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毋庸置疑。
林家是列侯之后,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做到兰台寺大人、巡盐御史——兰台寺大人是什么官,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根本就是虚构的:“官制半遵古名,亦好。余最喜此半有半无、半古半今、事之所无、理之必有、极玄极幻、荒唐不经之处”。但是从“今已升至兰台寺大人”一语可以看出,这肯定不是芝麻绿豆的小官,而是显赫高贵的大官。
薛家呢,现在没有官职。就是祖上,“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是皇商,祖上也只有个“紫薇舍人”的名号。
皇商地位很低吗?当然不。能进入金陵一省“护官符”,而且位列前四,地位能低到哪里去?要知道门子展示“护官符”时,“雨村犹未看完”、“有顿饭工夫方回来”,是他只看到第四家,并不是“护官符”上只有四家。薛家不是“护官符”上最后一名,而是前四名。这个地位高不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不过,“护官符”上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是从权势富贵方面来排名的。就好像李纨的娘家父亲李守中,也是“金陵名宦”,本人做过国子监祭酒,他家怎么会不在“护官符”上?可是前四位都没有李家。说明李家的权势富贵,不如贾史王薛。
权势富贵,不等于家世。家世是指家庭的世系和门系。说白了,就是指你家祖上出过几个翰林、几个宰相、几个王公、几个状元。孔夫子的后人,也有穷得要饭的,但谁敢跟孔家比家世?反过来说,孔家家世如此显赫,但出过一个皇帝吗?孔家的权势富贵,能跟刘邦、朱元璋相比吗?
薛家有的是权势富贵,林家有的是家世高贵。她们各有所长。
至于说到宝玉的婚姻对象,可不是根据家世或者富贵来决定的。贾母说过:“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儿性格难得好的。”虽然是应酬话,也反映了贾母的真实想法。
别狭隘地理解贾母的话,认为一定要给宝玉娶个穷的、一定不要“根基富贵”的。贾母的意思,是其他条件优劣都可以忽略,只有模样性格最重要。如果模样性格好了,穷的可以,富的难道不行?
看看吧,贾母都没把“根基富贵”放到宝玉的择偶条件里,现代读者凭什么决定“薛家家世不如林家,贾家肯定不愿娶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