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程童美现在已经是美股上市公司达内培训的主体公司了,按道理已经成为主营业务来源。很多会员或者家长在购买课程时,都被这些个金光闪闪的招牌给笼罩住了。但是谁又能知道,现在达内教育市值也仅仅只有570万美元,而且也被美证监会威胁,时刻都有可能被勒令退市,之后公司价值有可能一文不值。
在童程童美忽然失联之后,家长们紧急盘点手中的预付卡充值额,发现一般都是万元之上,有的家长甚至在各种营销活动中迷失了自己,卡内的充值余额还有8万元。但是就在去年12月,已经出现一些劳资负面纠纷传闻时,童程童美还在全国大范围的做了营销,让家长加速充值,继续圈钱。
现在不但学员有点懵,家长也懵了,在里面工作的营销人员和老师也懵了,因为明确告知工资有可能不会结算,他们也变成了受害者。那么应该去找哪些主管部门,去找有关部门会有什么用?到底如何拿回自己的充值额?看到之前发生的各类培训机构关门跑路的事件,大多数还是以民事纠纷来处理的,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兮!
那么回溯童程童美失联事件,其中凸显了预付卡管理缺失的问题。其实在2012年商务部发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和央行文件中,已经明确认定,现在商家发布的各类充值卡都属于预付卡,需要接受央行支付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资金还需要在银行开设单独的存管账户。
截止现在,民众在消费活动中,遇到了太多商家各种形式的预付卡了,餐厅的充值活动、发廊的会员卡,培训机构的预付课程费等等。但是又有几家去主管部门备案了?又有几家去银行开设单独资金存管账户了?而且有着明文规定:“单张记名卡限额不得超过5000元”,又有几家遵守了?但是这些商家受到警告了吗?被行政处罚了吗?被纠正违规行为了吗?
那么遇到童程童美失联之后,民众应该如何应对呢?有着三点建议:
1.积极向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举报,要求他们介入,行政手段要求他们不再失联,履行责任。
2.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及时向消协组织或有关部门投诉,并且协调让检察院介入,是否构成涉嫌欺诈,用法律手段迫使幕后老板出面,这方面是有着成功案例的。
3.在失联前一个月,还组织大规模营销,这一点是涉嫌构成公司诈骗罪的,提请警方介入,进行刑事立案。控制相关嫌疑人和营销人员,顺藤摸瓜,有可能是可以抓住实控人,那么问题解决就能提速了。
当然,再次对家长和民众讲述:不要去购买大额课程,不要往会员卡里充大额金额!这是多少培训的会员得到的血汗经验,但是有多少家长或者会员能够守住,结果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出事和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