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以关税手段胁迫其他国家限制对华经贸合作,商务部回应来了

舰载武器杂志 2025-04-25 11:13:50

据中国商务部官网消息,针对外媒报道特朗普政府以关税豁免利诱他国限制对华贸易,商务部发言人表明中方坚决反对。这一事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国际关系博弈。

近期,特朗普政府对外透露,在后续对外谈判中附加特殊条件:他国若配合美国制裁中国,便可获得美方关税豁免。此举动意在拉拢多国,企图构建围堵中国的经贸联盟。美国这种行为,本质是打着“对等”旗号,在经贸领域蛮横推行霸权政治,实施单边霸凌行径。美国试图凭借自身经济影响力,迫使其他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将经贸问题过度政治化,严重违背国际贸易自由、公平原则。

从美国国内经济情况看,特朗普政府此举或因内部经济困境压力所致。近年来,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突出,国内部分产业竞争力下滑,就业市场面临挑战。美国政府期望借打压中国,为本国产业创造更多发展空间,缓解国内经济矛盾。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经济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负面效应。例如,美国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后,美国消费者需承担更高价格,生活成本上升,国内企业采购成本也随之增加,影响企业利润与市场竞争力。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这一霸凌行径,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明确回应,强调中国绝不接受此类不合理要求。若有国家为一时私利,损害中国利益向美国妥协,中国必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这彰显中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在国际贸易规则框架内,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应对外部不合理压力。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美国拉拢他国围堵中国的策略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众多国家在权衡利弊后,对美国提议持谨慎态度。以英国为例,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近期明确表态,英国应与中国建立更深层次伙伴关系,而非设置新障碍。她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英国与之切断接触是愚蠢之举,这代表本届英国政府态度。

中英在经济领域联系紧密,合作成果丰硕。中国是英国重要贸易伙伴,在双边贸易中,英国众多企业在中国市场获得广阔发展空间,大量英国商品与服务进入中国,为英国创造可观经济收益与就业岗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英国市场占有率突破10%,助力英国绿色交通转型。同时,因英国自欧盟进口汽车零部件关税成本上升,中国零部件成为维持英国汽车业竞争力关键因素。若英国跟随美国与中国“脱钩”,其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将遭受冲击,2030年禁售燃油车计划推进也将困难重重。

英国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资料图)

英国拒绝与中国“脱钩”,反映出国际社会部分国家对中美关系理性态度。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各国意识到合作共赢才是主流趋势,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难以为继。美国试图以关税豁免为诱饵,拉拢他国围堵中国,忽视各国经济利益多元化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现实。多数国家不愿为迎合美国,牺牲自身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利益。

除英国外,国际上其他国家也对美国贸易政策表示不同程度抵触。一些国家公开表示,国际贸易应遵循公平、自由原则,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背景下,各国更倾向于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而非卷入地缘政治纷争。

英国(资料图)

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地位重要。中国庞大市场规模、完备产业体系及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合作态度,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美国以霸凌手段围堵中国,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破坏全球经济秩序与稳定。

展望未来,尽管美国可能继续推行对华经贸限制政策,但随着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认识加深,以及各国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选择,美国围堵中国策略将愈发难以得逞。中国将在坚定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持续扩大开放,深化与各国经贸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

1 阅读:13

舰载武器杂志

简介:军事武器类自媒体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