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孝子得宝珠,化身欲成龙

蒙蒙小宠宠 2024-11-24 09:33:12

传说在大清河岸边,住着一位姓刘的地主和许多贫困的村民。在这些村民中,有一对母子尤其孤苦无依。母亲王氏因为失去丈夫哭泣至失明,儿子二宝又太小,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刘地主极不愿意雇佣这母子二人,但经过王氏的多次跪地求情,才勉强雇了二宝来放牛割草。

春天和夏天,野草长得还算茂盛,割草比较容易。可是一到冬天,那就真的苦了二宝。到处都是枯草干土,往往忙活一整天,割的草依旧不够牛吃。

这一天,二宝依然出去割草。由于实在太累了,就靠着一棵大树睡着了。等他醒过来,太阳已经下山了,可是草还没割到一捆,娃急得满头大汗。这没有草就换不到那可怜的一小把米,今天该拿什么回家给母亲做饭呢?母亲这不是要挨饿了吗?

正在着急的时候,一回头他发现了居然有一丛草,长得非常茂盛。二宝犹如见到救命丹药似的奔过去,没挥舞几下镰刀,就装了满满的一背篓的草。

这草真好啊,要是每天都能让我找到这么一丛青草就好了,二宝边走边想。

第二天,二宝放牛再一次经过那棵大树,发现昨天刚割过的那丛草,居然又长得一样茂盛了。这简直太奇怪了,哪有草长得这么快的呀。二宝也没有多想,兴许是自己昨天睡得迷迷糊糊的,记错了地方。有草就割,不一会儿又割了满满的一背篓。

第三天二宝多了个心眼,看看究竟是自己眼花,还是真有这样一丛神奇的野草。没错,就是那棵树,就是那丛草。等二宝看到自己昨天只剩下一点贴地的草,今天又是半人高的野草的时候,彻底傻眼了。冬天里有如此茂盛的草,就已经很奇怪了,更何况这草一夜能长半人多高。

这一定是仙草啊,二宝心想。既然如此,我把草移到家里附近种,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照顾瞎眼的母亲了。于是他先把背篓装满了,背回地主家,然后再来挖草根,准备移植到家里。

等二宝把整个草丛挖起来的时候,看到底下有一枚鸽子蛋大小的宝珠。二宝断定,就是这颗宝珠,让这丛草能一夜之间长半人多高的。他将宝珠拾起来握在手里,透过手掌都能看到宝珠的光芒。

二宝回到家,将这几天割草和挖到宝珠的事情告诉了母亲。母子俩寻思着,既然这宝珠能一夜使草长得这么茂盛,如果放在米缸里的话,是不是米也能长起来呢?

二宝立刻跑去揭开米缸,缸里只有几粒小碎米,也不知宝珠是否能使这几颗碎米变成满满的一缸。二宝想着,把宝珠放进了米缸。

第二天一起床,二宝就跑去看米缸,揭开盖子一看,“呵”,米缸里真的装了满满的一缸白花花的大米。母子俩欢呼雀跃,这真是一颗神奇的宝珠,以后再也不用愁吃饭的问题了呀。宝珠放在米缸里,米缸每天都是满满的。

于是,母子二人在取之不竭的缸里舀出米来,送给邻居们吃,渐渐地,大家都知道二宝家里有这件宝贝,就出主意说你们试一试,把铜板和宝珠放在一块,肯定也能变出很多钱来。

二宝真的就把一个铜板和宝珠放在了一个盆里,第二天早上再一看,真就满满的一盆铜板。二宝富起来了,自家盖起了新房,也不给地主放牛割草了,邻居们受着母子二人的周济,感激不尽,日子和和美美的过着。

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刘地主知道二宝家有这样一件宝物,于是带着家丁气势汹汹来到二宝家,想逼他交出宝珠,占为己有。二宝见势不妙,冲进屋内,将宝珠从米缸里掏出来,直接吞到肚子里去了。宝珠进了二宝的肚子,透过肚皮也能隐隐看到宝珠闪着光亮。刘地主想抓住二宝破肚取珠,可是二宝这个时候变得力大无比,随手一抓一扔,就把刘地主和家丁们扔出了门外。

二宝眼睛都红了,好像受着极大的痛苦一样,跑到王氏面前说:“妈,我口渴我要喝水。”王氏摸着二宝的手,像高烧一样烫的厉害,马上给二宝舀了一碗水。

二宝一口就喝下去了,接着是第二碗第三碗。王氏见二宝渴成这样,就说:“要不你就趴在水缸里喝吧。”

二宝听母亲这么说,真的就趴到水缸上,直接把头埋在水缸里喝起水来,一缸水片刻就被二宝喝得干干净净。

。母子俩来到河边,二宝更觉得渴了,于是催促道:“妈,你快点抓住我的腿,我渴。”王氏摸索着使劲抓住二宝的左腿,大半个身子就趴下了河。

突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瞬间倾盆大雨就下来了,二宝还是趴在河里喝着水,只见那河水水位一直往下降。

王氏感到异常了,叫着二宝你还没喝够啊?二宝只顾喝水,根本不理会母亲。

这个时候又一道闪电劈过,二宝一抬头,发现除了母亲抓住的那条腿还是人腿以外,自己整个身子变成了一条龙。这个时候,龙尾轻轻一摆,就跳到河里了。

王氏哭叫着二宝,你不会变成孽龙了吧,不要我这个瞎眼的妈了?

这条龙本来已经顺着河水往外游走,听到母亲的叫喊,频频回头看母亲,可是河水汹涌,离母亲越来越远。龙就这样走了,他一共回头了24次,每次回头,河底就形成了一个河滩,河滩的样子就像回头遥望的姿势。

二宝舍不得母亲,于是他留下了24个河滩。后来人们就称这河滩叫望娘滩了。

自从二宝变成龙随河水消失之后,清河边上的百姓就再也没受到旱灾的祸害了,大家都说那是二宝变的那条龙,在暗中保佑住在清河边上的母亲。

大家都念母子二人的好,所以轮流为老太太养老送终,得享天年。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