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儒释道、人事心?儒释道的核心是什么?应该先学习哪一家?

人之书 2025-01-04 19:34:14

儒家讲待人,道家讲接物,佛家讲修心。儒家的核心是人,道家的核心是事,佛家的核心是心。

人不能背离儒,事不能背离道,心不能背离佛。

人的一生不过就是修养身心,然后悠然自得地待人接物。

儒释道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核心与功用。对于年轻人来说,学习儒释道还是过于高深了些。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多学习基础知识,增长见闻。尽量增长自己的生活常识与社会常识,提升阅历。然后再去参阅一些国学经典。

儒释道,诸子百家等,基本上都是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都是哲学类的知识,都是对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高度概括与总结。

对于很多人来说,倘若他们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丰富的生活常识与社会常识,即使努力去读儒释道,也很难能够真正理解其真意。

你若想搞好人际关系,那就去学儒家。

你若想提高做事的能力,那就去学道家。

你若想认识自我、把握自我,那就去学佛家。

儒家教做人,道家教做事,佛家教静心。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和侧重。

儒家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道家是站在天地万物的角度、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佛家是站在自我内心的角度、生命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立场不同、视角不同,看待这个世界的结果,自然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又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十分正确的思想学派。

等到知识渐丰、阅历渐长,你就会发现儒释道三家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有人要问:我们应该先学习哪一家?个人认为先学习儒家会比较省力一点。

儒家着眼于人。

道家着眼于事。

佛家着眼于心。

人最简单,最容易看懂。

心隐藏于内,看不见摸不着,不容易发现和看懂。

事错综复杂,并受到人、心、客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能在实践中摸索着学习和总结。

人的开悟有两种:一种是在“知”中悟,一种是在“行”中悟。

假如人们只是单纯地去诵读儒释道经典典籍,那最多只是在“知”中悟。然而,人生最难得的感悟大多都来源于自己亲身参与的行为实践。

只有把自身的行为实践与儒释道经义结合起来理解,你才能领悟到儒释道的真意。

很多人都在读经典,解释经典,我们又如何能得知他们是知中所悟,还是行中所悟呢?甚至有些人的领悟根本就是自说自话、牵强附会。

所以,与其去照搬别人的解释,还不如结合自身实践去慢慢的参悟。他人的释义作为一个参考就可以了。

道讲万物诸事。世间诸事纷纷扰扰,但是它们都总是会有一个核心、会有一个重点和本质等,学会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与核心等,那就是在学道、悟道和用道。

儒是人之所需。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无论是基层人民,还是上层掌舵者,人们大多都只会希望与温文儒雅的人交往,而不会希望与那些总是喜欢用武力和利益等胁迫他人的人交往。

佛讲自身。世间万般人事,在不同的人眼中就会有不同的光景。每一个人的视野都由自己的内在心灵所驱动。

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然而人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却千差万别,这都是因为我们自身的立场不同、心态不同、眼光不同、智力不同。

佛讲自身,便在于此。自身、我心、自我,是人生一切的起始点与出发点。

无论是学习儒家、佛家或道家,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自我、丰富自我。

学习儒家,可以提升人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学习道家,可以提升人们对天地万物的认知;

学习佛家,可以提升人们对于自身的认知。

假如人们在学习了儒道佛之后,并没有提升相应的认知,那可能就是学歪了、路走差了。

学习儒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践行:“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学习道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明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内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佛家,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与人之间,要么畏,要么侮,要么亲,要么不知有之。

天下诸事不过就是: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

人类自身最大的毛病不过就是:企、跨、自见、自是、自伐、自矜。

假如人们在学习了儒家之后,仍然不明白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亲、侮、畏、不知有之的区别,那么儒家就白学了。

假如人们在学习了道家之后,仍然不明白世间的一切创造不过都是在法天、法地、法道、法自然而已,那么道家也是白学了。

假如人们在学习了佛家之后,仍然不明白人生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纵横驰骋,不过都是自我内在心灵的空色转换而已,那么佛家也是白学了。

道在天下万事万物之中;儒在众人之中;佛在心中。

所以,佛在心头坐;儒有个人与众人、个人与集体的区别;道生养万物,万物皆遵道而行。

封建儒学家,大多都只是一些个人之小儒,而非众生之大儒。何为大?何为小?自私自利是小,为国为民是大。

一个人无论熟读多少儒家经典,只要他是一个自私自利之人,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大儒。

学习儒释道,最终就是要学习和认识:人、事、心。

人在众人之中,事在天地之间,心在自身之内。

假如一个人的眼中只有个人没有众人,那么他最多也就只能成为一位假儒或小儒,而成不了真正的大儒;

假如一个人的眼中只有眼前没有长远,那么他最多也就只能掌握一些小道,而掌握不了大道。

假如一个人的心头总是被受想行识所羁绊,无法保持空灵自在,那么他最多只能成就小佛,而成不了大佛。

人需儒,事需道,心需佛。人离不开儒,事离不开道,心离不开佛。

人背离儒,就会出现:争、斗、敌、乱;

事背离道,就会崩散、离乱和消亡;

心背离佛,就会恶念丛生,贪嗔痴俱来。

儒释道,仅有三个字而已,但是它们的内涵却又所含极广。然而即使其所含再广,它们的核心也只是围绕人、事、心三个字而已。

2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