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3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以简洁有力的四个字,明确反驳了台湾当局推行某一行动的做法。这次记者会表面看似平常,实则背后隐藏着激烈的交锋——台湾方面正通过偷换“改”字的概念,企图在国际舞台上营造出一种不实的表象。
然而,少有人意识到的是,这场事件背后隐藏的是民进党当局通过金钱贿赂、强势压迫与利益诱惑所进行的一系列隐秘行动。当我们从新闻报道中接触到这一事件时,它究竟在传达何种警示?为何这场绵延了数十年的所谓“运动”,终究会走向失败的结局?深入探究,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活动,实质上是一场被操纵的戏剧。民进党当局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试图推动其政治议程。但这种建立在欺骗与强迫基础上的行动,缺乏正当性和民众的真正支持,因此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简而言之,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事件,背后却是民进党当局的不正当操作。当我们审视这一事件时,应警惕其背后的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而这场缺乏民众基础与正当性的“运动”,最终只会走向末路。
近年来,民进党当局打着某种旗号,在立陶宛、洪都拉斯等国设立了所谓的代表处。然而,据外交部透露,这些机构实际上是台当局利用金钱作为手段的工具。它们向一些政客提供资金支持,为议员亲属安排前往台湾的旅行,甚至通过投资项目来换取政治上的支持。在非洲的某个国家,台当局曾以经济援助作为交换条件,要求该国官员在联合国大会上支持其立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揭示了民进党当局在国际舞台上缺乏真正认同的困境。
毛宁在新闻发布会上多次指出,此问题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1943年的《开罗宣言》已明确规定日本需归还台湾,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再次确认了这一要求,而1971年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进一步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三个国际法律文件形成的框架,意味着任何国家与台湾当局间的官方交往都违背了国际法。日本政府近期声称《中日联合声明》存在某种解读空间,但这种说法在面对历史事实时显得苍白无力,因为该声明已明确界定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当局将乌克兰局势类比为某种特定情境,却未意识到这恰好映射出其战略判断的偏差。在克里米亚举行公投后,俄罗斯采取军事手段改变边界的行为,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而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部事务,台湾2300万民众中,有80%的祖籍可追溯到福建,这种根深蒂固的血缘联系,绝非外部力量所能轻易切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当局越是刻意强调某种立场,反而越凸显出其内在的不稳固。当前,全球范围内仅有12个小型国家与台湾维持着所谓的“外交关系”,且其中多数为太平洋上的岛屿国家,人口往往不足百万。
1662年,郑成功成功地将荷兰殖民者逐出台湾,使台湾重回祖国版图;1945年,台湾再次回归祖国怀抱。历史多次彰显,台湾与大陆紧密相连,命运相依。如今,某些势力试图分裂台湾的行为,与昔日美国第七舰队企图干涉、以及蒋介石集团鼓吹“台独”的举措何其雷同?然而,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中国大陆的经济规模已跃升至台湾的22倍,军事力量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福建舰航母战斗群在台湾海峡巡航,加之雷达系统全面覆盖台湾岛,任何分裂国家的举动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毛宁指出,这不仅是政治上的明确表态,更是代表了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从荷兰殖民统治到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再到美国的干涉以及民进党的分裂行径,历史进程中的逆流终将被时代洪流所淘汰。当台湾当局滥用民众税款在海外进行政治贿赂时,台湾的年轻人正积极在大陆寻求发展机遇。而当“台独”分子大肆鼓吹分裂言论时,全球已有180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历经七十六载的统合之旅,终将在民族兴盛的道路上迎来其终结篇章。台湾回归的方向,从未指向华盛顿或东京,而是指向海峡另一边那无数家庭温暖的灯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