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铁血长津湖》系列的第40个故事!
1950年12月1日下午,阻击美7师北极熊团的志愿军242团2营5连全部冻死在1221高地后,营长谢德仲第一时间电话报告了团长丁亚。
丁亚顿时眼前一阵发黑,直到谢德仲大声说:“团长,鬼子上来了,全线出击吧!”
此时,数不清的F4U海盗机开始超低空压制4连、6连,如果这个时候出击,势必导致更加严重的伤亡。
团参谋长孙宝珍交待谢德仲,敌人拥有压到性的火力,千万不能轻敌和蛮干,2营立即收缩,等敌人全部进入近距离火力范围,敌机不敢投弹掩护,再来个突然袭击。
丁亚不放心已经火冒三丈的谢德仲,于是抢过电话反复交待说:“一定让敌人靠近了再打,先集中火力杀伤,尔后再用步兵出击,3营将配合你们2营行动。”
谢德仲强压着失去整个5连的怒火,直到美军进入了有效射程内,这才亲自打出了代表攻击的两发信号烟弹。
顿时,4连、6连的机枪、步枪、手榴弹同时射向公路,惊魂未定的美军四处躲避,伤兵也纷纷跳下了汽车。
突然,美机又贴着山脊开始了疯狂俯冲扫射。这时,只有近距离接敌,美机才会失去作用。
谢德仲又是两发信号烟弹,4连、6连的战士们一跃而起,顺着山坡扑向了公路,远则开枪,近则拼刺刀,美机和自行火炮彻底失灵了。

攻击中的志愿军
一时间,美7师北极熊团的先头C连岌岌可危。
危急时刻,接替指挥北极熊团的费思中校赶了上来。
费思中校曾任国民党军队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副官,是朝鲜东线美国第10军少有的中国通,十分熟悉解放军的攻防战术。
如果没有已经成了累赘的伤兵车队,步炮和步空协调不出3分钟的美军,早已经撤进下碣隅里了。但长津湖战役没有如果,志愿军是这样,美军更是如此。
来到1221高地前的费思,立即命令M-19自行火炮和半履带装甲车实施火力拦截,掩护先头的C连与谢德仲指挥的242团2营脱离接触,后撤到200米以外的公路上,等飞机压制住2营4连、6连的攻击,再沿公路直接攻击1221高地马鞍部的3营。
不一会儿,几十架F4U海盗机来临,一顿超低空狂轰猛射,硬硬压住了242团2营原来一边倒的攻击,北极熊团的灭顶之灾又一次悄然过去。
此时的北极熊团,虽然一时摆脱了险境,但后有志愿军238团、239团、240团、241 团的追击,前有242团凭借有利地形的阻截,西边是冰雪茫茫的长津湖,东边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唯一选择只能是继续向南突围。
当天最后一轮飞机轰炸过后,费思指挥先头的3C连,沿着公路朝1221高地马鞍部发起了冒死攻击,而位置最靠前的242团3营7连首当其冲。
眼见先头美军接近了山鞍部,配属7连的3机连机枪手李斌跑向路障,用一挺机枪死死卡住了通道,这招来了美军冰雹般的火力。
几分钟后,机枪副射手、弹药手相继牺牲,美军C连近百名士兵也冲到了眼前。
此时,火力一旦中断,公路将瞬间被冲开,整个1221高地再也无险可守。
李斌右手扣住扳机,左手压子弹,猛烈的射击分秒未停。紧急关头,又有几名战士赶来增援,处在半坡位置的美军伤亡惨重,只好又退回了1221高地前。
费思见公路被死死封住,更加意识到必须在天黑之前拿下马鞍部,否则部队只有从长津湖面撤离,而这对于500多名无法行走的伤兵来说,无疑等于自杀。
想到这里,费思立即命令掩护左右的两个连加入攻击,因为一旦拿下了马鞍部,随后的公路隘口将顷刻丢失。为了加强攻击力,费思又将仅剩下的一辆M19自动火炮装甲车调了上去。
M19自动火炮装甲车一马当先,后面一名头缠绷带的美军军官手持瞄准标杆,一边目测炮击数据,一边吆喝着士兵紧跟炮车前冲锋。

突围中的美军
此时,几乎失去战斗力的2营4连、6连,正在1221高地北侧重新集结,阻击任务再次落到了正面的3营7连长史福高身上。
史福高原是3营9连长,因为28日连续打掉了3辆坦克,成了242团打坦克的专家。
好刀用在刀刃上。早在上午紧急调整战术时,团长丁亚已经将史福高调到了3营最前沿的7连任连长,命令他专打美军的坦克。
M19自动火炮装甲车看似坦克,其实其载弹量和机动炮击速度超过了当时的任何坦克。
史福高十分清楚,如果不打掉这辆自行火炮装甲车,仅有机枪重火力的7连,根本无法挡住突围的美军。
史福高观察了一会儿,当即判断,击毁M-19自动火炮装甲车只有一次机会,一旦攻击失败引起美军警觉,将很难再捕捉到有利的时机了。
于是,史福高亲自担任爆破组长,带领3名战士前出埋伏。同时,命令1排长逢松月组织10几名战士,用全部火力吸引敌驾驶员的注意力。
眼看M19自动火炮装甲车靠近了10米的距离,美军步兵又一时没跟上来,史福高和3战士一跃而起,刮风般地从两侧扑了上去,将4个5公斤的炸药包塞进了履带。
四声巨响过后,M19自动火炮装甲车瘫痪冒烟的同时,史福高的左肩也被乱飞的铁片击伤。
这时,美军步兵也冲了过来,史福高和3名爆破手又急忙打出了所有的手榴弹,一时迟滞了美军步兵的攻击。
1排长逢松月见状,带领战士迅即冲到了公路上,史福高忍着伤痛带领战士对美步兵发起了攻击。
打退美军步兵之际,史福高又一次负伤,子弹击穿了他的腹部,两名战士将他抬进了临近的一个山洞里。
这时,美军步兵又开始了第二次进攻。
一阵阵猛烈的枪声,惊醒了昏迷中的史福高。意识到美军又要反击了,史福高咬紧牙关爬到了阵地前。
等美军快靠近了,史福高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握着驳壳枪,起身大声喊道:“拼命的时候到了,坚决打退敌人!”
1排长逢松月赶紧扶住史福高,情绪激动地说:“人在阵地在,死也要打退鬼子!!”
“打!”史福高吃力地打出几发子弹后,第三次中弹倒地,当场牺牲在血泊中。
见身边的连长牺牲了,逢松月高喊一声:“为连长报仇,狠狠地打!”
见自己的冲锋枪打坏了,逢松月又摸起了身边的一挺轻机枪,毫无遮盖地拼命射击。
深受感染的战士们子弹打光了,立即解下牺牲战友的子弹、手榴弹,激烈战斗15分钟后,再次将美军步兵打下了马鞍部。

攻击中的志愿军
此时,团长丁亚已经移动到了7连的不远处,而要真正掌握敌我攻防态势,必须靠到二百米左右的距离。
长津湖战役打响之前,9兵团下了一道命令,如果是攻坚或追击战,团指挥位置离前沿不得少于1公里;而如果是阻击战,团指挥位置离前沿不得少于1.5公里。
可阵地上的战士们都打成那个样子,丁亚就不管贴身警卫员陈纪兴那一套了。
陈纪兴山东潍县(今潍坊寒亭区)人,参军时还没有一支步枪高,先是在242团当通讯员,后来练好了枪法,就当了丁亚的警卫员。
起初,丁亚给陈纪兴做工作,说:“命令归命令,可看不清一线情况,我怎么指挥战斗呢?”
陈纪兴架着身子说:“这可不行,如果团长有个三长两短,我掉了脑袋也换不回来!”
可仅有17岁的陈纪兴没丁亚力气大,拉不住后,只有护着团长去前沿。
等隐蔽靠近了一线,一阵子弹迎面扫来,陈纪兴一把将丁亚推倒在雪坡上。
这时,美军的炮火十分猛烈,而趴在雪坡后面又看不清前方,丁亚于是直起腰来端着望远镜观察。
突然,一发迫击炮弹鸣叫着当头打来,陈纪兴猛劲将丁亚推进身后的一个炮弹坑里。
丁亚生气地大声吼道:“你干什么?”
陈纪兴顾不上解释,又一下子扑到了团长身上。
一声巨响,炮弹在七八米远的地方炸响,陈纪兴的棉衣棉裤当即被弹片击穿了几个窟窿,幸好没有受伤。
明白过来的丁亚,推开陈纪兴又爬到了雪坡后,直到完全看清了前方的情形才返了回去。

攻击中的志愿军
12月1日傍晚,1221高地前的公路上又是一片嘈杂的呼喊声。
原来,费思又集结兵力继续攻击马鞍部的路障,而防守在那里的机枪手李斌右等人,除了不多的步枪子弹,就是可以滚落的枕木和石头了。
这时,丁亚紧急调来的3营8连赶到,立即接替了马鞍部的防御。
8连长王福宝见控制了路障阵地,命令2 排沿着山根实施侧翼突击。
已经冻掉了耳朵和几个脚指头的2 排长黄仁德,第一个顺着山根出击不久,一梭子弹击穿了他的右臂,将其腰眼打出了一个血洞。
黄仁德用左手捂住流血的伤口时,连长王福宝赶了上 来:“怎么样,伤得厉害吧?”
黄仁德咬着牙说:“不要紧!连长你别管我,赶紧去指挥部队!”
躺在雪地上的黄仁德,浑身直哆嗦,只觉得离死不远了。
这时,后续攻击的8连文化教员黄国恩发现了黄仁德, 正要为其包扎时,黄仁德却拒绝了:“不要管五我,赶紧去攻击敌人。”
黄国恩与黄仁德是山东蓬莱同乡,又都是大黄家村人,而且还长黄仁德一辈。所以黄仁德虽然是一排之长,但私下里管黄国恩叫“叔叔”。而现在自己的叔伯侄子负伤了,黄国恩岂能不管。
黄国恩撩开棉衣撕了一块衬衣布,先将黄仁德右臂伤口包上,又撕下一块大一点的衬衣布包扎腰部的伤口。但黄仁德的腰粗,衬衣布不够长,于是黄国恩又解开了黄仁德的腰带,将棉裤朝上一提,这才用腰带勒住了伤口。
包扎后的黄国恩执意要将黄仁德背下去,黄仁德又拒绝了,说:“国恩叔,你快去打敌人吧!连长也冲上去了!”
黄国恩临走时,叮嘱黄仁德:“你坚持一会儿,打退了敌人我马上回来。”
不出几分钟,黄仁德流血的伤口冻住了。发现自己有了些许力气后,原本一心等死的黄仁德,开始一步一步地挪下了阵地。
而此时的黄国恩,还有连长王福宝,早已牺牲在了美军的火力之下。
这时的费思,见打退了侧翼攻击的7连2排,又让联络官喊来一架夜航机。等凝固汽油弹将路障悉数炸毁后,这才带人开始继续攻击1221高地的马鞍部。
丁亚发现这个情形后,急命陈纪兴去通知92步炮连赶紧开炮。
而此时,92步炮连已经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奉命下阵地运弹药的任玉祥和另外9名炮手,才刚攀爬到了92步兵炮阵地的山腰。
92步炮的炮弹,一箱三发,每发20多斤,任玉祥和9名炮手每人一箱,60多斤的负重,又是雪地里爬坡,再加上夜航机不时轰炸,速度自然快不起来。
走在最前面的任玉祥,刚急速跑过一个路口,突然听到后面一阵爆炸声,于是赶紧卧倒在地。
等爆炸过后,任玉祥又爬起来赶路,可走了几步发觉不对劲,后边没有一个人跟上来。等返回去找人时,只看见了黑乎乎几个大弹坑。
任玉祥接连喊了几声“班长?副班长……”,直至将另外7名战友的名字都喊了一边,见还是没人回应,这才知道他们已经被飞机炸弹炸没了。
备感孤独与恐惧的任玉祥,不仅牙齿冷得打颤,浑身上下打哆嗦,而且偏离了方向又回到了山脚处。
担心走到敌人阵地的任玉祥,突然被一阵电话铃声吓了一跳。
悄悄凑过去一听,打电话的人说的是中国话,原来是步兵的一个指挥所。
等指挥所派人将其任玉祥送到了炮兵阵地,除了一名留守的战士,其他人早已经下山加入了步兵的战斗。

攻击中的志愿军
战斗到此时,防守1221高地的2营、3营,虽然给突围的北极熊团以严重伤亡,但3营副营长韩立友和14名连长、指导员先后牺牲,战斗力只剩下不到2个连了。
可242团只能咬着牙抗住,因为稍一松懈,歼灭北极熊团的计划就会泡汤。
丁亚立即合并2营、3营建制,将每个营编成1个连,营长、教导员下去任连长和指导员,由团参谋长孙宝珍统一指挥,准备短暂休整过后继续战斗。
同时,丁亚也将指挥位置南移到了原来的赤浦洞的团指挥所。
等陈纪兴护着丁亚赶到赤浦洞时,团指挥所里仅有政委方立凡和一名参谋,连警卫员也被派出去保护通往1营的电话线了。
方立凡对着地图告诉丁亚,1营已经回撤到后浦北侧,那里除了一座废弃的铁路桥,仅有一座公路石板桥,这里将是消灭北极熊团的最后战场。
丁亚要通了1营的电话,反复交代营长鞠学政:
“敌人很有可能突破1221高地,现在能不能放倒北极熊团,就看你1营了!敌人的汽车多,不能忽视,但夜里它不敢开灯,组织火力先击毁前头的,公路一旦堵住,后边的车辆就会瘫痪!”
掐头去尾打中间,鞠学政十分熟悉这一战术,于是回答说:“请团长放心,1营保证不放过敌人一辆车!”
这时,81师参谋长王景昆和政治部主任陶唐,也来到了242团指挥所。
王景昆简要报了目前的战况,说新兴里的敌人已全部肃清,只剩下逃跑的这一股敌人了,兵团和军师首长都关心这里的战斗,派他们两个来,就是要242团彻底消灭北极熊团。
还没等丁亚吭声,师长孙端夫的电话又到了:“堵住最后这股敌人,242团有把握没有?”
丁亚急忙将此前部署作了汇报,孙端夫又交待说:“为了彻底打垮北极熊团,军首长将派243团支援你们,问题的关键是你们242团能否将这股残敌堵住,最后全歼?”
丁亚迅速将军师首长的指示传达下去,并电令参谋长孙宝珍组织2营、3营趁夜出击,延迟美军南进,同时命令1营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挡住即将来临的美军。
此时242团2营、3营,已经分不清一线二线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朝1221高地急奔。

紧急增援一线阵地的志愿军
一位姓彭的机炮连副连长,带领一个班下阵地去弹药点扛迫击炮弹,而后勤部队还没有将炮弹运上来,一发炮弹没有等着,却遇到了急着上前线的一个炊事班。
彭副连长于是留下战士等炮弹,自己带上这个炊事班返回前线参加战斗。
快靠近阵地时,彭副连长考虑炊事班没有战斗经验,于是命令他们先原地隐蔽,自己换上一双事前缴获的美军皮靴,然后再带领他们上阵地战斗。
可刚换上崭新的皮靴,还没等起身,不料,炊事班带的一只铁皮油桶反光,发现目标的夜航机一个俯冲,紧接着一排机关炮落地,将彭副连长的双腿齐刷刷地打断。
令人惊奇的是,彭副连长的断腿处竟没有流血,原来,他的双腿早已冻得发黑了。
没有伤及别处的彭副连长,也知不知道疼,一个劲地喊炊事班:“前进,前进!”
炊事班班长赶紧跑过来,说:“副连长,我背你下阵地吧!”
彭副连长挥手说道:“不要管我,前进!”
炊事班班长带领战士出发后,彭副连长又用双手朝阵地的方向爬去。
等一名卫生员发现后,彭副连长已经爬出了100多米的距离。
所幸的是,这位英雄的彭副连长活了下来。
(文字源自本人书稿《铁血长津湖》,媒体转载须经同意,侵权必究。)
┃戈未央:抗战流亡学生子弟,长津湖战役烈士后人,非虚构领域作家;代表作《踏不灭的薪火》,被国家图书馆永久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