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看中国这十年|通往“共同富裕”之路

亚太说 2022-10-13 12:10:1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0月16日召开。

去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共同富裕”成为了境外媒体涉华报道的高频词。中国将如何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一些境外中国观察家认为,此次党代会将给出明确的答案。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大西广是中国民族经济学专家。过去十年,他密切关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实践。大西广认为,在进入经济中高速增长“新常态”后的这十年,中国政府正着力解决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遗留下的课题,经济政策从鼓励“先富”逐渐转向寻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必然的。

大西广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名誉教授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中国这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那就是“共同富裕”。我并不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政策是错误的。对于当时贫穷的中国来说,发展经济毫无疑问是第一要务。然而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现在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5128元,那么政府也需要随之做出调整,从鼓励“先富”转向为寻求实现“共同富裕”。高速增长时期因优先经济发展,环境污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过去十年,伴随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中国的改革开始进入啃“硬骨头”的阶段。

中国式缩小贫富差距政策

缩小贫富差距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共同富裕”的课题。我收集了2003年到2020年的城市农村消费支出数据(表1)及2014年到2019年的城市农村各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变化数据(图1图2)。通过直观的数据,可以观察到,表1中,城市农村消费支出比从2011年的3.218降至2020年的2.11,在不断缩小;图2中,2018年到2019年间的农村最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接近5%,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特别是带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方面付出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

各统计机构历年统计的与贫富差距有关的数据

城市农村地区高中低收入群体增长变化曲线图

日本等发达国家往往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道路。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转移劳动力、建造新城、打造新产业结构等方式,政府帮助贫困农民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以一种诸如供给侧改革的方法实现了缩小贫富差距,非常具有成效。

湖北省黄冈市某村通过打造特色香菇种植加工产业,帮助15户贫困户脱贫

但与此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这些政策只适用于人口结构变化较大的时期。接下来中国恐怕还将面临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渐缓、人口减少等课题。中国政府需要未雨绸缪。

愈发重要的“共同富裕”

我非常赞赏中国政府对“经济新常态”的定调。这表明中国认识到了经济增速逐渐降低是历史的必然,并将它作为一种客观“常态”来对待。同时针对“新常态”,中国采取了妥善的应对调整措施,即通过技术创新,而不是资本积累,来继续推动经济发展。过去十年,新能源汽车、利用卫星技术的无人农业的迅速发展,都可以由此溯源。

我认为技术创新的确能够带动发展,但要解决高速经济增长时代遗留下的问题,仍面临不少挑战。正如前面所说,当经济增长速度转为低速,人口结构转型日趋稳定时,再分配政策的课题一定会摆在中国政府面前。如何做好再分配,例如出台遗产税等面向富裕阶层的税收制度等,都将考验中国政府的执政能力。

日元今年以来已下跌超过25%,日元贬值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已显现。日本总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除生鲜食品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PI)较去年同期上涨2.8%,涨幅为2014年10月以来最大

日本在这方面已经给出了一个失败的先例。近几年来日本一直维持低利息政策,现在该政策的副作用开始显现,日元出现大幅贬值。日本政府之所以无法停止低利息政策,原因之一是为了维持股市的繁荣景气。只顾维持股价而不想着如何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这一角度来看,日本政府的低利息政策实则是在维护富裕阶层的利益。

一国的经济政策应该着眼于哪些群体制定,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我想越是在经济增速转向低速增长的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就越发显著起来。

“一带一路”是世界版的“共同富裕”

过去十年,“共同富裕”的理念不仅反映在中国国内,在国际社会上也有所实践。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是实现世界版“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

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的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10月1日通车试运营,这是柬埔寨第一条高速公路。图为柬埔寨金港高速某路段环形匝道。当地人期待这条高速路能拉动沿线投资和消费需求,刺激柬埔寨西南区域经济乃至整个柬埔寨经济的发展

目前美中两国在国际社会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美国所谓的“新冷战政策”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鲜明对照。美国通过制造军事紧张关系来确保自己的势力范围,例如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积极推动瑞典、芬兰加入北约。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国家合作共建,互惠共赢,从而寻求自身发展,例如中国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与当地合作修建高铁等基础设施。

这样的双重结构在东亚地区也有体现。最典型的是朝鲜半岛,一旦南北军事关系紧张,韩国就会亲美,而与此同时,韩国的经济非常依赖中国,与中国的关系是和则两利。所以由此可见,美国通过制造紧张维护自身地位,中国则崇尚以和为贵,共同发展。放眼今后,是放任世界走向煽动对立的“新冷战”,还是呼吁各国携手合作走向共赢,值得日本审慎思考。

编译:王朝阳

0 阅读: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