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便民利民的政府服务窗口,近日却上演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68岁的陈阿婆在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退管所办理业务时,竟遭遇工作人员暴力相向,现场监控缺失、双方各执一词的现状,更让这起事件蒙上重重迷雾。
事情要回溯到3月26日。陈阿婆带着朋友委托的退休年审材料,来到滨江街退管所办事大厅。据其回忆,当时窗口坐着三名工作人员。当她递上包含海外邮寄证明的文件时,某工作人员直接以"材料过期"为由拒绝受理。
"这是国际邮件,路上耽搁了两个月,但之前系统都录入了呀!"陈阿婆反复解释。可工作人员始终不为所动,坚称必须提供最新证明。就在老人提出要投诉时,戏剧性场面突然爆发——另一名穿深色制服的女职员"腾"地站起,指着老人质问:"你投诉什么?"话音未落,竟用肘部连续击打陈阿婆面部,导致老人嘴角出血。
陈阿婆冲出大厅报警后,法医鉴定显示其面部损伤暂定轻微伤。但涉事工作人员在派出所笔录中却描绘了完全不同的场景:称老人情绪失控辱骂工作人员,试图闯入办公区,双方发生肢体纠缠时"不慎碰伤"。
蹊跷的是,这个承担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的政府机构,办事大厅竟未安装任何监控设备。警方调查因此陷入僵局——陈阿婆家属坚决否认有撕咬、抓扯行为,而工作人员家属则出示了"下跪求饶"视频片段。经调解,双方至今未能达成和解。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爆网络。网友"正义先锋"留言:"投诉窗口没监控,跟说银行金库没保险柜有啥区别?"更多质疑指向公职人员职业操守:"就算老人有错,动手打人就是知法犯法!"
值得注意的是,涉事双方伤情报告形成鲜明对比:陈阿婆明确构成轻微伤,而工作人员仅显示"未达轻微伤"。这种不对称的伤情鉴定,让公众更倾向于相信老人是单方面受袭。
退休年审本是民生基础服务,按规定应"最多跑一次"。但本该耐心解释政策的工作人员,为何演变成暴力实施者?事件暴露出的三大问题值得深思:
服务场所基础安防形同虚设,重要办公区域监控缺失严重违反政务规范;
工作人员应急培训明显不足,面对群众质疑缺乏应对技巧;政务透明度亟待提升,事件处理过程公众知情权未获保障。
海珠区退管所负责人回应称"正在了解情况",但面对舆论追问,至今未公布涉事人员处理方案。陈阿婆家属则坚持追责到底:"必须给老百姓一个说法!"
若调解未果将启动司法程序。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故意伤害他人致轻微伤可处5-10日拘留。法律界人士指出,即便存在互殴情节,公职人员在履职期间动手已严重违反《公务员法》相关规定。
这起发生在政府服务窗口的暴力事件,不仅打伤了群众的血肉之躯,更击碎了政府部门应有的公信力。当便民窗口变成伤人现场,服务为民的初心究竟遗失在何处?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