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大地主,买枪支持儿子参加红军,21年后儿子率军解放全省

彭诗涵呢 2025-04-15 20:03:42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的事迹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赖传珠,这位在近现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人物,他的传奇人生充满了坎坷、奋斗与辉煌,其背后承载着家族的悲壮牺牲,更书写了他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壮丽篇章。

故事要从江西赣县大埠乡赖村说起。1910年,赖传珠出生在这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家庭。赖传珠的原名叫赖鹏英,这是他父亲赖家芳亲自为他取的名字,寓意着他将来能够“大鹏展翅高飞,留下一世英名”。赖传珠的祖上世代都是贫苦农民,直到祖父外出学做裁缝,靠着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回乡购置了田产。到了父亲赖家芳这一代,不仅继承了部分家产,还在镇上开了米店、布店,家庭状况逐渐好转起来。

赖家芳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从小没进过学堂的他,对后辈的教育异常重视。在赖鹏英6岁那年,父亲就把他送进了私塾,开启了他的求学之路。1924年秋,在大埠小学念完初小、高小后,14岁的赖传珠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赣州的赣南中学。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赖传珠得以继续深造,这为他日后接触马克思主义书刊、接受革命思想的熏陶,以及投身革命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927年,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赖传珠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征程。同年秋,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赖传珠奉党的派遣回到故乡,开始组织秘密农会,积极发展党的组织,为发动武装起义做着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

赖传珠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家乡大埠的群众很快就发动起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了秘密农会,各乡的赤卫队也迅速发展到近千人。一时间,大埠地区革命热情高涨,为即将到来的起义积蓄着强大的力量。

1928年1月,中共赣南特委作出部署,决定在赣西南地区,包括赣县大埠等地开展武装暴动。为了让大埠暴动能够顺利进行,赖传珠找到父亲赖家芳,希望父亲能够出资购买枪支弹药,以支持农民暴动。赖家芳坚信儿子读了书,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不会走错,于是毫不犹豫地为革命慷慨解囊,他不仅卖田买枪,还全力资助农民和暴动队伍,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中。

2月,赖传珠在中共赣南特委会上详细汇报了大埠暴动的准备情况。经过认真讨论和分析,会议一致认为武装暴动的时机已经成熟。1928年2月18日,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赖传珠率领着大埠各村2000多名贫苦农民和暴动队员,手持大刀长矛,肩扛土枪土炮,身佩红布标记,浩浩荡荡地向着赖村和彭屋的豪绅地主发起了进攻。

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但暴动队员们个个英勇无畏,他们怀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地主阶级的满腔仇恨,奋勇向前。仅仅用时1个小时,大埠的赖村和彭屋就被成功占领,起义的浪潮犹如春风野火,迅速在赣南大地蔓延开来,大埠农民暴动成为了当时赣南范围较大、全国范围内也有较大影响的一次暴动。

然而,革命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埠农民暴动遭到了国民党赣南当局的重兵围剿。暴动3天以后,敌人兵分两路向大埠发动进攻,暴动队伍顽强抵抗,先后击退了敌人的两次进攻。然而,此时恰逢于都暴动,大埠暴动队伍又前往支援于都暴动,但却未能打开于都城。随后,又逢上下雨,农民们由于连日奋战的疲惫,再加上恶劣的天气,身心俱疲。在敌人的猛烈反攻之下,大埠农民暴动最终失败了。

这场暴动的失败,给赖传珠的家庭和乡亲们带来了灭顶之灾,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据不完全统计,暴动队员及其家属多达900多人惨遭国民党杀害。赖传珠的家属更是未能幸免,家产被掠夺一空,他们的祖坟被土豪劣绅们无情地刨开;父亲赖家芳因积极为农民队伍捐款购买枪支,也被残忍杀害;母亲和叔伯被反对派抓走,遭受了严刑拷打,还被抛在雨里,无人敢收留,最后在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中含恨离世;二叔和大堂兄先后在对敌斗争中英勇牺牲,二堂兄更是死于监狱。

赖传珠当时的处境也十分艰难,整个赖传珠一家都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他自身更是面临着生命危险,国民党军警特务在赣州城内横行霸道,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敌手。

在这种危急关头,赖传珠心急如焚。怀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家人的思念,他决定踏上寻找毛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队伍的征程。他从赣州出发,一路经过唐江、上犹、崇义,直奔井冈山。然而,不巧的是,此时毛主席已经率领工农革命军前往湖南桂东县了。

但赖传珠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他继续向着湖南方向追赶。历经千辛万苦,直到1928年3月底,他终于在湖南桂东找到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当赖传珠终于见到毛泽东时,他已经疲惫不堪,但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顾不上长途跋涉带来的饥饿与疲劳,立即向毛泽东详细汇报了大埠暴动的经过,并坚定地表示要参加工农革命军。

毛泽东看着眼前这位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壮小伙”赖传珠,听了他全家在大埠暴动中悲壮遭遇的讲述后,深情地对他说:“你来井冈山就对了,革命的火种是不会被消灭的。”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给赖传珠在黑暗中指明了方向,让他那颗在悲痛和绝望中的心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1928年4月,赖传珠被任命为井冈山特务连党代表,肩负起毛泽东和师部的保卫工作,不久又担任了卫生队党代表。在井冈山的岁月里,毛泽东的言传身教让赖传珠受益匪浅。他深刻地领悟到了革命的真谛和军人的责任,自此开始了辉煌而传奇的革命生涯。

从踏上井冈山的那一刻起,赖传珠就开始担任连队指导员,成为井冈山早期杰出的军队政工干部和政治工作者。此后,他一路崭露头角,先后担任大队党代表、支队政委、团政委、师政委、军政委等重要职务,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赖传珠的军事才能和领导风范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949年,曾经面对家人生死离散却无能为力的赖传珠,此时已经成长为统率5个军的兵团政委(四野第15兵团政委,司令员邓华)。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他率领十五兵团所属第48军挥戈南下,经过激烈的战斗,一举解放了江西全境。

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自请中将,但毛主席却坚决否定。最终,赖传珠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此后,他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贡献,担任大军区政委,致力于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

然而,岁月不饶人。1965年12月,赖传珠到北京参加军委扩大会议结束后回到沈阳。他为了写好传达会议精神的文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整整熬了4个夜晚。当文件终于写完的时候,他却永远倒下了,时年仅55岁。

人们都说:“赖政委是累死的……”这位为了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英雄,就这样过早地离开了我们。但他及家人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大地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

赖传珠的传奇人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诗。从家族的悲壮牺牲到成为开国上将,他的一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和革命的伟大。他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为中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功绩和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成为激励后人前进的强大动力。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不禁为赖传珠及其家人的遭遇而感到痛心,同时也被他们在面对生死考验时所展现出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在当今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和弘扬他们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赖传珠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的道路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他的人生轨迹,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去挑战自我,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