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今年56岁,一直是个乐观豁达的人。他身体硬朗,平时喜欢旅游、散步,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然而,最近几个月,他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些异常:每次排便时,肛门都会隐隐作痛,还偶尔带血。
起初,他以为是痔疮犯了,没太在意,只是买了些药膏来用。但症状并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严重。老杨开始感到不安,他决定去医院看看。医生听了他的描述后,建议做个肠镜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老杨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他被诊断为肛门癌早期。

(1)肛门癌肛门癌是最常见的与肛门不适相关的癌症,主要发生在肛管或肛门周围区域,最常见的类型是鳞状细胞癌。肛门癌的早期症状包括肛门疼痛、便血、肛门肿块、排便习惯改变以及肛门瘙痒等。
(2)直肠癌直肠癌是另一种可能引起肛门不适的癌症。直肠癌患者的便血通常为暗红色,可能与大便混合,伴有黏液。此外,直肠癌还可能导致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变细或变形。当肿瘤侵犯肛门周围组织时,也可能引起肛门疼痛或瘙痒。
(3)结肠癌结肠癌虽然主要发生在结肠,但其症状也可能影响肛门区域。结肠癌患者常出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多为暗红色或黑色)、腹胀、腹痛等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可能压迫肠道,导致大便变细或排便困难。
(4)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但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癌,也可能发生在肛门周围。早期症状可能包括肛门瘙痒、肛门周围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或肿块。如果发现肛门周围皮肤有异常变化,尤其是颜色加深或肿块增大,需高度警惕。

肛门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会损伤身体细胞,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代谢产物可影响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细胞正常生长状态。此外,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便秘,增加肛门局部的不良刺激,从而推动肛门癌的发生。慢性炎症刺激:长期患有肛瘘、肛裂、痔疮等肛肠疾病,炎症反复刺激肛周组织,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引发癌变。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力较弱,无法有效监控和清除癌变细胞,从而增加肛门癌的发病风险。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别(如HPV16、18型),与肛门癌密切相关。病毒可侵袭肛门黏膜及肛周皮肤细胞,使其发生基因突变,促使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
肛门癌的治疗方式取决于癌症的分期、位置和类型。手术是肛门癌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肛门癌患者都需要手术。
局部切除:对于极小的肛门癌病灶,且未扩散到周围组织或淋巴结时,可采用局部切除手术。这种手术仅切除肿瘤及其周围少量正常组织。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如果肛门癌对放化疗无效,或者肿瘤较大、位置较深,可能需要进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这种手术会切除肛管、直肠以及部分结肠,并在腹部建立一个永久性造口(人工肛门),用于排便。对于早期或局限性肛门癌,放化疗是首选治疗方法。放化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同时保留肛门功能。如果癌症已经扩散到其他部位,可能需要单独化疗或免疫治疗。四、肛门癌手术后如何排便?肛门癌手术后的排便方式取决于手术类型和切除范围。以下是常见的术后排便方式及护理建议:
1.如果手术仅切除肿瘤且保留了肛门功能,患者可能仍能通过肛门自然排便。
2.对于接受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需要通过腹部的人工肛门(造口)排便。造口护理要注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造口袋收集粪便,定期更换,避免感染。术后1周开始扩肛,以防止肛门狭窄,保持排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