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北方人口的导入为江西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到北宋,统治者将唐朝时的“道”改为“路”,最开始设置的是江南路,后又该为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有9州4军,但却并未将现在江西的地市全部囊括,九江及赣东北地区被划到了江南东路。宋朝江西人口增长了2.6倍,鼎盛时期江西人口达到了446万余人,人口占到了全国的10%,成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江西耕地数突破六千万亩,雄踞全国第一;北宋每年六百万石漕米,江西承担了三分之一;作为“战略物资”的茶业,江西产量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二,可谓是富甲天下。此时江西进入了历史上最兴盛、最繁荣的时期,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人数,都名列全国前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北宋城现今依然矗立在赣州城,诉说着宋朝江西的辉煌历史。
北宋时期的江南路
自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宋朝历代统治者推行“崇文抑武”政策,科举制度设计上尽量摒除世家大族对科举的垄断,让寒门子弟有了上位的途径。随着大宋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江西在经济大为发展的前提下,在中央兴学运动的而推动下,江西各级地方官员积极兴建县学(地方官学),各州县学覆盖率达到了83%。江西民间有责任感的士人,纷纷担起人才培养、发展教育的责任,各地书院如春笋般冒出,江西书院从质量及数量上在全国均占绝对优势,鼎盛时期全国762所书院,江西占到了259所,远高于第二名浙江的164所,涌现出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鹅湖书院、豫章书院等全国多所知名书院。同时因江西宋朝时期的辉煌导致深受“崇文抑武”的影响,客观上也为后世江西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宋朝时期的书院分布
书院的兴盛带动了人才的兴盛,此时的江西可谓是全国人才的第一大省,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六个江西独占三,有协助宋神宗实行变法的王安石,有开创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欧阳修,有北宋新文化运动的骨干曾巩;还有能诗善词,开创江西词牌的领袖人物晏殊、晏几道,也有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可谓是撑起了宋朝文化的半壁江山,号称“宋朝文人半江西”。同时科举的丰富发展使得江西进士飙升,尤以吉安为最,北宋时期江西宰相数量占比达到26%,号称“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号称宋时清北的白鹿洞书院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