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五四”时期的好友刘半农曾经送给他一副对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托”是指19世纪中期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尼”是指德国文化评论家尼采。

刘半农对联的意思是说,鲁迅在思想上是服膺托尔斯泰和尼采的,而在文风方面则是崇尚魏晋嵇康等人率真、通脱的文字。这一点鲁迅自己也承认,并因此觉得刘半农是一个懂他的难得知己。
鲁迅自己也说过,早期的他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
他塑造的几个人物:

——没有父的阿Q,阿Q处于社会底层,连基本的物质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却将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用到极致;
——没有夫的祥林嫂,受尽霸凌却不知反抗,纵容了人性中的恶。
——打断腿的孔已己长衫,他是一名功名不遂的读书人,被世人尽情凉薄嘲讽。

——还有一个人物是小说《风波》里的九斤老太,口头禅是“一代不如一代”。她是保守守旧人物,作者在这里是隐喻儒学。小说约5300字,其中有七次重复“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
(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