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天传来一则大消息。
一家名为紫天科技的公司,因为公然对抗监管,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股价一度暴跌近20%,成为两市跌幅第一名!

(紫天科技今天分时走势截图)
从信披违规立案,到“失联”对抗监管
紫天科技整个事件的过程往前应该追溯到2023年被立案调查,甚至应该追溯到2018年借壳上市。
通过借壳南通锻压上市的紫天科技一上市业绩就开启狂飙模式,2017年南通锻压的净利润只有451.95万,2018年就飙升至7847.99万,到2020年就已经飙至3.01亿,2021年进一步增长到3.1亿,然后就开始出问题了。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紫天科技真正的亏损实际是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的,当年四季度巨亏14.15亿,导致当年巨亏12.1亿。这期间,2023年第四季度,当年11月13日紫天科技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紫天科技公告截图)
一个多月后,2023年12月29日紫天科技收到福建证监局的处罚决定书,经查明,安常投资是紫天科技控股股东,2023年3月31日安常投资持有的紫天科技全部被法院冻结,2023年4月3日紫天科技和安常投资就知道控股股东股权全部被冻结的情况,但直到2023年4月19日紫天科技才对外发布《控股股东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披规定。
紫天科技此次信披违规行为,相关责任人被分别处以75万、50万、30万、20万不等的罚款,处罚人员有姚小欣、郭敏两人。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然而,被处罚的相关人员似乎并不服气,以致2024年10月28日紫天科技再度被立案调查,原因是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和涉嫌拒绝、阻碍执法,以及LIXIANG(李想)、宋庆、李琳涉嫌拒绝、阻碍执法。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拒绝、阻碍执法的结果是,宋庆、李琳、LIXIANG(李想)、姚小欣四人均被处以80万罚款,并处十年证券市场禁入。
到这,紫天科技拒绝、阻碍执法的闹剧显然还没有结束。
最新消息显示,以上四人在知悉福建证监局的检查要求情况下,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等方式躲避、规避福建证监局向其送达相关执法文件。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每日经济新闻)
可以预见,宋庆、李琳、LIXIANG(李想)、姚小欣四人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躲避监管,也不是紫天科技对抗监管闹剧的最终结果。
应收应付及存货异常,财务虚假记载
紫天科技及相关责任人如此坚持对抗监管的原因何在?
2月14日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下发的整改通知显示,因拒不配合监管及检查、调查工作、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及时披露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事项违规。也就是说,除了对抗监管、未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外,紫天科技还涉及财务报告虚假记载。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关于紫天科技财务报告虚假记载的事项,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虚假记载数字,但紫天科技2023年在被立案调查之后年报业绩突然巨亏,从2022年的盈利1.75亿暴跌至亏损12.1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紫天科技又没有及时披露2023年的业绩预告,再一次构成信披违规。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
或许,从紫天科技借壳上市之后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存货的异常变动,也能一窥紫天科技财务虚假记载的路径。
如前所述,紫天科技一上市净利润就持续飙涨,随着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公司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也同步飙涨。
2018年至2022年紫天科技营收从6.69亿增长至17.46亿,净利润从7847.99万增长至2021年最高3.1亿,同期应收账款从3.06亿增加到21.94亿,应付账款也从3571.88万增加到15.43亿,所有增长几乎完全同步。
2023年被立案调查之后净利润巨亏,营收继续增长至21.88亿,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也跟随净利润分别下滑至10.85亿、13.96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如果说以上营收、净利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同步变动可以用业务增长来解释的话,那在2023年营收继续增长、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下滑以及存货的爆炸式增长的异常又该如何解释?

(数据来源:同花顺网站)
更大的异常是,在紫天科技营收、净利润高速增长的2020年、2021年、2022年竟然没有存货,这种现象似乎本身就与正常商业行为不符。营收高增长说明产品畅销,产品畅销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就会增大产量满足市场,怎么会没有存货?然后,2023年又突然变出9.38亿的巨额存货,这存货又是从哪来的?
使用DeepSeek对紫天科技财务数据的以上异常进行深入分析,DeepSeek认为:紫天科技的财务异常点(如应收账款激增、存货突变、业绩反转)与常见财务造假模式高度吻合,尤其是虚增收入、操纵存货的可能性较大。

(DeepSeek分析截图)
当然,福建证监局对紫天科技才发的整体文件已经证实,紫天科技确实存在财务报告虚假记载,而DeepSeek针对紫天科技营收、净利润、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的异常变动也说明,紫天科技存在较大通过虚增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营收来造假的嫌疑。
上市6年亏近2亿,股东套现超7亿
紫天科技的前身是A股之前的上市公司南通锻压,上市之后,原南通锻压的股东就加紧了减持套现的步伐。
2018年至2020年,短短三年紫天科技股东就减持套现超7.3亿,其中南通锻压实控人郭庆就套现超1.4亿,自南通锻压2011年底上市之后,股东累计已经减持套现超13亿。但是,南通锻压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却是亏损超7700万,紫天科技2018年上市以来的累计净利润则是亏损超1.75亿。

(数据来源:i问财、锐眼哥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南通锻压实控人郭庆的减持主要集中在2019年初和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股价高位。

(紫天科技股价走势截图)
到目前,安常投资持有的紫天科技股份已经全部被司法冻结,而南通锻压实控人郭庆倒是实现了高位套现,累计套现金额更是超2.68亿。
紫天科技的案例给A股敲响了警钟,投资者必须擦亮眼睛,警惕那些可能存在财务造假和监管对抗行为的上市公司。在这场资本游戏中,最终受伤的往往是无辜的散户。紫天科技的未来如何,还需监管层的进一步调查和市场的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上市公司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和透明。
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