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文化出土奇特石器,学者:这是解开红山文明灭亡之谜的钥匙

藏瓷识古历史 2024-04-05 19:02:46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距今5800年前后,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和西辽河流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源头。5000年前,红山文化突然消亡。西辽河流域出现了几百年的文化衰退。红山文化为何突然消亡?这是一个困惑学界至今的未解之谜。真知堂最近才找到了答案。

“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西辽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已经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

西辽河是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汇合处至东辽河汇合处之间的河流。

秦以前称辽水,在唐代称潢水。老哈河和西拉木伦河汇合后,形成干流始称西辽河。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西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是中国文明最发达的地区。著名的红山文化就在以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为中心的西拉木伦河之南的老哈河流域区域内。

红山文化以玉器文化著称于世。华夏民族号称龙的传人,最早的龙形玉器就出土于红山文化范围内。

西拉木伦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两个类型:一是以赤峰市红山为代表的红山类型;二是以巴林左旗富河沟门为代表的富河类型。后者一直没有被学术界重视。研究者极少。但真知堂发现,它可能就是红山文化的掘墓人。

从文明进程看,红山文化晚期率先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然后突然消亡。到了大约4000年前。此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迈入高级文明社会。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之间的小河沿文化则是从红山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之间的过渡阶段。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红山文化为什么在5000年前突然消失?这是一个至今未解之谜。

红山文化消亡之后,当地出现了一种叫做“小河沿文化”的类型。小河沿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乡得名。中心区域在老哈河流域。主要遗址有翁牛特旗的石棚山、敖汉旗的石羊石虎山,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

小河沿文化出土的这件特殊石器,其用途难以判断,更不用说名字了。学者看后,纷纷表示这种器物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这件石器其实分四个部分,分别是三颗野猪牙和一件类人形器。我们可以看到这件类人形器有手有脚。但手臂缺少前肢。头部则以挖空的倒三角形示意。整个胸腹部凸起一条棱形。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内蒙古通辽市南宝力皋图遗址出土的人形陶罐,距今年代大约4700-4800年。也是一个倒三角形构成的人脸。只不过这个陶罐上的人面,先民们捏制出了五官形象。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南宝力皋吐遗址位于科尔沁草原北部的内蒙古通辽扎鲁特旗,北倚大兴安岭,南望西辽河,东邻松嫩平原,西眺燕山山脉。距今年代下限和小河沿文化一样,都是4500年。

两地相距300多公里,驾车则有470公里路途。二者具有极为相似的文化因素。下面这件陶器也是南宝力皋图遗址出土文物。

石棚山位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座小山顶东南两面的向阳坡上。1977年发掘出新石器时代77座墓葬。小河沿文化石棚山墓葬出土的这件人形石器,被专家们认为是挂在男性下阴部分的装饰物。下图为赤峰市博物馆模拟图像。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这种说法有根据吗?为什么专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小河沿文化年代距今约5000~4500年。

也就是说,小河沿文化从年代上看,是红山文化的继承者。但它是不是红山文明的后人呢?或者它才是红山文明的掘墓人?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小河沿文化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男女合葬墓。二人相向而卧,头向相反,下肢屈而相互交错。这种葬俗在以前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是从未发现过的。由于这件异形石器出土于男性尸骨的双腿骨之间,所以专家们推断它是挂在男子外阴处的装饰物。

问题来了!它为什么不会是挂在女性脖子上的装饰物呢?要知道这种墓葬形式,男性的双腿骨就是女性的头骨以下部分。真知堂研究后认为,它应该是女性死者脖子上的饰物。代表的是女性生殖崇拜现象。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这个三角形符号,在石器时代。就是女性生殖的象征符号!早在上世纪的30年代,卫聚贤已指出:“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多有倒三角形的花纹,即是崇拜女子生殖器的象征。”

南宝力皋图遗址出土的那件陶罐,被学界公认为生殖崇拜陶器。三角形的脑袋,配合大肚子,它无疑表现的是怀胎十月的孕妇形象。我们再看上图那条棱,是不是就是表现的凸起的肚子?

小河沿文化除了这种独特的男女葬俗外,还发现了不少无头骨墓和无骨架墓。无头者用一陶罐代替头,无骨架者只随葬物品。

下图这件鸟形壶高37厘米,通宽33厘米。出土于石棚山墓群67号墓葬中,是一座无骨架墓葬。墓主人仰身屈肢,陪葬了不少物品。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墓葬无头和无骨架的现象,说明此时的小河沿文化族群和其他族群之间存在的残忍的猎头现象。有些墓地发现了红烧土,则可能跟火葬习俗有关。

无头墓现象和400公里外的南宝力皋图遗址一模一样。下图就是南宝力皋图的合葬无头墓。他们的头被仇敌砍掉了。

下面这张照片,清晰的反映出猎头习俗。这位战士手上捧着两个敌人的首级下葬。

从丧葬习俗来看,小河沿文化无疑并不是红山文化的后人。红山文化流行的石棺葬。二人合葬墓是头部同向的。下图就是典型的红山文化墓葬。它用石板砌成石棺材。

下图为红山文化双人合葬墓,我们可以看到它和小河沿文化绝不相类。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据统计,目前小河沿文化墓葬共计720余座,可辨识形制的墓葬共687座。根据墓葬形制划分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偏洞室墓、洞穴墓、石板墓四大类。其中以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发现数量最多,共发现623座,偏洞室墓次之,洞穴墓和石板墓较少。

90%的土坑葬说明,小河沿文化人群中绝大部分人和石棺葬的红山文化人群无关。男女合葬墓的特殊现象更是明证。极少数石板墓可能是残留的红山人墓葬。

小河沿文化人群极有可能是南宝力皋图人群的南下部分。下图为南宝力皋图出土玉璇玑。小河沿文化有一模一样的器物。南宝力皋图遗址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

还有这种骨柄石头刃刀,也能说明他们本是同一族群。黑龙江昂昂溪遗址、内蒙古富河沟门遗址也出土这种细石器。

富河文化和红山文化同时期,下限距今五千年左右。现已发掘出的遗址有:富河沟门、金龟山和南杨家营子三处。

结语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真相大白。小河沿文化和南宝力皋图文化同时期,墓葬习俗都是竖穴土坑墓。都以细石器骨柄石头刃刀为主要工具。都流行猎头习俗,玉器文化都不发达。都有以三角形象征女性生殖崇拜的文物出土。年代都在红山文化消亡后的4-500年间。

红山文化消亡后,红山人的石板墓文化被废弃,玉文化被废弃。小河沿文化和南宝力皋图遗址的猎头现象表明,他们应该就是红山文化的掘墓人!他们占据了原来的红山文化族群生活区域。他们的祖先极有可能就是和红山人群隔着西拉木伦河对峙的富河文化人群。

5000年前,和红山人隔河对立的富河人强大起来,渡过西拉木伦河占领了红山人的土地。红山人群打不过,被迫撤离西辽河流域。小河沿文化和南宝力皋图遗址人群,都是富河人的后裔。这或许才是红山文明消亡的真实原因!

本研究结论为真知堂上古史独家,首发于今日头条平台!欢迎转发!请勿剽窃。感谢您的点赞和支持。这事,你是怎么看的?

0 阅读:1

藏瓷识古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