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大厦的奠基人——秦惠文王赢驷

人可再年少 2025-03-06 17:26:22

他是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继位之初,他车裂商鞅却沿用新法,体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推行连横策略,成功瓦解合纵联盟,使秦国免受六国联合打压。军事上他东出函谷,西平巴蜀,北伐义渠,南下商於。他在位27年,秦国版图大幅扩张,为秦国大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少继位,车裂商鞅,沿用新法,初露锋芒。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年仅19岁的嬴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此时的秦国变法虽推行多年,但旧贵族势力只是受到压制,并未完全消除,旧贵族势力对商鞅积怨已久。同时,商鞅变法二十余载,在秦国威望极高。不仅手握变法大权,还有自己的封地和军队,百姓只知商君之法不知秦王之令。为了安抚旧贵族势力,巩固王权,消除商鞅潜在的威胁。秦惠文王在多重考量之下,车裂了商鞅并诛杀其全家。不过,秦惠文王虽处死了商鞅,却仍沿用了商鞅制定的新法。此举既缓和了国内矛盾,又维护了变法成果。

东出函谷,收复河西。

公元前330年,秦军在雕阴与魏军展开决战,秦军大获全胜,俘虏魏军主将龙贾,斩首魏军八万,成功收复了被魏国占领数十年的河西之地。此役后,秦国得以凭借黄河、函谷关天险构建起坚固的防御体系。河西之地亦是秦国东出的重要通道,以此为基,能够更加便捷地向中原地区发动军事进攻,为秦国此后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龙门称王,表东出之志

秦惠文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秦君赢驷龙门称王,这是秦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史称秦惠文王。昔日天下鄙夷的弱秦蛮秦,这一日其君加冕,举国沸扬。同时山东六国明白,秦君称王是向天下昭告,秦国不会据函谷而偏安一隅,秦国要东出函谷与六国争天下。历史上山东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就此拉开序幕。

重用贤才,破五国合纵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义渠攻秦,史称“五国伐秦”。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各国之间心怀鬼胎,难以形成统一的指挥和协作。秦国一方面利用函谷关的险要地势与五国联军对峙。另一方面张仪凭借出色的外交手段,游走于各国之间,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分歧,成功瓦解了合纵联盟 。此战秦军斩杀联军八万余人,此次失败使得合纵联盟遭受重创,各国之间的信任受到严重影响,合纵抗秦的局面暂时瓦解。

西平巴蜀,造就天府粮仓

公元前316年,蜀国攻打巴国,巴国向秦国求救,给了秦国出兵的契机。秦惠文王派司马错、张仪等人率领大军,南下伐蜀。秦军所向披靡,一路势如破竹,蜀军不敌,蜀王败退至武阳,被秦军杀死,蜀国灭亡。随后,秦军继续东进,乘胜攻打巴国,巴国无力抵抗,也被秦国所灭。秦国占据巴蜀后设郡县,修水利,使得蜀地成为继关中平原之后的又一沃野粮仓。为日后秦统一六国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

北伐义渠,稳定秦国后方

公元前315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秦惠文王终于下定决心,再次对义渠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接连攻克义渠二十五座城池,使义渠的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义渠虽并未被彻底消灭,但已无力再与秦国对峙。此战不仅极大的扩充了秦国领土范围,更为重要的是秦国消除了后方的最大威胁,使秦国能够集中精力应对东方六国。

南下商於,削弱强楚

公元前313年,为破齐楚联盟,秦惠文王派张仪前往楚国,以商於六百里地为诱饵,诱使楚怀王与齐国断交。楚怀王轻信张仪,与齐绝交后,派人向秦国索要土地,张仪却称只答应给六里。楚怀王大怒,决定出兵攻秦,由此引发了秦楚之间的战争。秦军在张仪、魏章的率领下,在丹阳迎战楚军。秦军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楚军贸然进攻,落入秦军圈套。此战楚军大败,八万楚军被杀,此外秦军还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之地。楚国从此在与秦国的对抗中逐渐处于劣势,失去了战国时期一流强国的地位。

英年早逝,抱憾而终

秦惠文王十四年(公元前311年),嬴驷因病去世,终年四十六岁。继位之初,他车裂商鞅却沿用新法,体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他重用贤才,破五国合纵,东出函谷,收复河西,西平巴蜀,造就天府粮仓,北伐义渠,稳定秦国后方,南下商於,削弱强楚。他推行连横策略,成功瓦解合纵联盟,使秦国免受六国联合打压。他在位27年,秦国版图大幅扩张,对山东六国形成强大威慑,为秦国大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阅读: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