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民众最关注的事情是什么,想必房产行情肯定是其中之一,毕竟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这辈子必须得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正所谓,“有房才有家”,没房的不要说成家了,可能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
所以现在拥有房产还默认成了结婚的前提,想结婚就得有房子,哪怕让父母砸锅卖铁也得买。
也正是基于此,前几年的房产价格蹭蹭往上涨,而且即便如此,中国人也是宁愿背着债务也得买下一套房。
当时大家都怕房产继续涨价,未来更买不起了,所以纷纷下手。
但谁能想到呢?几年过后,房价持续下跌,不少人都懵圈了。
而在未来,房产市场更会迎来三个趋势。
这三个趋势也告诉我们:得做好资金“大水漫灌”的准备。
“第一个趋势:金融属性消退”在房价疯狂上涨的时候,其实房子除了是供人居住的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属性,就是“经济属性”。
说的直接一点,炒房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行为。
买房的人多,市场价又不断飙升,就跟买票时遇到的黄牛一样,有炒房者也瞅准了房产市场,在手里疯狂囤房,然后在高价时卖出,借此来赚差价。
不少人因为倒腾房子,大赚一笔,有些人甚至不惜贷款买房,而且最后基本上都赚回来了。
再就是房产商,他们本来就是靠卖房子挣钱,所以更不会放弃这赚钱的好机会。
在洞察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之后,房产商也就慢慢开始控制价格。
经过多方面的运作,导致房产市场进入一个“经济期”,其中买房的人不一定是要住,而是要借此来赚钱的。
但自打房产市场进入低迷以来,却让经济属性逐渐消退了。
首先,房产商赚不到钱,他们也就不会通过提价来刺激市场,不然更不会有人买了。
炒房者更是直呼“点背”,不少人都曾以高价买进房子,原本想等着涨价再卖出去,结果房子非但没涨价,反而降价了,这就让他们折了不少钱。
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宏观调控,强调房子供人居住的属性,让房产市场回归到本质。
也是因此,未来的房产市场会用更好的居住服务和条件,来吸引客户,而不是在价格上下苦工。
这对消费者而言自然是好事,毕竟我们能用更少的钱,选购到更舒适的房子了。
“第二个趋势:房产的流通性下降”这一点是基于第一点发生的,毕竟买房的动机少了,房产的买卖行为就会减少,最终导致流通性下降。
其实说到买房动机的话,我们还必须得重视一个现象:中国新生儿越来越少了。
生育率下降,对于国家而言是个“很可怕”的事情。
除了会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还会在经济方面有着许多体现。
人越少,消费量就会逐渐降低,尤其是在经济水平增长不明显的前提下,消费水平更是无法得到持续提升。
这种现象再延伸到房产上面,就注定会有越来越少的人去买房子。
前些年房价上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80/90后逐渐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买房需求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但买房的人其实就那么多,当大家都买完之后,多余的房子自然就不会有人买了。
而且房价下跌之后,购房者因为没有“抢房”的压力,大家都开始变得相当理智,不会迫切地购买房产。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限制了买房数量,使得房产流通性大大降低。
毕竟,没有人会在明知经济实力不允许的情况下,无端让自己成为“房奴”,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
前些年是“被逼无奈”,现在则是没有这种担忧了。
再一个,政府还借此开始倡导“租住同权”,目的就是进一步缓解民众的住房压力,让大家都能住上房,也算是变相提升了房产流动性,这也是房产市场的第三个趋势。
“第三个趋势:租房替代买房”“租住同权”的出现,大量刺激了租房者的需求,因为他们能得到更多的住房保障了。
而本来没人买,也没人居住的房产,因为租房者的出手,让这些“原本没用”的房产有了流通性,也开始焕发出了“经济属性”。
当然,这里的经济属性与房价高涨的时候是完全不同的,它并不是单纯地以“赚钱”为目的。
对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言,这更是一个好消息。
本来就有大量人前往大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但因为租房权益太差,导致不少人不敢租房子,也难以租到合适的好房子。
但“租房同权”的出现,就不需要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与此同时,也会增加大城市的住房率,以及带动大城市的经济发展。
当然,重视租房权益,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放弃房产市场。
因为房产市场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中国人买房的这种观念,不会轻易淡去,无论什么时候,中国人都是非常重视买房这件事的。
无论是结婚,还是居住,买房都是首选,所以从某个方面来讲,房产还是民生基础。
倡导大家租房,只是一种让房产市场趋于稳定的一种调控手段。
最近一段时间,房产市场持续低迷,尽管民众乐于见到房价降低,可国家不会坐视不理,毕竟房产市场一旦崩塌,整个国家经济都会受到影响。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过度措施,来恢复房产市场的健康性和稳定性,都是非常必要的。
除此之外,还包括推出“商品保障房”等等,都是国家调控的政策。
这样既能有助于房产市场的复苏,也能保障群众的利益。
所以,大家不知道该什么时候买房,跟着国家政策走准没错,毕竟国家还能坑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