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网援引《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近期表示想与中国进行谈判,这一举动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中美关系走向再度成为焦点。
特朗普在不同场合多次释放出想与中国谈判的信号。当地时间2025年4月23日,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爆料,特朗普再度表示,他正在考虑大幅削减对华关税,以缓解贸易紧张局势,他预计对华关税将大幅降低。此前一天,即4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声称“中美缓和关系即将到来”,随后特朗普称“关税不会高达145%”“将大幅下调中国关税”。在23日,特朗普还表示“145%的对华关税太高了,会大幅降低的,我会对中国很好的,中美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特朗普这些言论,似乎在传递其希望通过谈判缓和与中国经贸关系的意愿。
美国经济当前面临诸多困境,这或许是特朗普寻求谈判的重要因素。当地时间4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将放缓至1.8%,这一数值相较于1月预测值降低了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为显著。报告认为政策不确定性加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需求势头减弱是导致预期目标下调的主要原因。美国自身经济增长的放缓,或许促使特朗普试图通过与中国谈判,改善经贸关系,为美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特朗普(资料图)
此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委托牛津经济研究院完成的报告也指出,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未能实现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目标,不但没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反而降低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据估算,在峰值时美中贸易争端导致美国减少24.5万个工作岗位。
面对特朗普的表态以及美国方面的相关动态,中国外交部迅速作出回应。在4月2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对于美国发动的关税战,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不愿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一边说要同中方达成协议,一边不断搞极限施压,这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也行不通。这一番表态,清晰地表明了中国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和态度。
回顾中美贸易摩擦历程,可谓波折不断。美国多次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试图在贸易领域对中国形成压制。然而,中国始终坚决反击,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对两国经济产生影响,也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指出,全球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急剧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高度政策不确定性。
特朗普(资料图)
自2025年年初以来,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和关键行业宣布了多轮关税措施,最终在4月2日实施了几乎全面的关税。尽管目前部分原定加征的关税已被暂停,但这些措施与反制措施叠加,使美国及全球的关税水平升至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高点。贸易紧张局势的迅速升级,以及极高水平的政策不确定性,预计将对全球经济活动造成重大冲击。受此影响,全球贸易增长预计将在2025年下降1.5个百分点,预计2026年将出现小幅回升。
希腊前财长也曾分析,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对全球经济都带来了负面效应。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表达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看法,认为这种贸易摩擦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美国自身在这场贸易摩擦中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美国企业和民众因贸易摩擦叫苦不迭,美国的农业、制造业等多个领域都受到冲击。例如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大量农产品积压,农民收入受到影响。
对于未来中美关系走向,如果特朗普政府真心寻求谈判解决贸易问题,按照中国外交部提出的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对话,那么中美之间存在通过谈判达成一定协议的可能性。若谈判成功,将有助于缓解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对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特朗普(资料图)
根据美中贸委会委托牛津经济研究院完成的报告预测,如果美中两国逐步将平均关税税率降至12%左右,到2025年,美国经济将新增实际GDP1600亿美元,新增就业14.5万人,美国家庭的人均收入将增加460美元。而如果谈判失败,贸易摩擦持续甚至进一步升级,那么美国经济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全球经济也将承受更大压力。此前该报告也曾测算,如果美中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美国实际GDP在未来5年有可能减少1.6万亿美元,仅2022年就有可能减少73.2万个就业岗位,到2025年底,美国家庭的实际收入预计将减少约6400美元,还会永久性地降低美国GDP。
特朗普扬言与中国谈判这一事件背后,反映出美国经济困境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复杂性。未来中美关系走向何方,全球都在拭目以待,而中国将继续坚定地维护自身利益,以积极且审慎的态度应对各种可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