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山:诉说半部普洱史的魅力山川!

闪宏恺 2024-07-25 19:55:05



最近老闪的99座古树茶村落即将落幕,看到地图上的村落围聚,忽然福至心灵,想与诸位茶友一同探讨关于这些村落围绕的中心点——茶山。

今天老闪想分享的是,号称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首的易武山。

一、地理环境

易武古茶山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海拔在656-2023米之间,山顶与山脚的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

因属于北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茶区土壤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能很快积累养分并分解利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

易武山的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环境保持较好,森林覆盖率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是种植茶树的极佳之地。

二、人文历史

易武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濮人(哈尼族、布朗族、佤族、彝族等各族先人)在易武一带居住种茶。

现在人常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但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班章茶还籍籍无名时,易武茶就已经在陆羽的《茶经》中被提及,古六大茶山因此声名远扬。

易武古镇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明末清初之后,随着六大茶山声名鹊起,大量外地人迁入经营茶叶生意。

早期漫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转至易武。

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直到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

清朝早期,清政府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设立普洱府下设茶叶局。

通过考察比较,认为易武百里正山的海拔、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地质环境是最适合种植茶叶的。

于是,把易武原有的数百年的古乔木茶树保护起来,列为贡茶,仅供皇宫品茗。

还召集大批顶级茶农和茶叶专家到易武种植普洱茶树,形成“十万茶农进易武”的壮观局面。

易武生产的普洱茶远销中国西藏、东南亚等。

为运送贡茶及大宗茶叶、货物、人员来往方便,在道光年间由地方集资投劳,从易武起修筑240余公里长的青石板古道。

由于主要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史料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

所产普洱茶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还有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

每逢产茶旺季,外来购茶、运茶人数达万人,真可谓是商贾云集、骡马塞途。

在那个时期,易武镇的街上商铺连着商铺,商号风起云涌,放眼望去一派繁华之景,凝成了普洱茶史上繁荣的一页。

易武附近一带至今还存留着古老的的旧石板道遗迹,上面斑驳的马蹄印是经久不衰的历史印记。

因此,常有人说:“一座易武山,半部普洱史”

三、古树茶

易武自古以来就以出好茶、出名茶而闻名,“班章王,易武后”说的就是易武山头出的茶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以温润柔雅蜜、香甜回甘著称,是清朝贡茶中最昂贵的顶级茶叶。

易武古树茶是小叶种茶多,大叶种茶少,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

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型,叶长叶宽脉,色泽为绿或深绿色,制成的干茶条索黑亮、细长,品质极佳。

易武出名的古树茶村落有七村八寨。易武山茶得到的评价总是千篇一律的汤香水柔,但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在这香汤柔水之中,“七村八寨”的茶各藏着各的山野气韵。

如果仅用汤香水柔来形容易武茶,未免太过于低估了易武山的普洱茶后的称号啦!

(易武的“七村八寨”——七村: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

篇幅有限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茶友们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往期村落主题有详细介绍过一些。

归功于高超的杀青技术和揉捻晾晒,易武正山古树茶的主要特点是汤很纯厚甘甜、茶劲十足。

梅子香与蜜香中渗透着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而且香气挂杯且持久。

易武茶陈化速度较快,存放得当的易武普洱茶更是细腻柔滑,但这是偶然性的,不是必然性的。

易武茶就如同花开一样,开得早也谢得早,随着存放时间越久,茶的密韵可能达不到各位茶友理想中的状态,易武茶还是喝当下的较好,如果存茶,具体还得看是哪个山头。

易武茶泡出来的茶汤入口绵柔、口感清醇,汤色金黄通透,苦涩味弱,回甘生津快、长且持久、水性细腻。

总的来说“汤清醇、味柔润、蜜香显、回甘久”是易武古树茶的品质核心。

正好雨季将至,若有闲情,也不妨来易武感受一下山与茶、自然与文化的碰撞。

(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老闪的茶)

老闪有两大爱好:喝茶和交友

若您也是爱茶懂茶之人

不妨移步微信公众号

与老闪共叙一二

0 阅读:0

闪宏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