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动力电池的技术边界,在这一天觉醒。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在其首个超级科技日上,一口气推出3款突破技术边界的创新电池产品——钠新电池、骁遥双核电池和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如果说第二代神行电池是在纵向上实现了产品性能边界的突破,那么,钠新电池则是在横向上突破了基础材料体系的科学边界;而最重磅的骁遥双核电池,则是在材料体系突破、架构突破的基础上,突破了过去单一化学体系的性能局限,以“全场景六边形战士”的姿态,重新定义了动力电池的未来方向,被行业称为“动力电池终极解决方案”。
对用户而言,它是“全场景六边形战士”,开启真正以用户需求定义产品的时代;
对车企而言,它是“产品定义的魔法盒”,释放了无限的车型创新空间;
对行业而言,它是动力电池多核时代的起点,标志着动力电池从单一材料竞争走向多元体系协同的新征程。

从单核到双核,再到未来的多核,宁德时代让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正如手机和电脑从单核走向多核带来更强大的功能体验,宁德时代将动力电池推入多核时代,将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钠电入局,让多核成为可能
钠新电池的突破,为多核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钠离子电池是动力电池行业研究的方向之一。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具有易开采、天然低成本、不受地缘政治风险影响等优势。国家政策大力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开发,但囿于能量密度、寿命、安全、循环等问题,一直未能迎来商业化突破。
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就发布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推动钠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同时,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另辟蹊径,开发了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不过,彼时对比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商业化仍有局限性。
此次发布钠新电池,标志着宁德时代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能量密度创全球钠电最高水平,达到175Wh/kg;在-40℃的环境下,仍有90%的可用电量。简而言之,即性能比肩锂电池,低温性能远远优于锂电池。

钠新电池的突破,为骁遥双核电池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骁遥双核电池创新采用独特的双核架构,在一块电池包内,分别划分独立的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允许在两个能量区中,放置不同化学体系或技术路线的电芯,从而实现材料和技术的多元化组合。
在主能量区,可根据日常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电芯。
例如,钠电池具有出色的低温性能,成为解决电车在寒冷地区使用难题的首选;而磷酸铁锂电池则以低成本优势,满足日常通勤的经济需求。
同时,在增程能量区中,放置能量密度更高的自生成负极技术所生产的电池,作为备用能量包,满足用户长续航需求。
这种双核架构,能实现不同化学体系电芯的优势互补,满足消费者在续航、寿命、温度适应性、稳定性、充电倍率和功率等多方面需求,实现性能的“六边形”全能。

骁遥双核电池的副能量区,应用了一项颠覆性的技术——自生成负极技术。这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
它让元素以金属的形式沉积在集流体上,代替传统的石墨负极材料,实现能量密度的跃升。

钠新电池在低温和成本方面的优势,结合自生成负极技术提升的能量密度,让骁遥双核电池在全场景应用中更具竞争力。

结构创新,打破行业困局
在骁遥双核电池诞生之前,传统电池技术普遍采用单一的化学体系路线,如磷酸铁锂或三元锂。不同厂家在这些单一体系上不断内卷,追求单项参数的极致,如提升速度、续航和寿命等。
然而,这种过度追求单项冠军的做法,逐渐偏离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例如,有的车型续航高达近1000公里,有的电池寿命做到比车辆本身还长,有的充电速度做到10C,但消费者在实际使用中并非必需。基于这种思路打造的汽车产品过分同质化,缺乏惊喜。
最关键的是,单一化学体系电池存在难以克服的短板:磷酸铁锂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在低温环境下性能不佳;三元锂虽然能量密度较高,但在高温时稳定性不如磷酸铁锂,且成本较高等。
这些短板严重影响了电车的整体性能和市场渗透率,迫使电车只能与燃油车在市场份额上长期处于胶着状态,渗透率波动,难以突破性增长。

主机厂虽深知消费者的需求痛点,却被电池技术限制,束手束脚。
在做产品定义时,那些产品经理只能在有限的电池空间和成本范围内,选择单一化学体系长短板的电池,无法完全基于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去打造完美产品,这进一步阻碍了电车市场的发展。
如今,骁遥双核电池来了,它一举打破这种行业困局。
首先,消费者能买到更具性价比的全能车型。
骁遥双核电池,让新能源汽车没有了过去单一化学元素电池带来的短板困扰,以“六边形全能”的高性价比,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个性需求。同时,让定制化成为现实,消费者在续航、寿命、安全、快充等方面无需妥协,总有一款电池能满足需求。
其次,主机厂定义产品更加灵活自由。
通过跨化学体系的双核解决方案,主机厂可针对10万元级经济型车、30万元级高端车型、越野专用车等不同定位,定制化设计电池方案。
由此,主机厂获得了更大的产品定义空间,能彻底放开手脚,更好地结合自身对消费者的理解,打造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产品。

此外,骁遥双核电池还为智能辅助驾驶发展提供了安全底座。
宁德时代的双核架构,具备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管理双核和施工安全防护双核等五大功能,全方位保障电池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在高阶智能驾驶逐渐普及的当下,该架构能为L3、L4级智能驾驶提供稳定可靠的功能支持。
比如,当电池系统中某一“核”出现过热等异常情况时,BMS系统在毫秒级时间内,实现主能量区和增程能量区之间的动力切换。
相比传统电池行业两到三秒的切换时间,骁遥双核电池将失控距离压缩到30毫秒,从而帮助新能源汽车从容应对行驶中的突发情况,大大增强了整车稳定性和安全性。
行业内大多基于单一化学体系的技术路线,而宁德时代在多种化学体系技术路线研发上积累深厚,拥有独有的BMS管理算法和大模型数据,能更好地管理双核及多核电池,这是其它仅专注于单一电池结构厂商不具备的优势。
在帮宁工作室看来,骁遥双核电池推动行业重新理解“用户价值”——真正的技术创新,不应是单项性能极端突破,而是基于真实场景的需求整合。这也是宁德时代的愿望——希望将动力电池从参数推动阶段带入需求引领阶段,为用户创造更大价值。

宁德时代推出的骁遥双核电池,让动力电池真正成为场景适配的智慧能量体,让新能源汽车彻底显现超越燃油车的全场景优势。它让无短板、无妥协的动力电池,成为用户人人平等的权利;让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多元技术协同共生的多核理念,驱动新商业文明。
骁遥双核拉开了动力电池多核时代的大幕。从此,车企可以更自由地造车,用户的个性需求都能得到尊重,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