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对绿色低碳建筑愈发重视的背景下,预制建筑成为中国建筑行业的主要趋势之一。数据显示,中国预制建筑市场从2019年的4463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至2023年的66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3%。
而在预制建筑市场中,预制钢结构建筑因其高强度、轻质结构、施工效率等多重优势正被普遍用于工厂、仓库、高层办公大楼和公共设施领域,并日渐被外界视为是绿色低碳建筑的代表。2023年,我国预制钢结构建筑的市场规模约为4897亿元,此前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亦达到了10.9%。
行业规模以双位数增速大幅扩容的进程中,也使得其中的头部玩家们将目光放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上。智通财经注意到,日前,美联钢结构建筑系统(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联股份”)向港交所主板递表了上市申请书。据介绍,美联股份成立于1999年,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2023年的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的工业领域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约为4.4%。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过去几年里美联股份的财务表现并没有随着行业的扩容而向好,反而呈现出逐年下滑的态势,这或许会加深资本市场对其成长性的忧虑。不仅如此,身处激烈竞争的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里,接下来美联股份依然需要直面强有力的同业的竞争,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公司业绩止跌回升的难度。综合各方面考虑,美联股份冲刺港股之路想要走得顺畅恐怕也会是个挑战。
业绩“连下台阶”出海寻找增量?
从业务布局看,美联股份是一家聚焦于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板块,包括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专业工程总包,以及工业环保装备。
一如前文所述,美联股份在国内预制钢结构建筑里的工业领域已形成了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然而,尽管行业地位不可小觑,但这似乎仍不足以让美联股份高枕无忧。2022年及2023年,美联股份的收入分别为19.03亿元、14.53亿元,净利润8770.6万元、6213.2万元,核心财务数据均同比大幅下滑。2024年前9月,美联股份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8.85亿元、4660.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55亿元、5223.5万元亦继续下滑。
拆分收入结构,预制金属建筑解决方案一直是美联股份的营收支柱。2022年-2024年前9月,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3.1%、89%、83.3%,占比呈现下滑趋势。同期,专业工程总包的收入占比由2022年的5.3%升至2024年前9月的9.1%;工业环保装备的收入占比则于2022年的1.6%增加至了2024年前9月的7.6%。但就业务规模来说,目前该两大业务的年收入均未能破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报告期内美联股份的业绩连续负增长,但结构性层面公司仍有一些亮点。例如,若将收入以地区划分,不难发现自2023年起美联股份来源于海外市场的收入持续增加。数据显示,2022年时,美联股份来源于中国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高达97.8%,但次年这一数据便下降到了91.9%;作为对比,2023年公司来源于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包括北美、澳洲等)的收入占比分别升至3.2%、4.9%。而到了2024年前9月,中国市场收入占比继续收缩至72%,而东南亚市场和其他地区收入占比分别增长至19.5%、8.5%。

另外,在规模不断缩水的过程中,美联股份的盈利能力倒并没有同步下滑。2022年-2024年前9月,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2.7%、14.8%、14.9%,呈小幅上升趋势。
红海赛道里大幅扩产能解增长焦虑?
行业视角下,目前中国采用预制钢结构建筑仍处于早期阶段。2023年,按已经竣工楼宇占地面积计算,我国预制钢结构建筑的渗透率为13.9%,作为对比,美国和日本这一数据分别高达50%、40%。
虽说市场潜力看上去十分可观,但哪怕处于早期阶段,目前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也已算得上是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了。根据美联股份的招股书披露,2023年中国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里的工业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前两大参与者市占率分别达到了32.5%、9.6%。其中,行业排名第一的玩家于2023年在相关业务上取得的收入达到了95亿元,较第二名及排名第三的美联股份的收入总和还要多得多,仅就规模而言可谓是断层式领先。

或许是为了追赶行业老大哥的脚步,美联股份在招股书中表态未来其将在现有产能的基础上,大幅扩充预制金属建筑构件和工业环保装备的产能;不仅如此,公司还计划寻求在东南亚设立生产设施的机会,以把握海外市场的机遇。
具体来看,美联股份计划在明年底完成新增年产能5万吨预制金属建筑构件及年产能2000吨工业环保装备的新项目,进而实现强化核心业务竞争力及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而在加码国内市场的同时,鉴于东南亚预制钢结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美联股份也寄希望加强自身在该市场的影响力,以为其国际化战略的执行和深入提供抓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2028年东南亚预制钢结构建筑市场预计将以9.9%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容,并在2028年时形成一个规模可达21亿美元的庞大市场。为抓住这一增长潜力,美联股份正在当地寻觅建立生产设施的机会。
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呼之欲出,或许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此时间节点美联股份急于登陆港股。毕竟,如果能得到二级市场的支持,那美联股份便能获取大量资金来支撑其国内外市场一齐扩张的战略意图,同时还可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可信度。但话分两头,考虑到美联股份当前正深陷业绩连续大幅度下滑的尴尬境地之中,如果后续公司不能向市场表明其业绩倒退仅是一时的困难,那即便能如愿上市,美联股份的基本面恐怕也很难打动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