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一周冥思苦想的用心祝福接收人却茫然错愕

职场小诀窍 2021-02-08 18:12:17

新春的祝福 浓烈而炙热

岁末年初,农历新年,迎来送往,必不可少。

每到这时,拜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过去,通信不发达的时候,

拜年基本靠走动,早早邀约,肩挑手提,登门寒暄。

通信逐渐兴盛,电话拜年,短消息问候,铺天盖地。

到现在的微信祝福,红包满天飞。

同事邻里、亲朋好友,无一不寄托心愿和祝福。

借此机会,疏通和谐,畅通上下。

但是,由于自身疏忽,

衷心的祝福,有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不知所云的结果。

在此,只谈网络拜年。

用心是唯一的标准,没有其它。

批量群发,粘贴复制,大部分人是感觉得到的,自己省了事,却没起到什么效果。

抬头点名,消息唯一。给”大爷“的消息就是给”大爷“的消息。

上下左右、等级辈分,称谓不能错。给上级拜年,怎么也不可能称呼对方为”小X“。

有了等级辈分,语气适中,必须合乎相应身份。平辈可玩笑,长辈须谨慎。

用词要适当,给亲朋好友的消息甚至可以”怒骂“,与商务伙伴即使嬉笑也得有度。

各种节日要搞清楚,清明节如果你非得发“节日快乐”,也实在无话可说。

适当的时候,道出自己的位置,在珠峰巅给某人送去了问候,确实相当有惊喜。

发送的时间,没什么特别情况,深更半夜三、四点,给别人发消息总归不好,

要么别人老婆会起疑,要么让别人半夜失眠。

最后,记得落款,不要以为别人都记得你,无论电话号码还是微信,

张三还是李四,留下你的名。

最后,

祝福万千,新年快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