出息的人,没有没有出息的工作。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