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理想汽车又传捷报。
据报道,截至5月末,理想汽车以2042亿元的总市值,升至全国上市车企第2位,仅次于比亚迪。
业内人士分析,理想汽车取得车企市值排名全球第15、国内第2的成绩,主要原因在于销量业绩表现良好。理想汽车常州智能制造基地作为理想目前唯一的生产基地,今年5月共交付新车28277辆、同比增长146%。
此前,觅渡新语回顾了常州与理想的故事(原文见:全国第六,又是常州!)。从7年前的籍籍无名,到如今跃居全国上市车企第二,理想的黑马之路,有企业自身对建设本土工厂、使用供应链的坚持,也有城市对企业的助力。
在常州,像这样从默默无闻到发展壮大的实体企业,还有很多。甚至有不少企业,在其他城市本已“奄奄一息”,却在来常扎根后,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成为独特的“常州现象”。
0 1
企 业 故 事
企业兴则城市兴、企业强则城市强。在历次经济浪潮中,常州孕育成长了一大批企业家,他们引领常州经济持续发展,相伴而生的“苏南模式”和“四千四万”企业家精神,一直激励常州人不断砥砺奋进。
恒立液压董事长汪立平,自幼家境清寒,高中毕业后进了当地乡镇企业做技术员。1991年,汪立平从这家企业离职,自己创业,然而发展并不顺利。此后,汪立平来到常州武进投资,成立江苏恒立高压油缸有限公司,从此在常州一路长虹。江苏恒立最终成长为一家市值破千亿、国内液压行业龙头的上市企业。
百年老字号五香居,发源于安徽,却在常州发扬光大,老树发新枝,成长为一家拥有建设占地80亩的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目前,五香居规划年产值30亿元,加盟连锁店数百家,成为一家集休闲食品、餐桌卤味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中华恐龙园,原本是北京外迁常州的一家科普博物馆,几十年间,却在常州这片土地上,被打造为一座集科普、游乐、演艺、住宿、购物于一体的主题乐园,累计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成为中国主题公园长盛不衰的标杆和范例。
而在新能源领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起死回生”案例是中创新航。2015年,金坛区引进中航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2017年,中航锂电在洛阳诞生。2018年出现巨额亏损。面对如此情势,金坛区果断“抄底”。由此,中航锂电变身中创新航,其身份由洛阳央企子公司转换为常州地方国企,总部从洛阳市迁至金坛区。常州的精心呵护,使中创新航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总出货量排名从行业第9跃升为第3,去年10月6日成功在港交所实现IPO,市值一度超过600亿元。
从制造业,到餐饮业,再到旅游业,一个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常州这片土地的奇妙之处。在“常州现象”背后,蕴藏着什么奥秘?
0 2
工 业 传 承
常州的城市定位一直很“专一”。
从“经世致用”思潮下的近代工业发祥地,到引领乡镇经济的“苏南模式”发源地,再到如今剑指“世界新能源之都”,一脉相承立足制造业。
百年来的工商业文化积淀,让常州追求“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也成为一种内在基因使然。
·工商先驱盛宣怀、纺织巨子刘国钧等近现代工商业名人的创业历程,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中国成立之前,以戚机厂、大明厂、戚电厂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蓬勃发展,见证中国民族工业崛起的历史,也见证了常州人争先创新的基因。新中国成立之后,常柴牌柴油机、东风牌手扶拖拉机、荷花牌灯芯绒、红梅牌照相机等工业产品从常州销往全国,让常州一度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
·改革开放初期,常州工业再创辉煌:上世纪80年代初,常州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比,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全国第二,仅次于上海。得益于“苏南模式”,常州民营经济活跃,并在全国掀起“中小城市学常州”的热潮。
2011年以后,常州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开始注重科技创新。
以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为核心的十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渐发展为“常州智造”产业名片。
2022年,常州市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3.1%,高于全省平均5.8个百分点,水平位次及综合指数均列全省第一。主要得益于新能源领域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三大产业强势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值分别同比增长223%、140.8%、29.2%。
省内区域面积偏小、人口排名中游的常州,却在2022年创下9550亿元的GDP总量,直逼“万亿俱乐部”,并即将成为江苏第五座万亿之城。
0 3
营 商 环 境
一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营商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都受到不少“好评”,而居于长三角地理中心区域的常州,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年初,常州营商环境工作获得国家发改委表扬;去年,常州在全省率先发布《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规范》地方标准,统一企业开办流程和标准;常州还创新建立“智能辅助评标机制”,解决了“人工评标”重复评审、耗时较长、尺度不一等问题。
为了扎实做好“店小二”工作,常州把很多事情都想在了前面、做在了前面。
比如,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真正做到“让政策找企业”——
过去,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涉企政策“找不到、看不懂、申报难”等问题,政策再好,却难以落地。
为此,常州搭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服务平台,各类涉企文件以及通知公告出台后,第一时间就在平台上发布,确保企业能及时了解相关政策信息。截至2022年初,该平台已为2.5万企业用户、3.9万个人用户提供涉企政策“送上门”服务,总访问量达246.5万余次。
此外,常州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政策“直达快享”新模式,利用大数据自动搜索、智能化匹配,让政策资金精准直达企业,惠及企业近4200家次、人才近14万人次,近10亿元培育奖励完成在线速兑,实现“直达快享”。
再比如,推动重大项目“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用速度和效率换取企业的信任和口碑——
常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发放“一次申报”“一网受理”“一源共享”,减少申报资料40%、缩减审批时间60%,针对具体项目推行 “一企一策”精准服务,破解资金、土地、审批等难题,让“拿地即开工”成为重大项目建设新常态。
企业和群众的感知最能直观说明地方营商环境水平。
创业青年徐依娜,在江苏常州经开区创办一家贸易公司,从报送材料到顺利办结,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创业者曹文宇,在常州的产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解决了创业初期应用场景试用难题,成立了自己的科技公司,迈出创业第一步。
好的营商环境正是如此:为企业和人才留足发展空间、减少企业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障碍,让各类市场主体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中如鱼得水、如鸟归林。
0 4
天 时 地 利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而常州,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少数几个经过中央批复确认的长三角中心城市。
俯看长三角全貌,常州正居于中心位置。东驰西骋、南来北往,长三角大交通绕不开常州。独特的“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区位赋予常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长三角交通中轴的定位提升了常州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中的城市地位和城市能级。再与国家战略叠加: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交汇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汇聚常州。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天然优势,现阶段,面对区域竞合的新局势,常州也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022年,常州GDP达9550亿元,连续6年增速位列第一方阵。面对前所未有的产业振兴之势、能级跃升之势、区位质变之势、政通人和之势,距离“万亿GDP”仅一步之遥的常州,全力冲刺。
“放眼周边,今后一个时期,区域竞争格局巨变的最大红利在常州,交通枢纽地位的最大提升是常州,新一轮发展最好的‘时与势’聚于常州。”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表示,常州将围绕“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参考资料:
1.理想汽车总市值升至车企第二,常州日报
2.常州这片土地,为什么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武进张一山
3.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常州做对了什么?三木
4.当好为企服务店小二 让惠企政策落地跑出“加速度”,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5.“我的第一选择,常州!”,常州发布
6.制霸制造业塔尖,常州全国第6江苏第1,凭什么?云中君
7.江苏第5座万亿之城,为何经济发展那么好?淡黎看世界
8.构建大格局,引领大发展,江苏常州奋力打造“长三角交通中轴”,常州日报
我特么在外地好好的,来吊州以后停个车把我停歇逼了。
第五座万亿??小便写东西负责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