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都会对时间掌控的十分精细,只有合理的安排一天的时间,才能更有效地工作与生活。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所谓好的开始便成功了一半,拖拖沓沓终究难以成事。
较为自律的人,他们会把自己一天的时间都规划的极为完美,甚至精确到分钟,这样就会使得一天的生活都过得很充实,学习、工作等目标也会更加有效;而没有规划时间的人,多数都是浑浑噩噩的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的激情终归会被时间磨去棱角。
古人的时间并没有像现代这样精确到分秒,我们在看古装影视剧时,经常听到的都是“一炷香、一盏茶、一刻钟”等古人计时的词汇,那么把它们放到现代,都分别代表着多长时间呢?
一、古人的计时方式古人重视农耕事业的发展,他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那便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而且还有着宵禁制度,意思就是到了夜晚,官府不允许百姓们出门,重则便会就地正法,不像现代人,几乎人人都有着夜生活。
东汉末年,二十岁的曹操初出茅庐,担任的官职为洛阳北部都尉,相当于首都副县级公安局长职位,负责管理京城洛阳及北部郊区的治安。
当时的社会就有了宵禁制度,据史书记载,曹操刚刚担任洛阳北部都尉,就乱棍打死了一个违反宵禁制度的人,此人还是朝中很有权势的一个太监的叔叔,曹操也因此事得罪了这些宦官,从而被朝廷贬离了都城。
古代夜晚的街道上,除了打更人之外,很少能看到行人出没,这便是古代宵禁制度的影响。
生活在没有遍地钟表的古代,夜晚时分的打更人便显得极为重要,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夜晚报时方式,共分为五更,五更一过,人们便可以早早起床了。
这里的每一更,都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因为古代的时间是按照十二个时辰来计算的,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这便是古代人们一天的计时方式。
但其实除了十二时辰之外,古人还有一种计时方式,那便是“百刻制”。所谓“百刻制”指的就是一天等于一百刻,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一刻钟”,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的“一刻钟”等于现代的十五分钟,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二、“一刻钟、一炷香、一盏茶”分别指多长时间?前文中我们提到了古代的百刻制,意思就是古人将一天的时间,分为了一百刻,其中一刻钟相当于现代的14分24秒,一直到了清朝初期时,才将“百刻制”减为96刻,这便是“一刻钟”等于现代的15分钟的由来。
可除了“一刻钟”之外,古人通常也会用“一炷香、一盏茶”等来计算时间,相信喜欢看古装影视剧的朋友,都对“给你一炷香的时间、亦或者给你一盏茶的功夫......”这句话较为熟悉,那么它们分别指多长时间呢?
首先来说“一炷香”,顾名思义,古人所指的“一炷香时间”,意思就是一炷香燃尽的时间,那时的香都是手工制作,且有着统一的标准,人们普遍认为,“一炷香”时间相当于现代的半个小时,也就是古代的两刻钟。
而“一盏茶”的功夫,所指的时间就要更快一些了,这没有具体的时间规定,只是从人们端起茶碗开始,到最后一饮而尽结束,这其中的过程,便是“一盏茶”的功夫。
我们中国人酷爱喝茶,尤其是刚刚泡好且有些烫口的茶水,很多人都会边吹边慢慢饮茶,等到茶水差不多不是那么烫了,最终便会一饮而尽,这其中的过程,便是一盏茶的功夫。
细细算来,“一刻钟、一炷香、一盏茶”中,时间最短的便是“一盏茶”,不过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衡量,如夏天茶水凉的慢,时间就久一些,但也不会超过15分钟;冬天天气寒冷,喝热水就更快了,连10分钟都用不了。
综上所述,古人常说的“一刻钟”相当于现代的14-15分钟,“一炷香”相当于现代的30分钟,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两刻钟;而“一盏茶”的时间就更短了,约等于8-12分钟。
其实古人弄出这些计算时间的说法,并没有要给它们精确,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一种计时方式,就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上午时间、一下午时间、一顿饭时间等等,因为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常识,即使不精确,人们听到后也能知晓大概的时间,如此方能做到心中有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马上
说两句[得瑟]
下周回国,这个下周咋理解[得瑟]
一袋烟呢[得瑟]
一日有十二时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笑着哭]过两天
一个时辰不是俩小时吗,那一刻不应该是半小时?
今天天气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