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征文|《​​舞狮子》楚国红—069号

大豫出版 2025-02-16 14:19:24

舞狮子

文/楚国红

春节民俗活动种类繁多,舞狮子无疑是令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的一种。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据说,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它代表着威武、力量和好运。春节舞狮子象征着国泰民安、六畜兴旺,是人们祈福和迎接好运的一种方式。

记得小时候,每当春节来临,城里的广场上就会搭起一座高高的舞台,用五彩斑斓的彩绸和灯笼做装饰,看上去十分醒目和喜庆。我们大伙儿围着舞台来回遛圈,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盼望着盼望着,夜幕终于来临,随着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舞狮表演便正式拉开了序幕。首先登场的是“文狮”的表演,文狮主要体现了狮子的温顺和可爱,只见两只“狮子”在舞台上欢快地跳跃着,它们做出各种憨态可掬的动作,它们时而眨眼,时而甩尾,时而还调皮地互相嬉戏,引得孩子们纷纷模仿,台下的观众则是捧腹大笑。接下来就是武狮表演了。武狮融合了武术、杂技等元素,动作更加惊险刺激,从而展现出狮子的勇猛和矫健。只见舞狮者身手敏捷,他们或翻跟头,或跳上桌椅,甚至还在空中做出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重头戏来了,那就是舞狮子中的“采青”环节。所谓“采青”,就是狮子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演,最终“吃”到悬挂在高处的“青”(通常是一棵生菜或一束红花,寓意着吉祥和财富)。只见一只狮子先是在地上翻滚跳跃,仿佛在蓄力,又好像在热身,接着,它猛地一跃,稳稳地跳上了旁边的桌子,然后,它又用前爪攀住了悬挂“青”的绳子,一点点地往上爬,台下的观众屏息凝视,生怕喘口气会影响到狮子。突然,人群中爆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欢呼声,我就知道狮子成功地“采”到了“青”,只见它紧紧把“青”咬在嘴里,欢快地展示给台下的观众看。这一刻,整个广场都沸腾了,人们纷纷鼓掌欢呼,庆祝这一吉祥的时刻。

除了精彩的表演之外,舞狮子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人们对力量、勇气和智慧的赞美,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春节这个隆重的节日里,舞狮子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庆,更是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它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去面对、去克服,像狮子般英勇无畏,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璀璨的未来。

如今,虽然我已经长大成人,但每当春节来临之际,我仍然会想起那些年少时观看舞狮子的情景。那些欢快的锣鼓声、那些活泼可爱的狮子、那些热闹非凡的场景……它们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而舞狮子这一传统习俗,也将会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继续在中国的大地上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作者简介:楚国红,此作者为大豫出书网特约作者。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转载时请务必联系大豫出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