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医疗机构变成了生意机构,未来会怎么样?

逐鹿有花 2024-11-24 05:50:41

“若是你往病床倒,钞票越看越嫌少。”当医疗机构变成了生意机构,很难想象治病的效果和功效。

国家医保局通报7家医院违法违规金额近9000万,临时飞检发现,有些问题之前已经发现,但依旧存在,已经要求退还医疗基金,却无动于衷,敷衍了事。

这7家医院分别是:

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二、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

四、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五、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平凉市人民医院)

六、山东省济南肾病医院

七、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福康医院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而且其中有人民医院为后缀,很难想象地方医院,甚至小诊所会变成什么样?

那么,都是通过什么方法收割医疗基金的呢?

大致分为6种方式

第一:超标准收费

有的医院彩超检查腹膜后肿物应按照30元/次收费,但按照100元/次进行收费。

没有按标准收费,超出标准3倍收费。

第二:过度诊疗

有的医院在开药治疗上,比如,“他克莫司胶囊”用于预防、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但依然有医院无上述适应症的患者使用他克莫司。

药效上写明治这种病,但实际开出来的药却治另一种病,是药三分毒。药越吃越多,病却不见好。

第三:分解收费

有的医院开展全腹部CT检查,应收取1次“全腹部CT平扫”费用。

但医院院在检查时,按照上腹、中腹、下腹收取三次平扫费用,三次费用总和大于1次“全腹部CT平扫”费用。

一次扫描就可以看病,却分开扫描,然后分开收费,美名其曰,每个人每个地方情况都不一样。

第四:重复收费

比如,气管插管是部分全身麻醉操作的过程性步骤,其费用已包含在“全身麻醉”价格内,不得额外收费。

但有的医院开展全麻,已收取“全身麻醉”费用,但仍然收取“气管插管术”费用,属于重复多收费。

相当于出去吃饭,收了吃米饭的钱,再收煮米饭的水费,米饭的电费。

第五:串换项目

有的医院在检测的时候,明明一个费用更低,速度更快,但为了医疗基金,却选择另一个费用更贵,时间更久的检测试剂。

美其名曰,更贵更好,治疗更有对策。

比如有的医院采用胶体金法测定丙肝抗体,但按照特异性更强、敏感度更高的化学发光法进行收费。

第六:超范围执业

每家医院都有擅长的,涉及的领域,这是特色,但有时恰好不是其领域,为了医疗基金,也包揽进来。

比如,有的医院《医疗执业许可证》中执业范围不包括肿瘤科,但超范围开展肿瘤靶向药化疗活动。

虽然方式不同,但目的相同。虽然地区不同,但目标相同。虽然已经发现,但依旧存在。

这不禁让人担心没有发现的,甚至早就成为“潜规则”的,当医院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救死扶伤,不是为了排忧解难,不是以人为本。

变成了生意机构,敛财机构,甚至收割机构,这对医疗基金何尝不是浪费?对国家的制度何尝不是无视?对百姓的生命何尝不是漠视?

以前的标语:但愿世上无疾苦,宁可架上药生尘!

现在的标语:踏平本地医院,先赚它一个亿!

以前的医生:急病人所急,需患者所需!

现在的医生:若是你往病床躺,钞票越看越嫌少!

中国已经进入老年时代,而医疗定点医院,甚至人民医院为了医疗基金不择手段,很难想象未来的老人将如何?

医疗基金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得起病,住得起院,老有所依,幼有所教,贫有所靠,难有所助。

可悲可叹!

从另一个方面看,已经发现了问题,出现了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依旧如此,没发现是不知道,发现了依旧如此,是处罚力度不够,是不能处理,还是……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0 阅读:149
评论列表
  • 2024-11-24 08:58

    没办法,医院药挣钱给自己发工资[得瑟]

  • 2024-11-24 07:52

    医院自负盈亏,检查治疗收费标准畸形偏低,自然要想办法提高收入,搞得公立医院都倒闭了医保就满意了。

逐鹿有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