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堕落,是从贬低文科开始的,当前社会浮躁,精神类疾病频发,权威统计称,我国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少则千万人,而早年大学心理学系不知被取消了多少,导致现在心理医生奇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个硬道理横行数十载,迟早我们会付出代价。
单从培养人才上说,会培养出如钱里群所称的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讲数理化,只讲成功学,所谓的“10分干掉一操场”,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现实版。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便一时成功,也难以久远,或者说,纵使在个体意义上成功,但在社会范围内,可能是有害的,就像社会学家韦伯所称的“没有灵魂的”的专家。未来的时代,真正的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四个能力
沟通能力。清华大学2018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必须上一门必修课写作与沟通。在美国,所有大学的新生,无一例外,必须学“大学语文”(大学写作/公众演讲/修辞学)。美国大学要求新生每周阅读经典书籍,写读书报告,期末要当着全体老师和同学的面进行一场演讲。你的演讲内容是否具有思想内涵?能否引起听众的思考、分析、质疑甚至探索的欲望?演讲者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甚或体态语言,是否引人入胜?其语音语调,是否抑扬顿挫?·……所有这些都意在训练一个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不止于说话、写文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与什么社会身份的人,还有就什么话题,什么州什么语言,进行有效得体谈话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要掌握两个关键词,质与求证。
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对于任何主张包括权咸的主张,都要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透过现象看本质。
合作。现在很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但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于人群之中,将来有一天同学们走出校门,就有可能与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不论对方是何种文化背景、有哪些风俗习惯,都应和衷共济,求同存异,通力协作。
创造力与创新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引孳,各行各业的领先者,其肌体内一定深植着创新的基因。《易经》有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身处变动不居的时代,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避免后来者、竞争者弯道超车、一骑绝尘的局面。
除了以上的几种能力,你还需要具备一种核心素质一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是打造“全球胜任力”的前提。想成为英语达人、想在一流刊物发表论文,都离不开自律能力。
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创意和愿景,缺的是说到做到、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