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只是身体的免疫小“误会”?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2-06 00:52:24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皮肤瘙痒难耐,还鼓起一片片红色的水肿块,这些风团来无影去无踪,让你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可能就是荨麻疹在作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荨麻疹的神秘面纱。

免疫 “小插曲” 引发的荨麻疹

有一天,从小到大都没吃过小龙虾的你,心血来潮点了一盘。

胃肠道黏膜迎来了免疫系统从未见过的小龙虾蛋白。巨噬白细胞抓住一个 “尝了尝”,其他白细胞也来 “观察”,但都没见过这东西。它们纠结起来,这既不像病毒,也不像细菌,放了怕有问题,处理又不确定该不该。就在白细胞们乱成一锅粥时,免疫紊乱就悄然发生了。

最终,白细胞们决定产生针对小龙虾蛋白的免疫反应,捣鼓出了一堆叫 IgE 的抗体。与平常抵御病菌产生的 IgG 抗体不同,IgE 抗体不爱 “冲锋陷阵”,而是喜欢和细胞 “套近乎”,医学上称它为亲细胞抗体。

IgE 抗体专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还把这俩细胞活化了。

当周围出现小龙虾蛋白时,插在细胞上的 IgE 就会带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兴奋起来,释放出如组胺、白三烯和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介质。

这些介质会让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免疫细胞更容易到达 “患处”,但也会让你痒得难受。同时,血管里渗出的液体使皮肤鼓起红色水肿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团,这个过程在医学上被称为一型超敏反应,大部分荨麻疹就是通过这个反应发生的。

风团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段时间后会慢慢变成红斑,逐渐消失,不留痕迹。但它又和风不同,风团可以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有的人得荨麻疹时,用钝器划过皮肤,会立即出现风团,这在医学上称为皮肤划痕症,它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平均两到 3 年可自愈。

形形色色的荨麻疹

荨麻疹的种类繁多,成因也各不相同。除了吃了过敏食物引发的荨麻疹,还有很多其他类型。

比如晒出来的日光性荨麻疹,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皮肤就会出现反应;屁股久坐会出现压力性荨麻疹,这与局部皮肤受到长时间的压力有关;受凉受热会出现冷接触和热接触性荨麻疹,洗热水澡或者运动后可能出现胆碱能荨麻疹。

发病机制也不只是一型超敏反应,少数情况下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超敏反应。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接触到诱发荨麻疹的因素后,反应的强弱也不一样,这都取决于体内那一群 “晕头转向” 的白细胞。

另外,根据患病时间长短,分为急性荨麻疹(病程≤6周)和慢性荨麻疹(病程>6周)。

急性荨麻疹

起病较急,先是皮肤瘙痒,紧接着瘙痒部位出现风团,大小不一,搔抓后常常连成一大片。经过处理,往往短期内痊愈。治愈后,也不会留下任何伤疤。嗯,就像皮肤搞了一次“快闪”。

慢性荨麻疹

如果风团反复发作连续6周以上,就是慢性荨麻疹。最恼人的就数这种,长达数月或数年之久,特别折磨人。

慢性荨麻疹往往是和诱发因素持续存在或者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既然荨麻疹成因复杂,那我们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

目前,预防荨麻疹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已知的过敏源和容易诱发荨麻疹的刺激因素。

比如,知道自己对某种食物过敏,就坚决不要吃;如果是对冷热刺激敏感,就要注意避免过冷或过热的环境。

要是你的荨麻疹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去医院前,记得给起的风团拍照,因为风团可能很快消退,等见到医生时,如果描述不清楚,会影响医生的准确判断。同时,仔细回想自己发病前做了什么,吃了什么东西、药物,接触了冷水、热水、紫外线,是否压力太大、运动过量,衣服或皮带是否过紧等,这些信息对医生诊断很有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抓挠皮肤,因为抓挠可能会加重病情。

保持好心情也非常重要,紧张焦虑会加重病情,要相信荨麻疹是可以有效治疗的。此外,还要避免过热,防止皮肤干燥,穿宽松棉质的衣服,这些都能减轻瘙痒。

如果不是寒冷性荨麻疹,还可以进行冷敷,也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止痒药,然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荨麻疹虽然会给我们带来困扰,但只要了解它的成因和应对方法,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希望大家都能远离荨麻疹的烦恼,拥有健康的皮肤。

文本来源@画渣花小烙 的视频内容

0 阅读:76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