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点名批评智能驾驶乱象,网友热议技术瓶颈,车企宣传遭质疑

罗彬说车 2025-04-05 15:30:47

智能驾驶,到底是解放双手,还是把咱们架在火上烤?

2023年那会儿,某牌子的电动车就因为辅助驾驶闹出过不少幺蛾子,撞的撞,蹭的蹭,搞得人心惶惶。

这还没过多久,最近又爆出某品牌SU7的车祸,年轻的生命就这么没了,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这智能驾驶,到底是救星还是催命符?

这事儿一出,网上立马炸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

先说那些铁杆粉丝,那叫一个护主心切,一口咬定是车祸就该找交警、找保险,甚至还怪起逝者家属来了。

这逻辑,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人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安慰就算了,还往人伤口上撒盐,这操作真是让人无语。

当然,质疑车企的声音也不少,觉得他们就是吹得太狠了,啥“自动驾驶”、“解放双手”的,忽悠得人晕头转向。

这回出了事儿,正好啪啪打脸,证明他们就是过度宣传,把人往坑里带。

还有一部分网友比较冷静,觉得没调查清楚之前,啥也别说,免得乱带节奏。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毕竟真相只有一个,不能凭着感觉瞎BB。

说起这SU7,最近可是话题不断。

先是有车主吐槽它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说没事儿就突然来个急刹车,吓得魂都飞了。

你说这要是后面跟辆大货车,那还不得直接交代了?

更尴尬的是,之前有个高管直播演示自动泊车,结果那车愣是没找着车位,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趟才勉强停进去,脸都绿了。

这可是直播啊,全国人民都看着呢,这技术要是真那么牛,至于这么丢人现眼吗?

这事儿也引起了央媒的注意,直接点名批评,说有些车企为了卖车,故意夸大智能驾驶技术,把“辅助驾驶”吹成“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

这话说得可不客气,直接把那些车企的老底都给揭了。

话说回来,这车企也不是吃素的,赶紧出来回应,说啥会配合调查,规范宣传啥的,还强调用户开启辅助驾驶的时候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这话听着好像挺负责任,但总感觉有点甩锅的嫌疑。

监管部门也坐不住了,赶紧发通知,要求所有带辅助驾驶功能的车都得贴上警示标识,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还严禁车企夸大宣传。

这算是亡羊补牢,亡羊补牢,希望还不算晚吧。

那智能驾驶到底靠不靠谱呢?

咱们也听听专家的说法。

有汽车工程专家就说了,现在的智能驾驶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问题不少,大家要理性看待,千万别太依赖它。

车企也别光顾着吹牛,多花点心思提高技术才是正道。

其实,这智能驾驶翻车也不是啥新鲜事儿,早些年就有其他牌子的电动车出过类似的问题。

出了事儿之后,车企赶紧升级软件,提醒用户注意安全。

这事儿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智能驾驶再牛,也只是辅助,关键还得靠自己。

说白了,智能驾驶这玩意儿,就跟双刃剑一样,用好了能省不少事儿,用不好就容易出事儿。

车企宣传的时候,别光顾着吹嘘,也得把风险说清楚。

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也得擦亮眼睛,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给忽悠了。

当然,这事儿也不能全怪车企和消费者,监管部门也得给力点,把行业标准定高点,把监管力度加大点,这样才能让智能驾驶走得更稳、更远。

现在这社会,啥都讲究个快,恨不得一步到位。

但这智能驾驶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如果为了追求速度,忽略了安全,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以后买车,咱还是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别光看那些高科技配置。

毕竟,车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炫的,更不是用来送命的。

技术是好东西,但安全才是王道。

希望未来的智能驾驶,能真正成为我们的好帮手,而不是定时炸弹。

这智能驾驶啊,且行且珍惜吧!

0 阅读:6

罗彬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