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好大众跑者,让他们最大程度的满意,绝对是国内所有马拉松赛事不二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基于政府作为马拉松赛事的主办方,以及全民健身的大背景,并不存在任何问题。
国外的马拉松,不少都“沦落”为一纯粹的跑步活动,要多简单有多简单。国门外跑马,很多跑者会变得“宽容”很多,也有“国外月亮就是圆”的潜意识,将国外马拉松奉为神明,处处要以其为“榜样”。
国情不一样,我们的马拉松是不断赋予“新使命”,像这像那,似乎弱化了跑步赛事的功能。中国模式,是有不足之处,却有着国外赛事难以比拟的完美赛事体验。
国内马拉松的贴心一条龙服务,有比赛期间旅游景点的免费,有赛前赛后公共交通的免费乘坐,博览会有大把的羊毛可以薅,有琳琅满目的赛事补给,有不断加密的补给点,赛后拉伸冰水沐足已成标配,各种美食服务只怕你吃不好……
单从赛事体验感来讲,国内马拉松已远远“领先”国外了。即便这样,我们的赛事还没有满足,还在绞尽脑汁地琢磨新点子、好创意,以使马拉松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多元。
马拉松服务的边界在哪里?
跑者的需求,赛事需要考虑乃至尊重,却也不是事事皆顺从,这样容易让赛事迷失自我,令马拉松没了方向。一场马拉松,首当其冲,是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参赛者跑得舒服,此乃核心。
赛事所提供的所有服务,也应该以此为前提,往四下扩散,而非赛事想到哪,就做到哪。
在比赛中,精英跑者和大众跑者的需求不一样,大众跑者中,不同成绩区间的,对于比赛的认知也大为不同。所有的赛事服务,都是从赛事整体出发的,有的可能偏向于这个群体,有的可能利于那个群体,不可能面面俱到。
一场马拉松在初创期,可能会不断摸索、调整办赛理念、服务模式,寻找能让自己立足的“根本”。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其实就是要在一些服务细节上下功夫了,这些细节,不是靠砸钱去解决的,而是要站在参赛者的角度,体贴入微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不少赛事的一些服务,还处于吸引跑者的层面。全国这么多马拉松赛事,到了办赛高峰期,一个周末几十场赛事,大比赛根本不用愁参赛和者。中小赛事,能否达到满员的参赛规模,都还是问题。
属于不同赛事在能承受范围内的服务举措,根本没必要群起而效仿,也不应该成为跑者开口闭口的“样板”操作。
我们更应该,尊重马拉松的专业性,将比赛做得更像马拉松,在此基础上的附加值,才显得更具价值。
那些不计成本的贴心服务,是不健康的,也不值得倡导,这样的“边界”,需要有个清醒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