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版马可波罗,原只想朝圣耶路撒冷,没想到兜兜转转干了票大的

喵先生的科普时间 2023-10-02 07:32:05

#千古风流人物#

马可·波罗影视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可以比肩马可·波罗的大旅行家,二人基本上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所不同的是,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是由西向东,而我国的这位旅行家的路线却是由东向西,行程恰好相反,可以说是逆风版的马可·波罗了。

公元13世纪,是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蒙古帝国像风一般崛起,又迅速分裂为数个国家。可是,就算是这些分裂后的国家,依然是一股让人望而生畏的力量。蒙古帝国分裂后最大的国度,当属元朝。

由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客观地说,思想上开放,文化上宽容,而且境内民族众多。现今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元朝时就都已存在于中国。

那时的佛教已经本土化,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也已有数百年之久。而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元朝时中国还存在基督教。不过,那时传进中国的是基督教的一支——东方亚述教会,又被称为“景教”。中国的这位“马可·波罗”,就是一位景教徒。

叙利亚文景教碑

一、朝圣路上的虔诚信徒

在西域无垠的大漠上,一小群人在艰难地行进着。为首的两人是僧侣,年龄看上去都已到中年。他们留着胡须,却将头发剃去,身着紫袍,使他们看上去并不像是佛教徒,而更像来自异域他乡的僧侣。

那位年纪大些的,约有50来岁,名叫拉班·扫马,是一位虔诚的景教徒。他此次出行的目的是要去耶路撒冷朝圣。他骑在马上,看着茫茫沙漠,无比的空旷感令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过往。

拉班·扫马

公元1225年,拉班·扫马出生于北京一家畏兀尔景教徒家庭。他的父亲是当地教会的神职人员。在宗教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的拉班·扫马,很小就接受了严格、系统的学习和训练。

当然,他自己也十分勤奋好学。他博览群书,对于景教教义等知识非常精通。但是,拉班·扫马也接受了当时的禁欲思想。他不参加娱乐活动,不喝酒,也不吃美食。为此,他的父母既难过又担心。

在拉班·扫马20岁时,他决定成为一名修士。这个决定可让他的父母伤透了心。因为景教修士不结婚,没有孩子,而当时的观念却是要多子多孙。但是,他的父母也是虔诚的景教徒,出于宗教情感,他们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愿望。

修士

拉班·扫马恪守景教规条,做修士之前,他先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散尽,然后在一间密室里隐居长达7年之久。后来,他决定离开家乡,去过那种与世隔绝的生活。他来到北京房山的一处隐秘的山洞里,开始了苦修、冥想生活。

实际上,在隐居期间,拉班·扫马并不是完全远离人群。他仍然向周围的人讲道,由于学识渊博,大家都很爱听他的话。因此。他虽隐居,但是名声还是不胫而走。后来,一位名叫马古斯的蒙古年轻人不避艰险,远道而来。

在拜见拉班·扫马后,马古斯表示他愿意追随拉班·扫马也成为一名修士。看到眼前这位年经人如此虔诚、坚决,拉班·扫马点头答应了。从此,两人一起过苦行生活。

由于景教有崇拜圣徒、圣物的习俗,因此去圣地朝拜(那里有很多圣徒、圣物遗迹),是每个景教徒梦寐以求的事。出于浓烈的宗教情感,拉班·扫马和马古斯决定去圣地耶路撒冷朝拜。不过,消息传出后,众人几乎一致反对。北京距离耶路撒冷遥远不说,一路上两人还要面临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最可怕的还是战乱。当时的蒙古帝国已经分裂,而且忽必烈的元军正和窝阔台汗国作战。

因此,景教徒们纷纷劝阻,甚至连孔不花和爱不花两位身居高位的蒙古贵族也劝说他们放弃这个决定,可是拉班·扫马与马古斯决心已定,一定要西行朝圣。元朝皇帝忽必烈同意放他们西行,不过可能是为了想要刺探西方国家的情报。总之,二人终于如愿以偿踏上西行的道路。

但是,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去成圣城耶路撒冷。

二、驻足巴格达,成为宗教上层人物

公元1276年,拉班·扫马与马古斯离开北京前往耶路撒冷。他们一路向西,途径宁夏、甘肃、新疆的吐鲁番、喀什、伊尔汗国等地。他们一边走,一边访问沿途的景教教堂和教会人士。

经过长途跋涉后,他们终于抵达中亚伊尔汗国重镇巴格达。巴格达也是景教宗主教所在地。在这里休整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继续向西进发,但当时的耶路撒冷已被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占领,拉班·扫马和马古斯不得不又返回巴格达。

马穆鲁克士兵影视照

耶路撒冷去不成,他们只好暂住巴格达。然而,在这段时间里,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两人的生命轨迹。1280年,巴格达景教宗主教马登哈任命马古斯为北中国的大主教,任命拉班·扫马为巡察总监,并希望二人回中国去传教。

二人领命开始返程。然而,天有不测,就在拉班·扫马和马古斯回国途中,巴格达宗主教马登哈突然去世。闻讯后,二人立即返回巴格达参加葬礼仪式。

宗主教一职非常重要,急需有人担任。巴格达景教总部准备选举下一任宗主教。最后出乎意料的是,外来人马古斯被选为宗主教,更为奇怪的是,没有人反对这次选举,马古斯顺利当选后开始从事教会的工作。

马古斯后来又被称为“马·雅巴拉哈三世”。他能当选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的蒙古人血统。由于前任巴格达宗主教与同属蒙古人的伊尔汗国关系有点不佳,选择一个蒙古人当选更有利于景教教廷发展与伊尔汗国的关系。

马古斯很快就忙于宗教事务去了,而拉班·扫马也接到了新的使命。伊尔汗国的汗王阿鲁浑任命拉班·扫马为特使,去欧洲寻找盟友,以共同对付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伊尔汗国数次被马穆鲁克王朝击败,也需要有盟友的支持。

拉班·扫马的欧洲之旅

然而,阿鲁浑明白,欧洲是基督教世界,要获得他们的支持,最好能派一个基督徒去,而拉班·扫马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而马·雅巴拉哈三世面对强大的伊斯兰势力,也想得到罗马教廷的支持,于是他希望拉班·扫马帮他呈递写给罗马教皇的信件。

这样一来,拉班·扫马便带着双重使命前往欧洲。也正是这一段旅程,使得拉班·扫马的才能得到极大的发挥。

三、出使欧洲,弥合误解

公元1287年,拉班·扫马踏上新的旅途。他先到达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受到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的热情接待。在那里,他还参观了著名的索菲亚大教堂。然后,他继续向西,不久抵达罗马。

不巧的是,罗马天主教教皇去世不久,新的教皇还未选举出来。虽然暂时没有见到教皇,但是拉班·扫马还是与12位红衣主教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使得天主教当局对景教有所了解。

红衣主教

在等待选举新教皇期间,拉班·扫马去了法国,在巴黎会见法国国王腓力四

世,后来又去拜谒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两位国王对于这位来自东方的主教非常热情友好,都表示愿意与伊尔汗国合作,一同对付埃及马穆鲁克王朝。

在完成阿鲁浑汗王交代的任务后,拉班·扫马返回罗马。这时候,新的教皇已经被选出,他就是尼古拉四世。这回,新教皇高规格接待了拉班·扫马。

为了弥合天主教和东方景教之间的误解和分歧,拉班·扫马专门在教廷举行了几次宗教仪式。通过这些宗教仪式,教皇和大主教们惊异地发现,原来东方景教与西方天主教的仪式完全一样,从此完全结束了双方的敌意和分离。

教皇尼古拉四世

1288年5月,拉班·扫马完成所有使命,带着丰硕的成果回到巴格达。阿鲁浑王十分高兴,他要为拉班·扫马建一座教堂,由拉班自己担任主持,但是拉班·扫马婉拒了,他将这一荣耀让给了他曾经的学生马·雅巴拉哈三世。

1294年,扫马逝世于巴格达,享年69岁。

文史君说

拉班·扫马无疑是我国元代杰出的旅行家、外交家。只是因为国内关于他的资料很少,所以不如法显、玄奘、马可·波罗等人那么家喻户晓。拉班·扫马的西行当然是出于宗教动机,但也让西方世界从此更加关注东方。可以说,拉班·扫马是沟通东西方的使者之一,他博学、谦逊的品格依然值得人们尊敬。

参考文献

敖福军.简析伊儿汗国前期伊儿汗与景教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17(04).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