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延续代价太大,企业纷纷叫苦!

亿诚建设项目管理 2024-12-11 10:14:05

资质换证后“一延五”难度太大,企业叫苦!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文件出台后,住建部发布资质换证及延续政策要求,决定取消三级、丙级、丁级资质,对取消的资质事项可在规定时间内换领更高一级的1年有效期资质,换证工作截止目前基本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企业将面临资质换证后一延五的紧张准备中和申报中。那么在企业一延五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叫苦声不断,很多企业讨论三级和取消没啥区别,因为换领一年证书后在申请延续和新办二级没什么区别,在企业换领二级一年有效期证书后短短的几个月根本达不到资质延续的要求,比如业绩,要求的技术负责人业绩就很难满足,只能去市场去招聘,说白了就是找挂靠,那么现在全国严查“挂证”,还不能短租了,以前企业未来应对资质核查和资质延续都选择了短租三个月或半年,而现在短租有风险,人员也不同意这样操作,被核查的几率太大,此前住建部明确资质核查重点对取得资质的企业及申报资质的企业及一年内变更注册单位2次及以上的职业资格人员的企业严查,部分省份明确要求严控利用个人(技术负责人)业绩申报资质,一年内只允许一次利用个人业绩申报资质,所以企业在资质维护过程中成本将大大加大,企业所聘的人员既要满足业绩要求又要交社保,所以此次延续多地曾出现企业纷纷注销资质,放弃延续,有的企业还在苦苦挣扎。

近期多省发布资质延续审查意见公示,通过率很低,甚至有部分省份出现0通过现象,综合来看,资质延续难度大,无疑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建筑行业的诚信建设和运营合规性将被置于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一变化不应被视为行业的冷淡,而应看作是向规范、透明过渡的必经之路。面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更积极地适应政策变化,提升自身实力与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未来的发展机遇。

近日有企业给住建厅留言,所阐述资质延续所需费用预计花费高达370万,是无奈还是无语?

通过留言也能看的出来,说出了三级资质换证后普遍遇到的老大难问题。

信件标题:建筑三级企业和工程人员生存问题

办件内容:

我公司持有建筑、市政、水利三级施工总承包等资质,并于2024年5月成功申请了二级临时资质。一直以来,我们所承接的项目均符合三级资质的标准。然而,根据湖南省住建厅于2024年10月24日发布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换证、延续有关问题答疑》文件的初步要求,三级建筑企业在申请换证或延续资质时,必须满足二级资质相应的业绩要求,或技术人员需具备个人二级业绩,并且“三换二”换证窗口已开通。面对这一新规定,我公司作为一个既无公司自身业绩、又无技术人员个人二级业绩支撑的三级资质企业,若无法顺利完成换证或延期手续,将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我公司通过资质中介的咨询得知,目前办理“三升二”业务代办的费用如下:市政资质需60万元,水利水电资质需80万元,而其他专业资质则需30万元。我公司当前拥有7项资质需进行延期,为了维持这些现有资质,预计总花费将达到370万元,这一费用确实相当庞大。类似我们公司这样情况的企业数量众多,不在少数,这也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工程人员可能面临失业的风险,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家庭生计。望省厅领导综合考虑三级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生存问题。

官方答复内容:

您好,您的来信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厅建筑业企业资质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现就您提出的意见答复如下。

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关事宜的通知》(建办市函〔2022〕361号),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建筑业企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资质延续有关政策由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确定。为做好我省建筑业三级企业换领二级资质证书及证书换领后延续等工作,我厅依法出台了《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有关建设工程企业资质证书换领和延续工作的通知》。

二、《国务院关于深化“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的通知》明确,取消建筑施工企业三级资质。为促进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我厅决定持有建筑业企业三级资质证书的企业可直接换领有效期1年的相应专业二级资质证书,一年后再按照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进行延续,支持原建筑业三级企业持续经营。

三、根据《建筑法》等相关要求,建筑业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产、人员、设备、业绩等条件,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我厅在上述建筑业三级企业资质证书换领二级资质证书时,暂未对其是否满足二级资质标准进行审查。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有关事宜的通知》(建办市函〔2022〕361号)第二条“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直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企业按照新申请或增项提交相关材料,企业资产、技术负责人需满足《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规定的相应类别二级资质标准要求,其他指标需满足相应类别三级资质标准要求。持有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的企业,可按照现行二级资质标准要求申请升级,也可按照上述要求直接申请二级资质”。因此,在证书换领后进行延续时,我厅对企业业绩或者技术负责人个人业绩进行考核。

住建部资质政策要求!

工程勘察设计丙级、丁级资质换领相同专业乙级资质证书,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换领相同专业二级资质证书,企业可在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换领有效期1年的相应专业资质证书,取得有效期1年资质证书后,企业应在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按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申请延续。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可直接申请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企业按照新申请或增项提交相关材料,企业资产、技术负责人需满足《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建市〔2014〕159号)规定的相应类别二级资质标准要求,其他指标需满足相应类别三级资质标准要求。持有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三级资质的企业,可按照现行二级资质标准要求申请升级,也可按照上述要求直接申请二级资质。

注意:住建部政务服务网弹窗提示,延续时间调整通知,在资质有效期内6个月可以进行延续申报,也就是说从之前提前3个月开放延续端口,调整为现在的提前6个月开放延续端口。点击查看:资质有效期内6个月可以申报延续!

取得有效期1年资质证书后,企业应在该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3-6个月前,按有关资质管理规定和资质标准申请延续。经核查合格的颁发5年有效期资质证书。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未申请延续的,逾期自动作废。)

未来10年,民营建筑业如何活下去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等陆续出台了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举措和措施,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的强烈信号。

作为建筑行业的主力军,民营建筑企业理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在时代大变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建筑业的总体环境趋势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通胀与衰退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的稳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不过,近年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持续下降,2018年是43.2%,2019年是31.7%,2020年是81.5%(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1年是13.7%,稳投资政策面临挑战。

从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来看,基建投资已经度过了历史需求峰值,中国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后基建时代。长期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总体变缓将是一种常态,将由短期主义向致力于全寿命周期的长期主义转变,由追求规模增长向结构优化,由追求速度向追求品质提升转变。

二、民营建筑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受政府投资驱动的影响,以建筑央企为代表的建筑企业集中度加剧,不断压缩民营建企及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不过,这种“头部化”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行业,几个垄断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的资本、人才要素的聚集效应,形成了对腰部、尾部企业的挤压。如果认为现象仅存在于建筑行业、仅影响民营建企业,就会导致战略误判,甚至产生悲观主义。尽管建筑企业的分化对民营建企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目前的呈现的不均衡恰恰是将来“天下大同”的必经阶段,建筑行业的健康生态离不开民营建企的支撑。

从整个国家经济体系来看,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根据《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2020年,有477家500强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占比高达95.40%。246家500强企业参与“两新一重”建设,其中162家企业参与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占500强比例为32.40%;161家企业参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占500强比例为32.20%;78家企业参与了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占500强比例为15.60%,可见,民营企业在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始终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参与度。随着建筑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环境的法治化、规范化,民营建企必定大有可为。

三、民营建筑企业的困境和突围

建筑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高增长的投资环境下,形成了很多企业投机、短视和逐利的行为。当投资趋缓时,民营建企显然很难与头部企业竞争。一方面抱怨政府监管过多、营商环境不优;另一方面,又总寄希望政府能够出手救市,对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是制约民营建企发展的内在原因。民营企业具备天然的创业动力、冒险精神、创造能力,而长期的高增长模式扼杀了民营建企的优势,错误地选择与头部企业相同的规模扩张道路。

经济下行、投资趋缓未必是坏事,也可能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复旦大学张军教授认为:“后基建时代的经济跟基建时代的经济是不一样的,增长的来源不一样,增速也不一样,商业周期也不一样,政府的角色肯定也不一样。”

政府在建筑市场中的定位将更趋于理性,由传统的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服务转型,政府主导的空间拓展会逐步转向功能迭代,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建筑和城市功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企业将逐渐成为市场投资的主体,而政府则转变成为市场和市场主体的维护者,其发力点在于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发展环境。

在投资拉动环境下,建筑央企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过,在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向“存量优化”,建筑企业由建造能力向服务运营能力转型的时期,围绕城市更新、都市圈建设等市场空间,民营建企依托本土化的区域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应该更具活力。要充分把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政策红利,提振信心、主动作为,在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赛道上塑造新优势新动能。建筑行业依然是增长性的行业,民营建企的专业化战略思维“应该是前瞻性的,对行业、趋势、经济环境有深刻的认识,是主动调整的过程,而不是仅看到的、被动的应付过程;战略思维应该是一切从客户需求出发的过程,满足需求、创造需求,市场、业绩是最后在裁判,而不仅仅是自己想做什么的供给方思维。”

历史似乎总是惊人地相似,对民营建企的发展信心同样来源于我国发展改革开放的前半段历程。

在长约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靠的不是政策性的投资拉动,而是激发市场机制和民间的活力,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乡镇企业的兴起。

198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颁布三个文件,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像对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

到1998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21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7.9%;上缴国家税金达1583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4%,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营建企的前身就是当时的社队企业、乡镇企业。

时间拉回到2023年,民营建企需要始终保持创业者的情怀,保持发现市场和创造市场的勇气和激情,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短板、改善民生质量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民营建筑企业的转型方向

《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出台,表明国家针对民营经济的制度设计不断完善。

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从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统一要求,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及制约因素;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化解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围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民营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等等。

建筑业正处于一个大时代,既不是哀鸿遍野,也不是生机勃勃,所有的政策设计、制度设计都无法解决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所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了,还有谁会来救你?”焦虑迷惘、随波逐流都不是民营建企应有的状态,自觉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是摆在民营建企面前的时代命题。民营建企要深刻把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挑战,主动出击,顺应趋势,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窗口期加快进行自身的转型升级。

从投机转向战略主义。“扎堆”“盲目跟风”是建筑企业的普遍现象,这种机会主义在建筑市场规模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定的成功概率,不过,机会的成功并不代表企业的成功,况且,这种机会已经越来越少或者不复存在了。民营建企不仅要解决“我是谁”的问题,更要回答“客户需要什么”。坚持战略主义的核心要义在于,不以企业的现有资源和能力自我受限,而是立足于外部市场的机遇和客户的需求,从外部反观企业,发现公司无限的战略潜力和增长机遇。

2020年,当很多建筑企业布局旧改市场时,筑福集团已经坚守这个行业20多年。受2008年汶川地震的触动,筑福集团决定不干房地产、不干新建、不干材料,只干既有建筑。筑福集团通过研发创新、技术升级等多种手段,从供给端去实现旧改背后城市结构升级和居民宜居深层次需求,成为旧改领域、城市更新领域的开路者和引领者。正如筑福集团理解的那样,只要解决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家企业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从“游击战”转变为“阵地战”。“游击战”是相信在有鱼的地方钓鱼,却忽略了查理·芒格说的第二条原则“记住第一条”。有鱼的地方钓鱼的人也多,如果按照机会的密度来衡量,可能属于自己的机会比“少鱼”的地区更少。“游击战”的结果往往是“黑瞎子掰苞米”,最终颗粒无收。

民营建企要依托自身的区域优势,肯于结硬寨,打呆仗,精耕一城、一域、一个客户、一个行业,锚定深度城市化的方向,这是提升未来3亿农民工及现在既有6亿城市人口综合生活质量的大势,用更长远的战略眼光和更长远的产业视角,对自己熟悉的区域和掌握的资源进行整合,去创造和发现更多新的市场机会。创建、巩固、发展壮大自己的根据地,才能迎来更好的成长机会。

从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共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而要依靠开放、融合、迭代、智能和生态的系统;不仅包括自身的核心技术,还包括与企业生态内合作伙伴的协同、交换和共享及整合能力,这种整合能实现能力覆盖、技术提升、市场共享等。民营建企关心的不应是总包或分包角色,而应判断在价值链所处的位置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是否在这个位置做到了“头部”。民营建企应主动构建、维护并优化企业生态,营造共生、互生、再生的商业生态平台,与合作伙伴协同创造价值将成为企业主要的商业模式。

从短期行为转变为长期主义。长期主义的意义不是相信坚持就会胜利,一个错误的方向越坚持离成功越遥远;不在于时间的线段有多长,而是识别事物在时间线上的“走向”。长期主义是一种价值观,更是一种方法论。民营建企抓住时势以及时势的变化所带来的战略性机会,能够准确预判事物发展的方向并为之付出努力。“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目前的建筑业下行不能单纯理解为危机,也是一种矫正和修复机制,孕育着重回复苏和繁荣的力量。一些日本企业就是寻找到了经济下行时的红利,比如优衣库、7-11集团、无印良品、软银、乐天、日本电产等,在当时萧条的环境中逆势崛起。长期主义者不在意一时的得失,而是沉下心来,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做需要时间积累的事情。

国家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旨在打造一个公平、法治的市场竞争环境。尽管在建筑领域,针对充分竞争的市场体系、完善有效的价格体系、政府监管和政府职能转换等有关制度改革的核心和深层次问题仍没有触及或得到有效解决,不过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风物长宜放眼量”。坚守主业,坚持长期主义,苦练内功,保持战略定力,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和驾驭周期的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实现逆势突围。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0

亿诚建设项目管理

简介:亿诚建设专注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