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追缴税款4.8亿后,宁波化工夫妻果断离场,将麻烦留给了国资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2-14 05:52:44

«——【·前言·】——»

宁波的博汇股份有限公司在化工行业也是辉煌一时的存在,其创始人金碧华和夏亚萍夫妇也一度成为很多人投资的首选。

但没想到2024年的一场税务问题让其黯然退场,夫妇两人过判断将公司的控制权让给国企,自己则是套现离开,那么这场税务问题有多严重,国企又为何会接手呢?

«——【·从文具小厂到石化新贵·】——»

回溯金碧华的创业之路,也算是有如神助了,1984年,年仅18岁的他就已肩负起宁波市镇海临一五金冲件厂厂长的重任,在五金冲件厂的历练,为他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和商业洞察力。

1991年,金碧华踏入文具行业,担任宁波镇海临江制笔零件厂厂长。两年后,他毅然决定自立门户,创办了宁波市镇海圆珠笔厂。

2005年,这一年成为了金碧华商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国家颁布的“非公有制经济36条”,打破了石油行业的垄断壁垒,将石油正式列入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的五大垄断行业之一。

敏锐的金碧华捕捉到了这一政策机遇,与人合伙投资设立了宁波博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博汇股份的前身。

2020年,博汇股份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公司市值一度突破50亿元,金碧华夫妇的身家也随之水涨船高,超过了12亿元,此时的博汇股份,已然成为石油化工行业的一颗耀眼新星,在宁波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

«——【·政策变化导致的危机·】——»

2023年6月,国家财税总局宣布恢复对燃油炼化企业的消费税征收,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晴天霹雳,让长期依赖消费税退税政策的博汇股份陷入了绝境。

按照新规,博汇股份的主力产品“重芳烃”需缴纳每吨2105元的消费税,这几乎直接抹去了公司全年的利润。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金碧华夫妇并未坐以待毙。

他们迅速组织公司高层、税务专家和律师紧急召开会议,试图寻找应对之策,经过一番深入研究,博汇股份发现了一个看似可行的“漏洞”。

但政策可不会让他如愿,税务机关却表示无论产品名称如何变化都不影响缴税。博汇股份的这一“文字游戏”最终以失败告终,也彻底暴露了公司过度依赖政策红利的脆弱性。

2024年3月,博汇股份收到4.8亿的补税通知,公司股价也暴跌60%,曾经的纳税明星企业,瞬间沦为欠税大户,陷入了巨大的财务危机。

«——【·急流勇退·】——»

面对高达4.8亿元的巨额税款追缴,以及公司业绩的持续恶化和市场信心的丧失,金碧华夫妇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艰难而果断的决定——套现离场,将公司的控制权转让给国资。

2024年8月,博汇股份主动申报了4.8亿的消费税,并承诺尽快缴清。随后,公司开始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股权转让操作。2024年11月,金碧华夫妇与一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公司签订协议,拟转让5.14%的股权。

但这仅仅是他们套现计划的第一步。 2025年2月,博汇股份发布公告,金碧华夫妇先向无锡国资转让13%的股权,交易价格为2.6亿元。同时,他们无条件、不可撤销地放弃剩余股权对应的表决权,并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使无锡国资的持股比例达到33%,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从商业战略的角度来看,金碧华夫妇的这一决策并非一时冲动。引入国资,一方面可以有效缓解公司的税务追缴压力,因为国资作为新的实际控制人,需要承担公司的债务,包括尚未缴清的巨额税款。

另一方面,石化行业具有重资产、高负债的特点,民营企业在政策波动面前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国资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政府资源,能够为公司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有助于重塑公司的政商关系,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对于金碧华夫妇自身而言,通过“保留股权+放弃表决权”的巧妙设计,他们既实现了部分套现,将真金白银收入囊中,落袋为安,又为未来彻底退出公司经营铺平了道路,可谓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之举。

«——【·网友热议·】——»

博汇股份的操作让很多网友都深感商场如战场,有网友尖锐地批评道:“博汇股份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度依赖政策红利,缺乏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当政策风向转变,企业陷入困境时,他们却选择一走了之,把烂摊子留给国资,这种行为缺乏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在商言商,商业世界本就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金碧华夫妇在企业面临绝境时,做出套现离场的选择,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他们引入国资,或许能为博汇股份带来新的生机和转机,不能完全否定他们的决策。”

在小编看来,博汇股份的兴衰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政策红利确实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助力,但企业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的发展支撑。博汇股份在享受政策红利的过程中,未能及时构建起自身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过度依赖退税政策,导致在政策变化时陷入被动。

金碧华夫妇的离场决策,虽然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有其合理性,但也反映出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企业长期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不足。

企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的经济实体,还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国资接盘博汇股份,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结语·】——»

总的来说金碧华确实很果断,能在政策有利于自己时果断下场,在风向改变后也不贪恋就离开,实在是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了,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财联社:终止与宁波经开区22.8亿元合作项目后 博汇股份转投无锡国资怀抱 | 速读公告

财中社:博汇股份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35亿元至4.11亿元

突发停产公告:资金困难,逐步安排员工放假、减薪、裁员!此前被要求补税,由盈转巨亏:影响利润5个亿

博汇股份:控制权变更事宜整体方案仍在协商股票继续停牌

环球网财经2024-08-12——《申报缴税4.8亿元!博汇股份:力争8月底前复工复产》的报道

‘’

0 阅读:24

念薇评娱乐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