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暴乱几乎遍及广西全省】
广西快解放那会儿,李宗仁和白崇禧搞了个“全面战争”计划,把全省分成了6个军政区和1个边防督办处。他们搞了个“每户一兵一枪”的活动,就是全省分成24万个小组,家家户户凑了40多万支枪,打算建些“反共游击基地”。广西一解放,李、白留下的一些暗藏势力就成了土匪的头头和主要成员。广西军区先把国民党的残兵败将收拾得差不多了,就开始对付那些躲起来的土匪特务。他们让部队散开,一个班管一个或几个村子,一个连管几个乡,一个营管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县,直接驻扎在当地清剿。同时,他们还留了些兵力守着城市和交通线,大部分都去忙着收粮了。这样一来,对土匪特务的防备就松了,让他们有机会重新集结起来,继续捣乱和搞暴乱。
1950年1月份,广西省委和广西军区给剿匪的部队下了命令,说要按照中央军委的那个方针来干,就是打仗、做思想工作、还有发动老百姓一起上,这三个得一块儿来。而且啊,对那些土匪,该严的严,该宽的也得宽,得把握好这个度。
广西省委和军区说,现在全国都快胜利了,广西那边剩下的土匪都吓得不行,乱成一团。除了少数跟地方恶霸勾结、有点根基的,其他的都没路可走了。但他们既不懂我们的宽大政策,又找不到人联系,还不敢投降。所以啊,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得有计划、有组织地配合军队行动,多搞点政治宣传,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剿匪和宽大政策。直接给土匪头子写信,叫他们投降、立功赎罪。各地委和军分区呢,得找些明白事理的人,成立个改编委员会,负责收编土匪的工作。要是想杀人,那必须得地委批准,还得告诉省委一声,并且得经过人民法庭审判,公布罪行后再执行。说到“民枪”,这个得小心处理。大多数“民枪”都在地主手里,得等发动群众后,让群众自己慢慢从地主那收回枪来。
1950年1月快结束的时候,恭城县那边土匪就开始闹事了,到了2月中旬,这事儿差不多就闹遍了整个省。明着干的土匪大概有两百八十多伙人,他们把控了好多村子,主要在柳州北边、瑶山、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这些地方,还有南宁周边,以及广西、贵州、云南交界,还有中越边界那一带活动。
2月底开始,广西军区动手收拾那些闹事的土匪,差不多用了全省剿匪部队一半的兵力。剩下的兵力呢,就继续守着各个地方。从2月底到3月底,土匪在哪闹事,部队就往哪去。但这时候的部队啊,就像是瞎头苍蝇一样,哪有事就往哪飞,一点章法都没有。而且啊,剿匪、收粮食、发动老百姓这些事,政府、军队、党的配合也不够默契,感觉就像是军队自己在单打独斗。再说到对待土匪的政策上,本该是又打又拉,但实际操作起来,拉得太多了,打得太少了。土匪被抓了,一转眼又给放了,百色那地方的匪头施胡子,就被抓了放、放了抓,抓了又放,放了三次,结果他出来还是继续干坏事。玉林那边土匪作乱,害死了520多个干部和老百姓,可政府杀掉的匪头,才几十个。
三月底的时候,广西省委和广西军区一块开了个高级干部大会,会上定了个计划:要把兵力集中起来,专门去剿匪,还要把主力部队派到地方上去,像工作队那样干活。部队得按级别分到各个地方,另外,还得从军队里挑两千个干部去做地方上的工作。到了五到七月这段时间,广西军区就开始动手了,重点剿匪,尤其是桂东南那边。他们成立了广西省桂南党政军委员会,这个委员会是专门来领导桂东南地区的剿匪和发动群众的,主要由第45军来负责。第45军和其他几个军分区的部队一块,对付桂东南那151股、总共2.6万多人的土匪。还有啊,原本在宜山地区的第158师被调到湖南去了,那宜山军分区的剿匪任务就落到第115师头上了,他们重点剿的是宜山、天河、罗城这些县。这么一来二去的,全省总共歼灭了3万多土匪。
7月份,广西的剿匪队伍进入了夏天的休整期,剿匪行动基本上暂停了。可朝鲜战争一爆发,广西的那些匪特就开始到处传“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了”这种瞎话,想迷惑老百姓。有些地方的土匪之前被打散了,藏了起来,现在看剿匪的部队分开了,还在休息,就又开始捣乱,搞大规模暴乱。土匪的人数从大约5万涨到了6万4千多人,他们到处拉人入伙,建起了自己的政权,收税、抢粮食、抓壮丁,还搞起了“联防队”和“自卫队”。他们按照“游击区”划分,从单个小团伙变成了多个团伙联手行动,经常攻打县、区、乡政府和剿匪的小队伍。剿匪的部队就分成连或者排,驻扎在不同地方打击他们,还组织小队伍主动出击,同时也劝土匪投降。到了7月底,总共打死了6万多土匪。
从8月10号到9月1号,广西军区党委搞了个整风活动,回头看了看过去5个多月打土匪的情况,找出了一些不对的地方,然后定了个新计划,打算冬天再用4个月时间继续剿匪。他们把整个省分成了三块:一块是重点地区,就是那些准备搞土改的县、大马路两边,还有东西多、人多的地方,得守住这些地方和城市还有水陆交通。另一块是非重点地区,就留点儿兵看着,别让情况变糟,还能帮重点地区分担点压力。剩下的就是先放一放的地方了。8月和9月这俩月,各部队组了几个小队,一边打一边劝土匪投降,一共打死了1万6千多土匪。到了10月中旬,各部队就开始按照新计划重点进攻了。没想到,他们进度挺快,11月底就完成了4个月的计划,又打死了3万5千多土匪。不过,还是有些地方的土匪没打完,比如瑶山、桂南、柳北、桂西北、桂西这些地方,还有好几百股土匪在躲着呢。
【广西剿匪工作严重影响到毛泽东的战略部署】
朝鲜战争一打响,国内国外的形势都乱套了。毛主席说,咱们得时刻提防着美帝国主义打过来。以后不管是搞军事、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干啥都得想着敌人可能就在家门口,得根据这个来商量和做决定。有确切消息说,台湾的国民党军很可能会在厦门那片福建的海边,还有潮汕、海陆丰这些地方登陆偷袭。另外,中央得到的确切情报显示,蒋介石已经点头同意了对大陆的进攻计划,打算用20到25万大军去抢厦门、汕头。针对这个情况,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对华南地区,包括广西在内的军事安排和剿匪工作,给出了一系列的指示。毛主席认为,台湾国民党军能拉出来的入侵部队大概20万人左右,所以咱们在每个方向上,都得集结两三个到三四个军的力量去对付他们。
1950年8月25号,毛主席代表中央军委,给中南局的领导下了命令,说得赶紧调些兵力去加强潮汕和海陆丰那片的海岸线防守,还得派个军级的指挥部去指挥。到了9月中旬,形势有变,毛主席琢磨着得建个机动预备兵团,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9月16日,他又给中南军区领导发了电报,提议说明年春天,把江西的48军和湖南的两个军,就是46军和47军,都调到机动位置上去。这时候呢,47军正忙着在湘西剿匪,到了12月底,匪患算是基本给清了。没多久,军委就决定让47军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去朝鲜打仗。46军的主力部队也分散在湘西、湘南剿匪。中南军区这边,就21兵团眼下没啥战斗任务,但这兵团是陈明仁带着的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虽然下面有两个军六个师,但战斗力不咋地,还在整训呢。48军的主力在赣西南,还有一部分去了粤北剿匪,也是一时半会儿调不出来。所以,毛主席原本打算从湖南和江西调兵去支援广东,现在看来,这个计划有点难实现。
毛泽东琢磨着得从广西调些部队过去。从两边的人数上来看,广西这边确实能腾出人手。1950年开头那会儿,广西打土匪的主力军有13兵团的3个军,还有45军和41军的1个师,加起来有18万多号人。后来38军的3个师慢慢都调走了,广西军区就剩下10个师,再加上独立团和县大队,总共有14万人左右。那时候在广西打土匪的,除了主力军,还有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加起来得有22万多人。再算上10月底的时候,全省的民兵已经有16万多,公安部队也有好几千人。而土匪那边呢,广西军区6月份的时候估摸着有5万多人,到了10月中旬就涨到8万多了,不过11月又降到了6万人。这么一看,广西这边兵力挺足的,能快点打完土匪,然后抽调些部队去帮其他战区。
不过,那时候广西的剿匪情况还是老样子,广西军区被土匪搞得大批部队都动弹不得。广西省委的头儿张云逸、莫文骅,好几次跟中南局、中南军区说,希望他们能多派点部队来广西帮忙。这样一来,广西这边就被两个大军给拖住了,连湖南那边也分出了一部分兵力来。这样一来,原本打算派去广东的增援部队,眼看就要泡汤了。毛泽东知道了广西的情况后,心里头那个急啊,气也不打一处来。11月14号,他给中南局和广西省委的领导们发了电报,把广西剿匪的事儿一顿猛批。他说,台湾那帮匪徒可能会往广东窜,所以得赶紧加强广东的兵力。要想办法先把广西的土匪给灭了,好让广西能抽出一个军去广东支援。毛泽东还下了死命令,说广西必须在6个月内把主要的土匪都给搞定,1951年5月1号前得调一个军去广东。
根据毛主席的吩咐,中南军区重新制定了计划和安排,并且把这些都告诉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到了11月17号那天,毛主席给中南局、中南军区还有华南分局回了信,清楚地说明了他的安排打算。
【土匪越剿越多,广西领导层对剿匪政策等重大问题产生了分歧】
广西那边的土匪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虽然广西省委和广西军区搞了个“整风”行动,纠正了部分错误,但局势还是没啥大改善。中南军区派到广西考察剿匪工作的小组说了,从去年10月开始到现在,土匪并没有被真正削弱和消灭,情况一直挺严重。土匪占的地盘可大了,在宜山那一块,他们控制了721个村子,还有5个县的大部分、1个县的游击区、3个县的小部分,加起来超过了一半,有55.1%还多。咱们这边才管着416个村子,才31.9%。剩下的13%左右,都是土匪活动的地儿。所以说啊,广西那边某种意义上讲,仗还没打完,还处于战争状态呢。
另外一边,广西省委和军区交上来的剿匪报告,让上面的领导看得一头雾水,心里直犯嘀咕。从报告的数字上来看,剿匪怎么越剿越多,这根本不对劲。1950年6月27日,在政务院的第三十八次大会上,广西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加政委张云逸说了这么个情况:广西刚解放那会儿,据统计全省大概有9万土匪,到现在已经打掉了6万多,还剩下2到3万的残余。可到了10月中旬,剿匪剿了3个月,残余土匪的数量不降反升了。
1950年10月17号,广西军区的副头儿李天佑说了剿匪的事儿:这前十个月啊,咱们干掉了10万多土匪,一开始6月份数着有5万多,到了7、8、9这三个月,又解决了快3万人。可到现在,还有568个小团伙,加起来8万多人,不光没少,反而还多了2万多人。等到11月底,广西省委的领导说已经灭了12万多土匪,但估摸着还剩5到6万人呢。广西剿匪考察组在报告里也提了个事儿:刚开始解放广西那会儿,土匪也就9万人,咱们打了整整一年,灭了14万多,结果现在还有7万人左右。广西省委的领导也认了,中南局定的那个上半年灭大团伙,下半年清小散匪的目标,咱们没达成。
很明显,广西省委在剿匪工作上做得远远不够,问题一大堆,导致匪患非但没解决,反而越闹越大,老百姓遭殃不轻。结果就是,土匪越来越多,老百姓受害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在广西的领导团队里,大家对剿匪这些大事情有了不一样的看法。有些领导觉得自己很了解广西这边的情况,总说广西这里特殊又复杂,所以政策得慢慢来,别太急。他们还批评军队在执行政策时做得太过头了,手段太狠。广西军区第一副政委莫文骅,在军区的一次会议上提了出来:军队在发动老百姓的时候,对群众的理解有偏差,违反了纪律,军阀主义那一套太严重了,执行政策也是,做得太过了,太狠了。他们分不清哪些是老百姓,哪些是土匪,还搞什么反动村、革命村的划分,一竿子打死一堆人,搞得打击面太广,土匪都不敢靠近我们了。这样一来,有的老百姓被逼得没活路,只能去当土匪。还有些地方,剿匪的部队乱杀、乱抓、乱打,搞得一团糟。莫文骅着重说了,在收那些所谓的“民枪”时,可得小心点儿,别太随便了。
1950年9月1号,广西省委和军区一块出了一个新办法,叫《重点地区处理乡村地主富农枪支的临时法子》。他们还是老样子,挺“小心”的,说得明白点,就是要看地主富农的情况咋样,再用不同的法子收他们的枪,比如直接收、让他们自己交或者换个方式交。这事儿得地委或者县委以上的领导来定,还得有计划地来。主要的办法是靠老百姓自己动手,军队就在旁边帮帮忙。他们规定得可细了:对那些不老实的地主,就让老百姓把他们的枪拿过来;老实的地主呢,就说借一下或者劝他们交出来;富农的枪,尽量说服他们“借给”农会;中贫农的枪,最好别动。说白了,这些收枪的办法跟以前那五个规定没啥大差别,还是解决不了老百姓手里有枪这个老问题,这问题可一直拖着剿匪工作的后腿呢。
很多军队里的同志,像李天佑他们,都觉得广西剿匪时犯的主要错误是:把剿匪想得太简单了,就当成一场普通的打仗,结果没跟群众联合起来。最关键的是,他们总说广西情况特殊,但实际上并没搞懂广西到底特殊在哪儿。所以,他们没敢大胆去收那些地主恶霸手里的枪,给群众武装起来,导致好多枪还在坏人手里。说到镇压和宽大政策,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宽大得过了头,镇压又没做到位,有的匪首被抓了放,放了抓,七八回了还照样当匪,继续欺负老百姓。
李天佑在1950年8月的第二次高级干部会上讲道:“那些土匪对我们使用了特别凶狠、残忍、吓人的手段来打压,就是想让我们孤立无援,让老百姓不敢接近我们……土匪害死了我们上千号人,可我们才处决了两百多土匪。”李天佑跟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栗在山他们一起,跟省委提议,说广西的恶霸、地主和土匪其实是一伙的,手里还有不少枪,咱们得赶紧在全省范围内,大胆地、毫不犹豫地动手,全面打击恶霸,清除土匪。
针对指战员们纷纷提出的看法,广西省委的大领导虽说嘴上说了要调整政策上的不对头,可真到了办事的时候,还是老样子没变。1950年9月17日,广西省委和军区一块发布了个《镇压与宽大政策的具体规矩》,里面重点讲了要怎么照着“我党的宽大政策”去做,还又一次批评了剿匪部队里“随便抓人、随便打人、随便杀人、随便抢东西、随便拿老百姓的枪”的行为。这《规矩》说了,对那些坏透了的匪头子,得先由地委审查,再报到省委批准,最后才能由团营级以上的领导来审判并执行枪决。就算是坏到骨子里的匪头子,也得走完这套程序才能动手;那些“还有用”的匪头子,能缓一缓杀或者不杀;投降过来的匪头子,不绑不押,让他们接受教育,好好反省,然后找人担保放了;匪特的分子,别急着抓,得查清楚再动手;那些跟匪有联系的“群众”,不能抓,得警告教育他们,别再跟匪混在一起了。
那个《规定》里头,压根儿没提反霸的事儿。这种做法吧,说白了,跟以前那种过于宽容的政策没啥大不同,结果就是让在一线剿匪的战士们和基层的革命群众都束手束脚的,部队的士气和打仗的劲头儿都大受影响。战士们都说了:“要是这么剿匪,土匪啥时候能灭得掉啊!”
广西那边领导层出的问题,中南局给盯上了。在中南局的高干碰头会上,李天佑和45军的政委邱会作等人站出来,把广西剿匪碰上的难题一股脑儿说了。他俩一块儿弄了个报告,打算给中南局和军区看看。这报告里头,直接点出了广西省委对待剿匪那态度不太对劲,想让中南局派大佬过去摆平。李天佑和邱会作拿着这电文稿子,去找省委书记,想让书记给签发出去,结果书记没给面子,拒了。这俩人一合计,干脆以个人名义给中南局发了电报,还是李天佑亲手签的字。中南局的领导一看这电报,立马重视起来,商量了一下,决定派中南军区的政治部主任陶铸去广西,给那边指导指导。
【张云逸等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深感不安】
广西在打击土匪的进度上,没跟上全国的节奏,和全国其他几个主要的剿匪地区一比,明显慢了半拍,这事儿引起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
1950年11月14号,毛泽东给叶剑英发了封电报,同时也让邓子恢、谭政、张云逸他们知道:“台湾那帮匪徒可能会往广东打,咱们得加强广东的兵力。要做到这点,就得先把广西的土匪给收拾干净,好从广西调一个军过去帮忙。说实在的,广西剿匪的工作在全国是垫底的,这肯定是领导方法上有大问题。剑英啊,你之前说要去广西帮张云逸他们一阵,我希望你能赶紧动身,在那待上几个月,好好抓抓重点,限期把土匪给灭了,土改也得搞起来,政策得正,干部作风得改改。等做出成绩了,你再回来。不然,就别回来了。我们打算六个月内把广西的土匪主要势力给清了,明年5月1号前得调出一个军去广东。剑英,你哪天去广西,记得说一声。还有啊,广东那边也得赶紧在大片地方开始土改,拖不得,拖就是失误,这个也得注意。”
11月16号,毛泽东又给华南分局、广东军区,还有广西省委和广西军区发了电报,让他们查查看为啥广西剿匪工作滞后了。电报里头讲:“我把西南军区的剿匪简报第四期给你们传过去了,当个参考。西南军区对待剿匪那是相当上心,用的政策也都对头,所以成绩很突出。广西比西南还早解放呢,剿匪成绩咋就落到西南后头了?你们得琢磨琢磨,然后给我个答复。我琢磨着,广西军区从12月开始,能不能跟西南学学,每个月也发一份剿匪通报,总结一下成绩,找找不足,争取几个月内把土匪问题给解决了。你们看行不?等着你们回信呢。”
第二天,毛泽东给叶剑英发了电报,说:“你11月21号去广西,这个安排挺好的。”同一天,他又给中南局、中南军区党委,还有华南分局发了电报,内容大概是:“你们派陶铸去广西协助工作,这个决定很到位。叶剑英不宜在广州以外待太久,大概广西那边待一个月左右就得回来。所以,陶铸得多在广西待阵子,等到土匪问题差不多解决了再回。”
16号晚上9点,张云逸他们收到毛主席16日发来的电报,不过14日那份还没顾上看呢,心里头就有些犯嘀咕。他们明白,广西这边剿匪的事儿,已经跟党中央、毛主席的大局规划扯上关系了。到了第二天,广西省委的常委们赶紧开了个会,专门学习毛主席的指示,琢磨着怎么快点动手,把剿匪的事儿往前推,制定出具体的办法来。
后来,张云逸、陈漫远、莫文骅、李天佑给毛泽东等人打了电话,聊了下广西剿匪的情况,他们说:“广西剿匪没搞定,主要还是领导的问题。”“领导没根据广西的情况,拿出明确、具体、更管用的紧急措施,把党政军民的力量都集中起来,快点搞定这事儿。”“对那些反革命分子,又太手软,搞得像没底线一样。而且下面的人在征粮、收枪、抓匪的时候,又乱抓乱打,有的甚至乱杀人。”“领导方式也官僚,就知道泛泛地布置和号召,不具体领导,也不下去看看,帮忙解决问题。”“不过,自从夏休后开了整风会,这些问题就慢慢改了,党政军民都一起动手剿匪,还抓了重点……也不那么手软了。”
11月22号,毛主席回电报说,他赞成你们对广西工作的反思和定的计划方向。希望你们能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干出点成绩来,好让我们能更主动地应对当前的局势。
其实啊,早在毛泽东提出批评前,广西的领导层就已经有了些问题,这些也都被中南局给盯上了。不只是李天佑和邱会作他们发了联名电报询问,广西省委跟中南局、中南军区在怎么重点剿匪这些事儿上,也都有不同看法。到了10月中下旬,广西军区定了个冬季剿匪的计划,说是要先搞定主要交通线两边和人多粮食多的地方。而那些土匪多的瑶山之类的地儿,就光盯着,不动手去打。可中南局那边商量后觉得,广西得把兵力集中起来,有些地方得先放一放。打从现在起,瑶山和桂南就是广西剿匪的两个主要地儿了。到了11月3号和8号,中南局和中南军区又发了指示,让广西一定得照着中南局的剿匪部署来。但广西省委呢,回复说现在还不是改计划的时候,还是得按他们自己定的冬季剿匪计划来。
为了搞定那些问题,中南局决定让陶铸带着工作组去广西支援,同时跟毛泽东和叶剑英说了这事儿。陶铸出发前给毛泽东打了个电话,他问毛泽东,这次去是长久帮忙还是临时应个急?毛泽东说,临时应个急吧。
10号晚上,陶铸去参加了中南局常委的会议,主要聊了聊广西剿匪的事儿。大概快11点的时候,他从汉口坐船到了武昌,然后立马换乘去广西的火车。第二天一早,火车到了长沙,陶铸去探望了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下午他又上车去了衡阳,看望44军,还听了詹才芳他们的工作汇报。接着,他又坐火车去广西,在桂林,也就是桂北区党委的地方下了车。陶铸跟省委副书记何伟、李楚离,还有桂林市委书记郭伟人、市长王全国他们聊了好几次,听了桂北区党委和市委的工作情况。又过了两三天,陶铸坐火车去了柳州,跟柳州市委书记江平秋、市长魏伯他们也聊了聊工作。这一路,陶铸都在调研广西的剿匪情况。
大概在11月20号那几天,陶铸坐着辆大卡车,身边还有加强排的三挺机枪护航,就这么来到了南宁。他一到地方就立马忙开了,和省委的领导们一碰头,按照中南局的安排,重新规划了剿匪的行动。他们打算对瑶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这些地方,来一场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到了11月24号,陶铸他们联名发电报给中南局,还报给了中央,讲了讲他们的计划。之后,陶铸更是直接跑到剿匪的最前线,去做调查,了解情况,有时候还直接上阵和土匪干架。
【毛泽东改变了让陶铸来广西打短工的想法,提议他代理省委书记】
11月快结束的时候,广西省委开了第三次高级干部大会。张云逸在会上做了个报告,主题是“半年内必须完成毛主席的任务,彻底清除全省的土匪”。他夸了夸广西剿匪的成果,然后又讲了讲镇反政策、反霸斗争、收枪和地方武装建设这些事儿,还做了些反思和解释。省委和军区的领导们也都上台讲了话,大家互相批评,也自我批评了一番。李天佑这些军区的大佬们也积极发言,会场气氛很热烈,大家还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会上,大家对重点剿匪、匪霸镇压政策、收枪这些问题,对省委提出了不少批评。叶剑英最后总结道:就像大家说的,广西党的领导确实存在问题。剿匪任务,看着压力大,但实际效果不行;说是重点剿匪,其实也没真正做到;光喊口号,没具体指导;镇压反革命,就发个布告,细则都没有,胆子小,不敢放手干,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检查也不够。
陶铸在仔细听完各地委和分区的报告,还有大家对张云逸报告的讨论后,发表了长达上万字的讲话,主题就是“力争半年内把广西全省的土匪给端了”。他首先大大表扬了广西这一年来在剿匪上的成果,说这点得明确下来,好让广西的同志们心里更有底。陶铸在会上没点名批评谁,而是直接、爽快地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从怎么重点剿匪、怎么收缴土匪的枪、怎么发动老百姓、怎么反霸土改这些方面,都讲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广西的土匪有他们的根基,这里的匪霸地主比其他省更能控制老百姓,所以土匪打了又来。光靠军队硬打,虽然数字上看挺壮观,但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得把土匪头子和手下都摸清楚,枪都收上来,再把老百姓都发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把土匪一扫而空。
高干会议结束后,广西那边的剿匪情况大变样了。到了12月28号,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还有卢绍武这些将领,把广西的剿匪方案报给了中南军区党委,然后又转给了中央。他们说啊,从1950年10月15日广西开始全力剿匪算起,短短70天里,就干掉了55891个土匪。现在,全省的土匪嚣张气焰已经小多了。接下来,他们打算在1950年12月底和1951年1月初,分两批重点攻打两个土匪窝。毛泽东回电夸他们:剿匪计划不错,前几个月剿匪干得漂亮,很让人欣慰。
1950年年底,也就是12月31号那天,陶铸给中南局华南分局写了报告,同时也给了毛泽东一份。他说,广西的剿匪工作,从8月整风到9月以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张、莫两人从中南回来后,又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开了省里的高干会,和叶来桂一起更深入地研究了剿匪工作,现在各种难题都解决了。现在,南北两个重点区域都已经开始进剿土匪,有信心在1951年5月1号前,把全省的土匪基本消灭干净。陶铸还提到,军区整风后,短短不到3个月,不完全统计,全省被抓的大小匪首被处决的就有3000多人,抓到的土匪一个也没放过。在镇压反革命、收缴民间枪支、打击恶霸、建设地方武装这些剿匪的主要政策上,现在更加明确,也执行得更好了。毛泽东看了报告后,批复说:“报告已经看了,很好,很让人欣慰。我已经转发给华东、西南、西北三个区域参考了。我们认为,广西最近这段时间的经验非常不错,很值得研究。”
1951年1月16号,中南军区政治部给总政治部交了份广西那边镇压政策执行前后的情况报告。到了1月23号,毛泽东看了这份报告后说,这报告非常有价值。广西那边的情况显示,广西军区在剿匪时犯了个大错误,就是太过宽容了,对那些匪首、恶霸、反革命分子都没下狠手,结果土匪越来越嚣张,老百姓遭了大罪。好在从去年9月开始,他们纠正了这个错误,短短三个月,就处决了3000多个匪首、惯匪和重要反革命分子,这一下局势就逆转了,土匪嚣张的气焰被压了下去,老百姓的腰杆也硬了起来。
1951年1月17日,毛泽东给广西省委的领导发了电报,主要是想让他们别担心。他说,只要咱们不乱杀人,再用点聪明的办法,对那些真正的匪首、恶霸,还有那些死硬的特务,只要老百姓支持,咱们就得果断地判他们死刑。特别是那些土匪多、恶霸横行、特务扎堆的地方,得多杀几批,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要做到稳,就是得用对方法。要做到准,就是别杀错人。要做到狠,就是该杀的坏分子,一个都不能放过。
广西剿匪工作正往好的方向发展时,张云逸因为工作太忙加上年纪大,身体开始吃不消了。他老是睡不着,神经也衰弱,脸还肿了起来,工作起来特别费劲。到了1951年1月16号,张云逸听了医生的建议,也问了问叶剑英和陶铸的意见,然后就跟中央打了报告,说想去广州休息三个月,工作先由陈漫远顶着。过了十来天,也就是1月27号,中央同意了张云逸的请求。毛泽东觉得,要搞定剿匪这事儿,军队得统一归省委地委管,得有个强有力的头儿。广西现在需要一个跟以前领导不一样的人,最好是年轻力壮、有胆有识的那种,陶铸就是个好例子,大家都叫他“党内一头牛”。所以,毛泽东改变了主意,不再让陶铸临时来广西帮忙,而是在1月30号给陶铸和中南局发了电报,建议陶铸代理省委书记。到了2月5号,陶铸就正式接手了广西省委书记的位子。
1951年春天4月份,中央对军区的头头们进行了变动,李天佑挑起了军区司令员和党委书记的大梁,全盘负责军区的事儿。张云逸还是军区的政委。原来的军区副政委莫文骅,被调到了东北军区当政治部主任。毛泽东对广西领导层的这次调整,真是慧眼识人。在陶铸、李天佑这些领导的带领下,广西省委和军区实心实意地落实了毛泽东的指示,改掉了不对的地方,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他们圆满完成了剿匪任务,然后抽调了两个主力军去支援广东,让潮汕地区的军事形势稳了下来,也保证了广东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