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周年之际,拜登闪电访问基辅,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在乌克兰全境处于俄军轰炸时,美国总统拜登突访基辅,引起外界的惊诧。
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访问基辅打卡,以体现对乌克兰的支持和人道主义关怀。其中最勤快的,就是英国前任首相约翰逊,现任首相苏纳克上任后也曾积极访问基辅,并承诺提供相当批次的防空系统。
美国高级官员也曾频繁访问基辅,比如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前任众议院院长佩洛西等等。
拜登由于身份的特殊性,一直未见有什么动静。
通常来说,这样的重量级新闻肯定会被提前披露报道,美国一反常态的背后显然是对俄乌问题充满纠结的态度。
这种纠结,一方面来自战场形势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也是国内情况较为复杂。
俄军正在组织新一轮攻势,意图在3月份完成既定战略目标,极大可能是对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实现完全控制。
俄军即将取得的重大胜利,对西方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乌军筹备的春季反攻也需要西方大力支持,“坦克联盟”提供的北约坦克虽质量参差不齐,后勤保养系统难以协调等问题,但大体上还是会对乌军的战斗力起到决定性帮助。
拜登造访基辅,最显眼的成果还是高达几亿美元的额外援助,可实际上却对乌克兰和西方士气进行一种鼓舞。
拜登停留在乌克兰的时间虽然仅有5个小时,但行程可谓是周密计划,白宫和中情局应该数次推演过,并且提前知会俄罗斯方面。
这样的程序是必要的,因为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矛盾必须保持冷静、克制,不然会造成比俄乌冲突外溢更恐怖的后果。
从拜登个人的角度出发,此次访问也是在表示美国对乌克兰不遗余力地支持,向西方阵营尤其是东欧证明美国力量足以威慑俄罗斯的扩张行动。
只是美国内部情况复杂,拜登此行恐怕祸福难料。
在拜登访问基辅行程曝光后,共和党就揭竿而起,开始对拜登进行疯狂地嘲讽。前任总统特朗普更是直言“俄亥俄州的人们还在受苦,而他先去了乌克兰。”
共和党的政治主张,本就不支持美国继续对乌克兰投入过多的财政预算,已经成为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
从国际环境来看,拜登此行的连锁效应不单单是在西方阵营中影响巨大,俄罗斯方面也做出相同的反应。
普京在联邦会议上用了1小时45分钟去做国情咨文,其中大量篇幅去阐述“特别军事行动”的理由和西方的所作所为,其中最重要的无非是暂停与美国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该条约是美俄之间仅存的一条核武军控协议,从某种意义上是核大国之间最后的红线,也是冷战中的“宝贵遗产”。
如果该条约被终止,其实是会影响全世界对核武不可控风险的担忧。
所幸俄罗斯并未决意退出该条约,一切都在看美国和北约的态度,还有今年冲突会不会有严重升级和外溢的风险。
总而言之,美俄两个大国的最高领导人在同一天出现类似动作,意味着事态朝着更严峻的地步在升级。
这场消耗战双方已经铆足了劲,普京虽然在此次发言中对俄罗斯经济很有信心,但外界却不抱有希望。
欧洲用壮士断腕的力气切断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又心甘情愿地背负上乌克兰战争的负担,说明美国的平衡战略很成功。
相反,俄罗斯自始至终没有融入西方阵营中的核心地带。普京、梅德韦杰夫等人,曾是坚定的改革者,如今也站在同西方敌对的一面。
这只能说明美国想稳固自己的核心霸权,就必须确保欧洲与俄罗斯的对立,从而形成亚欧大陆不被整合为一个组织。
美国利用的工具就是北约,在冲突爆发之前,俄罗斯同北约之间的所有谈话机制就已经被非常态化手段切断。
眼下俄罗斯外交部已经要求美国从乌克兰撤军,这是否又是一个激化的信号,尚未可知。可我们大家都要清楚地知道,只要美俄愿意,冲突随时会升级。
最后还是希望冲突可以早日结束,让地区尽早恢复和平状态,也让全球各国不要在钢丝线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