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7年,准噶尔汗国勾结沙俄进攻拉萨,致使整个西藏被其占领。
此事传到朝廷后,康熙雷霆大怒,抽调数路大军入藏平叛,结果却被早有准备的敌人埋伏,全军覆没。

遭受如此大的失败,清廷只好暂缓攻势,准备重新调集重兵徐徐图之。
可不曾想大军还未到,一位小小的汉人副将就领着六百绿营兵莽撞的发起了攻击。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这个副将率部连战连捷,60天深入藏区两千余里,打的叛军闻风而降,硬生生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整个战局。
此人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厉害呢?

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让人记忆深刻的封建王朝有很多,“骨骼清奇”的大宋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个王朝虽然让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但由于大宋重文抑武,有宋一朝,国家的主权从来就没有完整过。
在这种畸形的治国理念面前,宋朝的武将是没有什么出头之日的。
强如狄青,最后还不是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让无数后人都唏嘘不已。
但相较于被皇帝和权臣联手害死的岳飞将军,狄青的遭遇真的不算什么。

1103年出生的岳飞,从小就胸怀大志,为此还让母亲给他的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
饱读兵法,弓马娴熟的岳飞没有让这四个字蒙尘。
19岁应征入伍,他就展现出了超人一等的军事天赋,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靖康之变”后,岳飞正式迎来了自己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他在老英雄宗泽的麾下备受重用,逐渐成为了南宋朝廷对抗金国的主力。
当时他所率领的“岳家军”是整个南宋最能打的一支队伍,就连以勇猛著称的金兀术,都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但正是因为岳飞打仗太厉害了,他渐渐成为了皇帝赵构心中的一根刺。

要知道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如果岳飞真的直捣黄龙迎回了二帝和其他的宗室成员。
那么赵构想要坐稳皇位,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赵构这个无能的昏君和奸臣秦桧合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并用“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在风波亭杀害。
岳飞被自己人整死彻底断送了南宋朝廷的最后一丝复兴希望,137年后,南宋灭亡。

为了纪念这个最悲情,最让人意难平的民族英雄,后世人把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和罗汝楫五人的跪像摆在了岳飞墓前。
但其实,最应该跪在岳王爷墓前的人是昏君赵构,要不是他的授意和背后指示,秦桧等人根本就不敢诬陷暗害手握重兵的中兴将领。
岳飞身死之后,他的家人也遭到了朝廷的清算,还是军中将领的庇护,才让其血脉传承了下来。
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岳家人没有就此沉落,反而是一代比一代牛,继续书写着岳家人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光辉历史。

岳飞共娶过两个妻子,第一任妻子叫刘氏,她给岳飞生了岳云、岳雷两个儿子。
刘氏改嫁后,岳飞娶了李娃为妻,生了岳霖、岳震、岳霆和岳安娘四个孩子。
长子岳云生于1119年,他完美的继承了父亲的勇武,从小就力大过人,善使两柄铁锤。
12岁那年,岳云就追随父亲踏上了抗金的道路。
起初,他只是张宪麾下一个普通的小兵,但在一次次的战斗历练中,岳云锋芒渐露。

1134年岳飞率领大军收复随州、邓州的战役中,16岁的岳云一手持盾,一手持枪,第一个冲上了随州城。
因为他参加的战斗总是能够大胜而归,所以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呼岳云为“赢官人”。
岳云成长起来后,岳飞手中最精锐的骑兵“背嵬军”便主要由他率领。
驰援颖昌的战斗中,岳云率领背嵬军正面击溃了金兀术的奇兵部队,并阵斩金兀术女婿夏金乌。
1142年,23岁的岳云和父亲岳飞一起入狱,最后惨遭杀害。

岳雷没有哥哥岳云勇猛,所以他一直都在老家照顾母亲。
父亲和大哥被构陷下狱后,年仅16岁的岳雷自请入狱,衣不解带的伺候一满身伤病的父亲。
在岳飞和岳云被害死后,赵构下令把岳飞的妻儿都流放岭南。
这让在狱中遭受了不少折磨的岳雷悲愤交加,刚到流放之地,就含恨而亡。

岳飞被害的时候,她的第三个儿子岳霖才刚满12岁。
岳霖比二哥岳雷幸运,他不但等到了父亲岳飞被平反的消息,而且还被孝宗皇帝召见安抚,一辈子官路亨通。
岳霖死后,南宋朝廷还给他追封了缵忠侯的爵位。
当年岳飞被害后,秦桧准备要斩草除根,于是派人沿路迫害流放的岳飞亲眷。
为了保护两个年幼的儿子,李娃让岳家军亲信秘密将四子岳震和五子岳霭送到了湖北黄梅县大河镇隐居,并改姓鄂。
一直到父亲岳飞被平反,他们二人这才恢复了原来的身份,并被朝廷赐予了官职。
当时的岳霭已经年满二十岁,长相酷似父亲岳飞,因此宋孝宗特意给他赐名“岳霆”。

岳震岳霆兄弟两人生前相依为命,关系特别好,所以在死后,他们合墓葬在了一处。
岳飞唯一的女儿岳安娘生卒年代不详,只知道她后来嫁给了一个叫高祚的承信郎。
《说岳全传》中岳飞还有一个叫岳孝娥的小女儿。
在父兄含冤而死后,13岁的岳孝娥伸冤未果,一气之下抱起银瓶投井而亡,故而后世人都习惯叫她岳银瓶。
但由于正史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岳银瓶的记载,所以不少学者都认为,这个人物是小说家杜撰的。

在岳飞被昭雪后,幸存最为年长的三儿子岳霖扛起了振兴岳家的重任。
他立志要重新收集父亲岳飞之前所有的文稿,好让子孙后代知道岳武穆有多么的了不起。
这件事情在岳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全部完成。
他去世后,儿子岳珂继承父亲遗愿,继续负责整理祖父岳飞的遗文。
流传至今的《吁天辩诬》《天定录》《鄂国金佗稡编》等研究岳飞生平事迹的著作,都是岳珂整理成书的。

岳珂
正是因为传承有序,岳霖这一房成为了岳家正统,在历史上比较有名,后世人习惯称其为“金佗支”。
这一支岳氏后裔继承了岳武穆的浩然正气和文学素养,在做学问上面颇有成就。
朱元璋立国以后,他们就再次回归了汉家正统,在大明朝廷担任要职。
岳九皋和岳九德这两个岳飞的第十七世孙,就是当时岳家的话事人。
哥哥岳九皋先后担任明朝的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弟弟岳九德仕途上走的还要更顺一些,官至资政大夫、通政使司、南京兵部尚书。
他们的一个后代叫岳和声,是岳飞的第十八世孙。

《双节坊记》岳和声著
这个岳和声是万历朝的进士,他不但诗才了得,做官也非常的清廉,颇受治下百姓拥戴。
后来岳和声被钦赐蟒金奉,封淮藩王,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明朝后期香火旺盛的岳王祠,就是由岳元声、岳和声、岳骏声三兄弟扩建的。
虽然这些岳家后人的成就都很不俗,但总让人感觉缺点什么,毕竟他们的祖先岳武穆可是配享武庙的绝世帅才。
岳飞第十九世孙岳镇邦把这个微小的遗憾给弥补了。

岳镇邦出生于临洮府永泰堡,明末的军镇已经早没了立国初年的威风,经常被异族骚扰。
这让岳镇邦从小就立志要学习祖宗岳武穆,尽忠报国,在马上取功名。
为了抵御蒙古人不断的烧杀劫掠,年幼便以勇力著称的岳镇邦变卖家财,招募乡间青壮年组成地方武装。
当时蒙古会多尔吉部落借助骑兵经常在景泰川一带作乱,把水源和草场都据为己有。
这大大挤压了岳镇邦等汉人的生存空间。
血气方刚的岳镇邦咽不下这口恶气,于是和永泰城的官兵互通有无,在老虎山一带步下了埋伏。

当会多尔吉部落再一次举兵来犯的时候,岳镇邦一马当先的杀了出来,生擒了敌首领会多尔吉。
这一仗让岳镇邦在永泰堡一带名声大振,就连满清朝廷都破格授予了岳镇邦永泰营千总的职位。
正是岳镇邦的异军突起,让岳飞的后裔中多了一个“永泰支”。
这一支后裔的始祖就是岳镇邦的曾祖父岳大舟。
岳镇邦已经非常的厉害,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在孙子岳钟琪面前,却又显得不值一提。

岳钟琪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嫡孙,也是岳飞三子岳霖的后裔。
因为爷爷岳镇邦为满清朝廷立下了不小的功勋,所以岳钟琪的父亲岳升龙仕途走的很顺,最后官至四川提督。
从小岳钟琪就非常崇拜先祖岳云,为此还专门练了一手不俗的锤法。
据史料记载,岳钟琪二十岁的时候用两个百余斤的大铜锤,打遍军中无敌手。
也正是这一年,父亲给他花钱捐了个候补同知的官衔。
1710年,23岁的岳钟琪不愿意继续在文官的任上蹉跎,上书朝廷要弃文从武。
康熙帝钦点他以游击衔赴军营,实授四川松潘镇中军游击。
至此,岳钟琪开挂一样的传奇人生正式起航。

1717年,准噶尔汗国大汗策妄阿拉布坦与沙俄勾结,准备将青藏给吞并。
毫无防备的拉藏汗和两个儿子都被杀害,占领了拉萨的大策凌敦多布还囚禁了达赖、班禅等一众僧人。
此时的康熙已经63岁,正在打造自己“千古一帝”的人设,准噶尔汗国这样的不知趣让他非常生气。
于是康熙谋划了整整一年,派遣湖广总督额伦特与色楞等人率领五千多名八旗精锐,秘密潜入藏区,准备效仿邓艾灭蜀的壮举。
不曾想大策凌敦多布早就防着这一招,他在喀喇乌苏河畔布下重兵,全歼了来犯的清兵。
被打脸的康熙为了挽回面子,从全国各地抽调了大量军队,分兵两路攻伐盘踞青藏的准噶尔所部。
大军还没有完全集结完毕,在四川担任永宁协副将的岳钟琪就领着600名绿营兵在理塘杀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首战告捷以后,岳钟琪没有丝毫犹豫,继续领着手底下的几百人向西藏腹地杀去。
当时的岳钟琪一没有援军,二没有辎重粮草,完全就是一支孤军,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
但凭借着自己的武勇和对战局的把握,岳钟琪就食于敌,兵力反而是越打越多。
到了后面,反叛的藏族头人们听到岳钟琪率兵打来,早早就开城投降,根本不敢有任何的反抗。
就这样两个月的时间,岳钟琪率领600名汉人士兵突进藏区2000余里,帮清廷开疆十四万平方公里。
凭一己之力硬生生扭转战局的岳钟琪战后被康熙“功加十等”,晋升为左都督。

雍正继承皇位以后,手底下最得力的武将就是战无不胜的岳钟琪,和当年的宅邸之臣年羹尧。
在嚣张跋扈的年羹尧被雍正诛杀以后,岳钟琪更是成为了军方唯一的代表。
为了表彰岳钟琪的功绩,雍正加封岳钟琪为三等公爵,并赐岳钟琪“壮猷茂绩”的匾额。
等乾隆继位,岳钟琪已经垂垂老矣,但当朝廷征召的时候,他还是不顾自己的年迈,依然领兵出征。
1754年,带病出征的岳钟琪病死于军中,享年六十八岁。

25年之后,朝廷将岳钟琪的牌位迁入贤良祠奉祀,他成为了继先祖岳飞之后,又一个配享朝廷祭祀的岳家后裔。
虽然岳钟琪是汉人将领,但他在满清朝廷的地位却丝毫不逊色于满人。
雍正在位的时候,曾三次赐诗给岳钟琪,以示表彰和信重。
乾隆更是把岳钟琪列为五功臣之一,并称之为“三朝武臣巨擘”。
能够获得当权者如此称赞,岳钟琪的功绩可见一斑。
参考文献:【人物】成都籍清朝大将岳钟琪——方志四川·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官方账号
甘肃此地竟是岳飞后裔清朝名将的第一故乡?一起探秘——凤凰网
白银境内历史名人——岳钟琪——白银文旅·白银文化旅游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