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期可以说是江西盛衰转折的分水岭,之前因文风兴盛,书院文化发达,理学蔚然成风,教化的引领相对掩盖了江西南部山区的“盗乱”,随着明万历后对书院的禁毁,很多社会问题逐渐暴露,盗乱和民变开始经常发生。到清朝初期,因连年战乱,江西不再幸免,失去了往日的繁花,再不是昔日的世外桃源。很多地方民不聊生,农民无法生存,开始上山为寇。江西虽无往日的兴盛,但凭借宋代以来打下来的深厚底蕴,江西还能吃些许老本。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同时撤销南直隶改为江南省,设两江总督管辖江南、江西两省,即现在的上海、江苏、安徽及江西四地。清初,江西省与江南省形成一个大区之后,就有了两江最富之名,而江西经济此时占到了两江的三分之一,而清朝1/3的财税来自于两江,两江三分之一的财税又来自于江西。明末清初,因江西相对富裕,一部分人口再次西迁至相对较近的湖广及川渝。
清时江西图
江西凭借近千年崇文的传统,江西文人依然走在科举博功名的路上,清代112次录取文科进士,江西共计1855人,占全国的6.91%,清代50名以上文进士的县即为科举发达县,全国114个科举发达县江西占9个,但状元却只有3名。而太平天国战争,真正拉开了江西衰落的序幕。曾国藩在给其弟曾国荃的家书中曾说“自己在外数年,吃的亏,受的气,着实不少,对人对事,全然没有愧疚感,唯独愧对江西绅士。”在这场拉锯十几年的战争中,江西成为湘军与太平军的主战场,曾国藩讲其愧对江西有两个理由:第一,我打太平军的军饷,都是从江西劝捐来的;第二,江西人出了钱,把钱都投到战争上了,但我未能为江西除贼安民。相反湘军为抵抗太平军,在江西实行焦土作战策略,以南昌城为例,当时湘军将城外民居烧了个精光,连滕王阁亦未能幸免;而从江西乡绅十余年的募捐多达1.3亿两之巨,排在全国前列。由于江西乡绅的无条件配合,导致太平天国后,无论何省有战乱,清廷首先想到的就是江西,以致最高峰时甚至出现了几省同时在江西设局劝捐的局面。当时人说,“江西厘金之重,尤甲于天下”。最高的年份,江西一省所征收的厘金,占到了全国的11%。江西乡绅数代人积累的财富就此毁于一旦,往昔富庶的赣鄱大地此时人烟寥落,不闻鸡犬之声。据测算,江西人口在这十几年间由1851年的2400多万锐减至1865年的1200万,十余年少了一半。加之沿海沿江开埠,商路和贸易重心转移,江西从经济干道变为商路死角,江西经济无可避免步入了衰退。
太平天国运动
兴也经济,衰亦经济。经济的衰败导致江西文化的衰退。千年的“文章节义”已深深刻进江西人的骨子里,但这种美德传承于封建农业社会的巩固,却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形成,导致江西受限于思想的保守,导致江西文化相对排斥近代文化,一定程度又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清代江西名人寥寥无几,较为有名的有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的样式雷家族等人。相反,近千年的文化繁荣导致江西文人沉溺于过往,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洋务运动时还迷恋着科举功名。崇文尚教的传统致使江西“既无用兵之材,更无带兵之人”,在清中后期这个讲究军功的时代,江西无“中兴之臣”,无法如湖南凭借湘军的军政人才而崛起,连清朝最初规划京广铁路动脉时因朝中无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其路线从曾经的千年商路西移至湖南境内,江西从此开始走向“阿卡林省”之路。
晚清江西居民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好文,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