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款奇骏能否成为日产中国市场的“救星”?
近日,一则关于日产奇骏的消息在汽车爱好者圈子里炸开了锅:2026年中期,改款奇骏计划首发亮相,最早同年年底或2027年初就能上市,国产改款奇骏更有望在2026年底前就和咱们见面了。这消息听着挺让人兴奋的,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冒了出来: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成绩这几年一直不太理想,就拿2024年来说,10月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销量才6.12万辆,同比下滑16.51%,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同比下滑94%,在这种情况下,改款奇骏真能成为日产在中国市场的“救星”吗?
咱先来说说这2026款奇骏的外观。这外观设计变化可真是不小啊,采用全新的设计风格,前格栅内部变成横幅式布局,那中央的黑色饰板大得有点显眼,把格栅原本的空间都压缩了,造型看起来不规则却很独特,就像给奇骏换个了个特别的“脸”。那大灯的分体式设计也很新颖,LED日行灯像一双犀利的眼睛,远近光大灯和导流槽集成在一起,这种设计让人看了就很新鲜。底部宽大的散热口熏黑处理后,那运动感一下就上来了,就好像是给奇骏加了个“运动装备”。再看车身侧面,大量硬朗线条让它看起来力量感十足,就像个强壮的运动员,车窗和车顶黑化处理后的双色车身视觉效果很棒,时尚动感。腰线分段式设计还带点隆起,配上五辐式铝合金轮毂,那韵味更足了。车尾的贯穿式尾灯是潮流元素,黑色后包围集成双边排气管装饰件和银色护板,层次感丰富,辨识度超高的。外观整体在保留家族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在我看来,这对于追求个性化和运动感的消费者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内饰方面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新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再加上全液晶仪表和悬浮式中控屏,科技感扑面而来,各种信息和功能一眼就能看明白。空调面板保留多功能按键,这对习惯了实体按键操作的消费者来说,那可太友好了,不用在屏幕上划来划去找功能了。挡杆区域的木纹装饰板一装,质感提升了不说,还让内饰显得高档、温馨。这内饰设计既注重豪华感又有实用性,我觉得挺实在的。
动力系统更是给人提供了不少选择。1.5T三缸和1.5T e - Power动力系统已经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受众,新加入的和三菱欧蓝德同款的2.4L四缸插电式混合动力引擎可就更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更值得期待的是可能推出的纯电动版车型,要是真有,那单电机、双电机车型可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这就能满足不同消费者在环保和动力方面的需求。这动力系统就像给奇骏装上了“多面手”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的“战场”。
日产以前在中国市场那可是风光过啊,年销量将近百万辆,轩逸、天籁、奇骏都深得消费者喜爱。可现在怎么就不行了呢?一是新能源转型太慢了。现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日产在这方面就像个后知后觉的人,就出了个Ariya纯电SUV,月销量才1000辆左右,和国内那些新能源品牌比起来,产品和市场表现都不行。像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国内品牌,新能源汽车又多技术又好,市场份额都被它们抢了不少。二是产品更新换代太慢。别的品牌车一个接一个推陈出新,日产就慢悠悠的,车老是不更新,消费者看久了就会腻,而且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新技术、新配置的渴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这就相当于把自己的竞争力慢慢削弱了。三是品牌形象老化了,现在年轻消费者在市场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年轻消费者注重科技感、智能化和个性化,日产在这些方面表现不够好,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不足。
面对这些困境,日产也没闲着,也在想办法自救。像计划加速“瘦身”和转型,到2026财年专门面向中国市场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还打算大幅缩短汽车开发时间提升竞争力。从新款奇骏的信息来看,确实是在积极改变。
不过日产想在中国市场重新站稳脚跟,困难也不少。在新能源领域,前面有特斯拉这个国际巨头,后面还有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国内品牌的围追堵截,这些品牌在技术、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燃油车领域也要和大众、丰田、本田等品牌竞争。
我觉得吧,日产光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和新能源转型还不行,品牌建设也得跟上。要把品牌形象提升起来,特别是吸引年轻消费者。比如推出更有个性、更科技感的产品,再搞点多元化的营销活动。再就是和中国本土供应商、科技企业合作,毕竟中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可有不少优势资源,借助这些提升产品竞争力才是正道。
新款日产奇骏的到来就像给日产在中国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它未来的表现确实很值得期待。可日产要想真正重回巅峰,那在产品、技术、品牌等好多方面都得持续努力,还得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毕竟,“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日产要是想成功,就得抓住一切机会,好好发挥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